【香港商報網訊】中國規模巨大的基礎設施和工業投資有兩個毋庸置疑的特點。首先,它們是經濟增長的引擎,約占2000年以來中國新增GDP的一半。其次,2000年以來,投資平均占中國GDP的43%,這一比率高於歷史上其他任何主要經濟體。
很多人都懷疑投資能否一直充當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的增長模式必須從以投資為基礎轉向以消費為主。(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資料顯示,2013年居民消費只占中國GDP的34%。)在這場辯論中,有一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回答,那就是二十年來數萬億美元的硬體投資究竟讓中國獲得了多少收益?
作為重要的經濟規劃和監管部門,國家發改委下屬兩名經濟學家最近的研究使人們得以管窺這個謎局。他們考察了兩項指標: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以及增量資本產出率,後者衡量的是單位GDP增長所需的新增投資。兩位研究者的結論是,這兩項指標都表明,浪費與無效投資正在中國以驚人的速度增加。
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74-79%的資本專案在竣工後都能順利交付。現在,這個數字已經跌至60%以下。也就是說,中國有近40%的投資專案都未能按時竣工,或者根本就沒有完工。
一個更加驚人且被世界各國媒體廣泛報導的資料是,1997年以來,無效投資給中國帶來了10.8萬億元人民幣的浪費。62%的無效投資(6.8萬億美元)都在2009年以後發生,也就是經濟刺激計畫在中國掀起投資狂潮之後。
兩位學者的結論讓人震驚,他們指出,中國的增量資本產出率從1979-1996年的2.6增至1997-2013年的4,上升了50%。這就意味著1997年中國創造1美元GDP需要2.6美元投資,而現在創造1美元GDP需要4美元投資。他們認為,這項指標的增長揭示了中國投資效率的下降。
當然,有些人會從技術角度質疑用增量資本產出率來衡量投資效率的方法。隨著一國經濟資本密集度的提升,這項指標就會上升。顯而易見的是,農業所需的資本要少於製造業。以中國為例,2001-2007年,中國農業的增量資本產出率為0.3,製造業則為5.9。因此,對於1997年以來中國浪費了10.8萬億美元的論斷,十有八九應該小心看待。
不過,儘管上述研究結論可能不完全令人信服,但這兩位大膽的政府經濟學家已經提出了正確的問題。他們的研究凸現了一個被許多國際商界人士忽略的嚴重問題,那就是政府在中國的投資決策中發揮的作用。
官方資料顯示,中國政府和國企每年的基礎設施和工業投資額為2.3萬億美元(占中國投資總額的43%)。由於政府資金的投向受政治決策影響,這些投資遭到浪費或淪為腐敗的可能性更高。清華大學管理學院一位學者的研究表明,和常識相悖的是,政府投資的基礎設施項目有損於中國的生產率。就連政府的工業投資決策也可能產生糟糕的結果。製造業的情況就是如此。在中國,所有自視甚高的地方政府似乎都想擁有自己的鋼鐵廠、水泥廠和汽車製造廠。其結果是,這些行業在中國都產生了過剩的產能,從而降低了投資回報。
這樣的壞消息層出不窮。舉例來說,銀行為中國政府和國企的大多數投資專案提供了資金,而失敗投資給銀行帶來了大量不良貸款。不過,中國糟糕的投資記錄背後可能還有一線希望,那就是驚人的低效政府投資也意味著改革有可能取得巨大收益。隨著投資效率提高,中國政府可以降低整體投資水準,並將更多資源用於鼓勵消費,這將使中國的經濟增長具有更強的長期可持續性。
本文作者裴敏欣是美國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湯姆和瑪戈•特普里茲克 '72教席政治學教授,德國馬歇爾基金會非常駐高級研究員。(財富中文網)
譯者:Char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