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新常態」社會六大轉折

2014-12-25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网訊】社科院昨日發布名為《社會藍皮書:2015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的報告顯示,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背景下,中國社會正在城鎮化、勞動力供求關系、收入分配、職業結構、社會發展質量、居民生活消費等六大方面經歷轉折,中國必須適應經濟「新常態」的特點來構建經濟社會發展新戰略。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指出,勞動爭議仍然是中國社會矛盾沖突數量最多的一個方面。而房價則是目前中國社會關注的首要問題。

 
  勞動人口年少155萬
 
  報告指出,從近兩年發展的情況看,中國社會發展實際上進入一個「新成長」階段,在社會發展方面呈現出六項轉折特徵:
 
  首先是城鎮化發展的階段轉折。近兩年來,中國逆城鎮化的種種跡象越來越明顯,預示著一種新的趨勢的到來;雖然這些跡象還只是以農家休镕、鄉村養老、城市人經營鄉村第三產業等形式表現出來,卻是一種未來大潮的徵兆。
 
  其次,這種「轉折」發生在勞動力供求關系方面。中國勞動年齡人口的比重和勞動力人口總量都已開始下降,未來中國可能會出現比較突出的勞動力結構性短缺。按總和生育率1.5測算,在2020年之前,勞動年齡人口減幅相對較緩,年均減少155萬人;之后一個時期減幅將加快,2020-2030年將年均減少790萬人,2030-2050年將年均減少835萬人。就此,有分析指出,中國未來的廉價勞動力或不再是一個競爭優勢,反而還將會產生勞動力短缺問題。
 
  報告指出,勞動爭議仍然是中國社會矛盾沖突數量最多的一個方面。1000人以上的群體性勞動爭議事件多發頻發,根據全國總工會的數據,前三季度這類大規模群體性勞動爭議事件發生了52起。
 
  收入差距正在變小
 
  在收入分配方面,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收入差距總體上呈一路擴大的態勢,但是2008年至2013年的5年,中國基尼系數開始緩慢回落。在目前的世界大國中,美國、俄羅斯、印度等大國的收入差距都在擴大,只有中國和巴西出現了轉折。
 
  在職業結構方面,2013年,中國經濟產出總量中,第三產業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達到46.1%,到2016年中國第三產業比重有可能首次超過50%。報告稱,這是中國即將從工業化中期轉入工業化后期的重大標誌。
 
  民眾對反腐很滿意
 
  報告稱,中國社會發展質量正在經歷階段性轉折。中國以GDP為主要指標的發展數量和規模擴張的階段已經逐步為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階段所替代。人們對生活質量、健康、食品安全、水和空氣清潔、滿意度、幸福感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城市居民生活滿意度均值得分為3.51分,對比往年的調查結果,2014年成為繼2008年、2011年、2012年之后,最近15年第四個滿意度得分超過3.5分的年份。
 
  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來,中國從中央到地方掀起的反腐風暴,以及以八項規定為起始的官場整風效果在民眾中獲得肯定。報告顯示,民眾對反腐敗的滿意度,已經連續兩年出現了較大程度的提高,2013年和2014年分別增加了0.21分和0.35分。
 
  社會問題首位房價
 
  就目前中國存在的主要社會問題來看,房價、食品藥品安全、物價、失業、貧富分化等列前五位。報告指出,多年累積的房價漲幅及2013年全國房價的快速上漲加劇了人們對住房問題的擔憂。2003年以來房價的關注度一直位於前三,2009年和2014年更是位列榜首。值得關注的是,這份報告還用較長篇幅闡述了「租房居住將會成為北京青年就業者的主流居住模式」。
 
  報告提到,食品藥品安全問題是近年來中國民眾反映強烈的重大基本民生問題。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已成為民眾的強烈願望,成為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務。
 
  報告還指出,與人們的生活滿意度相關的一些指標則有所下降,包括物價承受力,對政府管理經濟事務、外交事務的信心度等指標。其中,物價承受力連續多年在低位徘徊,報告稱,這表明目前物價上漲所帶來的生活壓力仍是影響人們生活滿意度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此外,在居民生活消費方面,2000年以來,中國最終消費率和居民消費率都曾連續十幾年呈下降態勢,但近兩年情況正在發生變化。根據2014年上半年的數據,國內消費已經超過投資和出口,成為最主要的經濟增長推動力量。居民生活消費層級不斷提升,以房、車、休镕、旅游、通信、網購引領的新型大眾消費時代到來。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