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0

郁虹古箏奏新界客家山歌擦出火花

2014-12-18
来源:香港商報

郁虹為一組男女山歌對唱箏曲伴奏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周駿報道﹕客家山歌可以追溯至唐代,迄今有1300多年歷史,客家山歌被稱為《詩經》之遺風,然而,客家人,特別是香港新界的客家人吟唱山歌只是以口相傳沒有曲譜,加之客家方言所限,客家山歌難以廣泛傳播,居港12年的著名古箏演奏家、香港圓玄中樂團音樂總監郁虹,在與新界客家人士接觸中萌發嘗試以秦代保留至今的古箏演奏客家山歌,令新界客家傳統文化以多元化方式傳播,同時亦在香港進一步推廣古箏這個源自秦代的中國樂器,帶動整個圓玄中樂團發展。

  時期的秦國(今陝西地區),古箏亦稱「秦箏」,隨著歷史變遷,古箏傳入中國東南部地區,更與當地戲曲說唱和民間音樂相融合,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和風格,除了陝西的秦箏外,又有了中州箏、浙江箏等,更出現了客家箏,其樂曲代表作《崖山哀》,充分體現客家箏派旋法變奏和技法特點,是客家箏名曲之一。

  海內外享負盛名落戶香江

  居港12年的南京籍古箏演奏家郁虹,7歲開始學習古箏至18歲,其後報讀上海音樂學院仍然是民樂系古箏為專業,1990年獲得該學院文學學位,同年在江蘇省歌劇院民樂團擔任古箏獨奏演員,深知古箏各個流派理論和演奏技法,在海內外演奏功成名就時,她選擇另一個挑戰,目標選定以市場經濟為主,但又是中西文化合璧的香港。

  1999年郁虹頻頻往來內地、香港之間,了解中樂在香港發展前景,2002年她通過香港專才計劃定居香港,隨即籌建香港荃灣圓玄中樂團和參加古箏獨奏音樂會。在新界荃灣生活和工作中接觸眾多客家人,且能聽懂客家話,故萌發嘗試以民樂古箏演奏客家山歌,令新界客家傳統文化以多元化方式傳播,同時亦在香港進一步推廣古箏這個源自秦代的中國樂器,帶動整個圓玄中樂團發展。

  客家山歌會邊聽邊古箏配樂

  郁虹希望能有一次觀摩客家山歌采風的機會,經過幾番努力得知大埔社區中心有客家山歌會(每周一活動),郁虹在與舉辦方蔡文元、歐中和聯絡時,得到他們積極響應,近日,郁虹由荃灣帶上1.5米長的古箏來到大埔社區中心客家山歌會采風,她在1個小時內聆聽了2組阿婆獨唱、1組阿婆與阿伯的對唱,時而在譜本上記錄,時而在古箏上輕輕配樂,記下客家山歌吟唱這個最簡單、但又是最古老的音符。

  新界的客家山歌只是以口相傳,沒有曲譜,故可演奏的民樂並不多見,而客家山歌旋律,幾乎所有曲調都有顫音、滑音及倚音等裝飾音,因而使旋律變得曲折、委婉。郁虹在首次的客家山歌采風結束時表示,大埔客家山歌特點是小調式,以音階3、6為主的,音色很柔和、有聊天的感覺,非陝北山歌的大調之高亢,大埔客家山歌每一句後面都一個起音「誒」以承接下一段的吟唱,如果吟唱後面是下滑音,就沒有起音,「誒」之起音反映了大埔客家山歌的特點。

  根據特點增加古箏指法

  郁虹續指,根據大埔客家山歌的特點,在演奏時加了很多古箏指法、弦律,如吟唱前的音樂引子,吟唱時的主題弦律,吟唱尾聲的結尾弦律,這樣完成一首有音樂結構的短小樂曲采風,如果要完成一首山歌古箏樂曲,還需要加入更多的音樂元素,構成一首5分鐘的古箏樂曲。如果只以山歌吟唱的弦律,從音樂層面就顯得單調。從當日一組山歌對唱時,她用古箏以D調試彈,阿伯先以F調吟唱,其後降低一個基調,慢慢轉向D調靠近,這反映阿伯有專業吟唱山歌的感覺,但以古箏演奏配合山歌吟唱,還須與有演出經驗的吟唱者合作、排練完成,希望未來能實現這方面嘗試。

  苦學古箏南京上海兩邊走

  生長於南京藝術家庭的郁虹表示,其父既畫油畫又擅長國畫,母親是音樂教師,兄長喜好二胡,她小時各種樂器都會一些,選擇古箏是偶然之時,在父母一起看歌舞藝術的電影「百花爭艷」之後,決定學古箏,由於有悟性,8歲時獲得全國少兒器樂比賽金獎,但古箏入門是「笑著進來,哭著出去」,繼續深造亦非易事,讀初中一、二年班時,拜師於上海而不誤學業,每周六、日假日往返南京、上海,由於當年家境並不富裕,買不起客運火車票,只有坐鐵皮貨車。南京冬天零下7、8度,室內無暖氣,手指冷裂仍要堅持練習,讀初中三、四年班時在上海借讀,學習環境開始改善。

  14歲隨團訪美白宮獨奏古箏

  14歲時隨「上海少年藝術團」出訪美國,首站華盛頓,在白宮為美國時任總統列根及夫人獨奏古箏,之後,出訪歐亞、臺灣等多國和地區。現為國家一級演奏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郁虹表示,能走到今天得益於著名古箏大師李賢德教誨。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