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6日上午,習近平專程來到祖國邊疆的內蒙古阿爾山,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頂風踏雪慰問在邊防線上巡邏執勤的官兵。
【編者按】
人民日報海外版今起推出“2014,時間都去哪兒了”系列述評,講述這一年中國和世界的故事。
今天(12月11日)刊發的第一篇題為《去了哪 做了啥 說了啥 領導人的2014年:累並快樂著》。文章寫道,如果要選擇一個人來觀察中國這一年的變化與發展,這個人非習近平莫屬。觀察習近平,就是觀察中國。讀懂習近平這一年,也就讀懂了中國的改革和發展思路。
習近平曾引用老子的話說,“治大國若烹小鮮”。但從他的工作量就可以看出,這道“小鮮”的烹製方法無比繁複。
用習近平的話說,中國這一年的改革稱得上“蹄疾而步穩”。只有讀懂他的改革思維,才能跟上這個時代的中國腳步。
今年年底,習近平提出“中國夢”兩周年。這個夢,歸根結底是人民幸福的夢。中國這一年的所有舉措,也都是為了使每個人更加公平地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2014年,習近平的時間表滿滿當當,成果一目了然。如果用他自己的話來回顧這一年的話,或許是:“累並快樂著”。
全文如下:
“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習近平很忙。本文刊發的時候,他正在北京,為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事宜而操勞。
如果要選擇一個人來觀察中國這一年的變化與發展,這個人非習近平莫屬。觀察習近平,就是觀察中國。讀懂習近平這一年,也就讀懂了中國的改革和發展思路。
習近平的腳步: 時間都去哪兒了?
“承擔我這樣的工作,基本上沒有自己的時間。……我個人的時間都去哪兒了?當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今年2月7日,在俄羅斯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習近平這樣說。
2014年“春晚”,一曲《時間都去哪兒了》紅遍大江南北。而作為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的領導人,習近平這一年的時間表排得滿滿當當。雖然每個人都知道領導人“日理萬機”,但當本報記者整理這一年關於他的新聞報導時,還是被他驚人的工作量震撼了。
簡單舉幾個資料:截至目前,今年,習近平共到全國6個省區市考察調研10多次,主持召開了9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和7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走遍四大洲,造訪18個國家;類似中央深改領導小組會議這樣的重要性專題會議,習近平全年主持召開了30多次;見諸報端的會見、會晤、會談、接見國際人士,全年達到200多次;而致電、致信、回信、通電話等工作,習近平全年也有50多次。此外,還有數以十計的各種場合、儀式等。
習近平曾引用老子的話說,“治大國若烹小鮮”。但從他的工作量就可以看出,這道“小鮮”的烹製方法無比繁複。
習近平的目光: 聚焦改革
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習近平這一年的目光所聚之處,是改革。
在黨內,作為總書記的習近平目光聚焦作風建設。除了風暴迭起的反腐外,習近平也更注重長期性、根本性的作風問題。年內,他兩次到達河南,參加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參觀焦裕祿紀念館,要求全黨把焦裕祿當“一面鏡子”照照,查找自身的不足。而在10月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習近平則告誡全黨,“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作為中央深改小組組長,習近平的目光聚焦全國改革發展。7次中央深改小組會議,討論的內容個個都是硬骨頭。財稅改革、戶籍制度、司法體制、教育改革、科技體制、農村土地流轉……每一個,都是牽涉全域、具有根本性意義的改革方案。
作為中央軍委主席和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習近平的目光聚焦國家安全體制改革。從軍隊騰退多佔用房,到軍隊紀檢體制改革,再到全軍政治、裝備,以及改革軍隊審計署的隸屬,2014年,在反腐重拳頻出的同時,國家安全也更聚焦長遠性的體制機制。
而所謂的“長遠機制”,都屬於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的“法治”範疇。一張法治藍圖,著眼的是未來數十年的中國發展。
用習近平的話說,中國這一年的改革稱得上“蹄疾而步穩”。只有讀懂他的改革思維,才能跟上這個時代的中國腳步。
習近平的關懷: 民生與發展
從陝西梁家河的知青到正定縣的縣委書記,從甯德地委書記到福建、浙江、上海的省級領導幹部,再到國家領導人,40年的時間裡,他的每一步都走得“扎扎實實”。擔任總書記之後,他的關懷依然沒有離開民眾。
今年1月,春節前夕,他踏著冰雪來到邊疆內蒙古阿爾山,與邊防官兵一起吃飯;參加冬季那達慕,用蒙古族的方式“五畜祈福”;2月,在一個霧霾天裡,他來到北京南鑼鼓巷,看望老胡同改造的居民,考察北京的城市規劃和歷史文化保護;到河南參加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他也走進村民的田間炕頭,盤著腿坐下和老人拉起家常。
戰鬥在反恐前線的新疆基層派出所民警、教育戰線上的人民教師、極地科考的科研人員……中國大地上所有勤勞的建設者和愛國者,都在他心中。
有了民生關懷,習近平的眼光才能更加長遠。看到北京的城市問題,他推動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看到中國的邊疆問題,他提出“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看到“人治”帶來的問題,他才能更加思考“法治”的長遠規劃。
今年年底,習近平提出“中國夢”兩周年。這個夢,歸根結底是人民幸福的夢。中國這一年的所有舉措,也都是為了使每個人更加公平地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世界的習近平: “習式魅力”
2014年,也是世界更加理解中國、讀懂中國的一年。
比如今年11月,在北京參加APEC會議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就在中南海瀛台和習近平來了一場“夜話”。這一天晚上,奧巴馬非常動情地說:“今晚,我這輩子最全面、深入瞭解到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執政理念以及您的思想。”奧巴馬的感悟,來自習近平對中國歷史的講述,以及從中透露出的對改革的信心和勇氣。
中國歷史和中國文明,是習近平反復在國際上不同場合提到的內容。在國外,他打出“文明古國”和“文明大國”牌,提倡不同文明間的平等對話交流,用實踐證明中國外交的“義利觀”。
在今年4月習近平出訪歐洲時,就用“獅子論”闡述了中國的特性:“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在中亞,他說歡迎世界各國搭上中國發展的“便車”。在澳大利亞,他坦誠中國是一個“大塊頭”,但這個“大塊頭”不會“擋了別人的道”。
這一年,在習近平的宣導下,金磚國家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三個有利於世界經濟合作發展的實體結出了碩果。這一年,比利時、古巴和委內瑞拉分別將國家最高榮譽勳章授予習近平。這些勳章,是讚揚中國在世界事務上作出的傑出貢獻。
2014年,是終將被歷史銘記的一年。習近平的時間表滿滿當當,成果一目了然。如果用他自己的話來回顧這一年的話,或許是:“累並快樂著”。
(原標題:人民日報梳理習近平這一年:累並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