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李克強邀企業家做客中南海

2014-12-30
来源:新华社
  新華網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劉緒堯)回眸2014,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步入發展新常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的同時,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發展的內生動力、創新活力不斷顯現。
 
  改革的加速推進激蕩起了澎湃的市場動力。企業家更是市場大潮中的弄潮兒,是創新創富的活力之源。2014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八個“更加注重”揭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取向,其中,“更加注重發揮企業家才能”首次出現。
 
  翻閱日歷,自去年4月起,國務院李克強五次“相約”企業家做客中南海。在今年9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也再次與中外企業家代表會面并進行交流。通過與企業家的交流座談,決策層能近距離地感知市場的脈動,真切地體會澎湃市場的動力。
 
  客人——為什么是企業家
 
  從中南海西北門進去,步行不久就能看到一座門口臥著威武石獅的復古式建筑。大門上掛著國徽,還有一塊鑲金邊的牌匾上寫著“第一會議室”。通常來說,這里是國家領導會見前來參加座談會的學者、基層代表的地方,近年來又多了一批新的客人——企業家。
 
  伴隨改革開放,中國企業發展走過了燦爛的三十余年。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載體,尤其是民營企業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日益凸顯。據統計,目前,民營企業占中國GDP的比重已經超過60%,吸納了80%以上的城鎮就業和每年90%的新增就業。
 
  今年上半年,民間投資在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中的占比已經超過65%。民營銀行試點啟動,民間金融發展方心未艾,民營力量已然成為中國金融改革的重要推動力和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生力軍。
 
  近年來,以阿里、華為、百度、萬達為代表的民營企業更是加快走出國門,參與到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將中國產品、中國品牌推向世界。
 
  企業家群體作為中國市場經濟建設的參與者、見證者,他們的聲音、他們的見地與訴求,對于決策參考的重要意義可想而知。
 
  透過李克強總理會見的企業家名單,不難發現,他們所在的領域既包括厚積薄發的傳統制造業企業,也有新興浪潮下的互聯網公司,更有承載國民經濟增長的支柱性產業。走進中南海,企業家究竟說了些什么?
 
  求解——傳統行業之困
 
  經歷了30多年高強度、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傳統產業已然相對飽和。近年來,以家電、建筑、地產等為代表的傳統產業面臨嚴峻考驗。
 
  據統計,傳統家電企業可能遭遇三十年來首次負增長,房地產市場正面臨高庫存與房價分化的雙重壓力,勞動密集型產業所面臨的勞動力成本上升問題已成為行業發展之痛。其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渠道不暢更是讓企業叫苦不迭。
 
  2014年7月,李克強在聽取中國通用技術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賀同新匯報時,總理對報告中提及的“企業利息費用增加3.3%”直問,“你說的只是擺在明面上的費用,融資還有其他擺不到明面上的收費,這些占多少?”
 
  賀同新回答,“我們作為央企,和各大商業銀行互動不錯。但中小企業確實比我們更加困難。”
 
  由此可見,“融資難、融資貴”早已是市場上公開的秘密。
 
  傳統家電行業代表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在與總理座談時則表示,企業最重要的不是資金問題,而是質量和技術問題。董明珠提出,企業應該協同政府營造一個規范的經營環境,政策扶持應該適度。
 
  傳統企業的困境既有其自身內部長期積聚的問題,也有外部環境帶來的沖擊。但傳統企業并非沒有反戈一擊的機會。
 
  伴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速,生產特征漸趨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企業進步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創新勢必將成為驅動發展的新引擎,也將是構筑企業發展核心競爭力的根本。
 
  追問——新興行業之幸
 
  同樣是七月的會面,搜狐公司CEO張朝陽對總理諫言,“對于侵犯知識產權的保護,應當加大力度”。總理追問,“你覺得現在懲罰的力度不夠?”
 
  近年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企業已經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11月初,做客中南海的馬云向總理介紹稱“今年淘寶雙11估計要突破300億元,這是傳統商業模式想都不敢想的場面。”李克強贊許表示,“你們創造了一個消費時點。”
 
  新興產業的興起為中國經濟帶來許多積極的改變。目前,勞動力市場由體力型向專業技能型轉變,新興產業自身的增長拉動與驅動效應,對經濟結構改造與傳統產業的沖擊形成了疊加效應,激蕩出產業融合發展的態勢。
 
  隨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的新經濟企業家李彥宏和馬云已經佐證了——中國互聯網企業正在走向世界,崛起于東方。
 
  過去一年,無論是走向全球市場的阿里“海淘”還是進入巴西的“百度葡語”,都已成為中國互聯網企業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標志。
 
  當前,中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產業代表著中國經濟未來的方向。
 
  對話——投資便利之重
 
  今年9月18日,在上海自貿區成立一周年之際,李克強總理赴上海調研期間召開了中外企業負責人座談會。其間,弘毅投資總裁趙令歡坦言了當前投資領域所面臨的壁壘與桎梏。
 
  趙令歡在回答總理關于自貿區的提問時,以弘毅收購英國餐飲品牌為例,講解自貿區給跨境投資帶來的便利。他提到,“過去的事先審批是好心,但既不符合市場規律,也不符合國際規范。事后備案則可以把中國企業同國外企業放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僅20個工作日之后,境外投資項目大幅松綁。10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除少數另有規定外,境外投資項目一律取消核準。按照新規定,2013年的境外投資項目中,約有99%的項目都將取消審核,改為備案。
 
  2014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傳統產業相對飽和,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一些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大量涌現,對創新投融資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須善于把握投資方向,消除投資障礙,使投資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關鍵作用。
 
  資本、資金猶如經濟血液,只有血液流到每一根神經末梢,覆蓋到眾多小微企業,中國經濟才能真正“活”起來。一次看似簡單的對話,實則進一步疏通了中國的經濟血脈。
 
  面對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和深層次矛盾凸顯的局面,每一位做客中南海的企業家都暢所欲言,坦誠反映各自行業、企業所面臨的困難以及存在的問題。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言,“宏觀經濟的統計數據,需要企業自身感受加以驗證,下一步經濟走勢和對策,也需要傾聽企業負責人的意見和建議”。
 
  五批企業家走進中南海只是一個縮影,而從中南海走出客人們臉上洋溢的笑容,傳遞著對中國經濟未來的期望與憧憬。
 

  決策層的傾聽——企業家們的箴言與建言決策層的傾聽——企業家們的箴言與建言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