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中共中央、國務院昨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著名核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功勛于敏院士獲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主席習近平為他頒獎。于敏是新中國氫彈研究中的關鍵核心人物。他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型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1965年10月,在于敏的親自組織和部署下,氫彈理論得以突破。目前全世界只有兩種氫彈構型,美國的T-U構型和中國的于敏構型。中國海洋石油首座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即是曾在西沙勘探的981鑽井平臺,獲得今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軍工業連3年奪最高獎
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獲得者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于敏,他主要從事核物理研究,是一位軍工專家,對中國核武器發展到國際先進水平做出了重要貢獻。其1999年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每人獎金500萬元人民幣,此前已有24位科學家先后獲此殊榮。另外,梳理發現,從2012年開始,已經連續3年共5位軍工專家獲得最高科技獎。
如2012年獲獎的王小謨院士是中國預警機事業開拓者和奠基人,2013年獲獎者程開甲為中國核試驗科學技術的創建者和領路人。此外,除了2004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空缺及2002年、2006年和2014年僅有一位院士獲獎外,其餘年份都有2位院士獲獎。
于敏研核武三十年
作為「兩彈一星」元勛之一,于敏是中國自主培養的杰出的核物理學家,也是中國核武器研究和國防高技術發展的杰出領軍人物之一。榮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國防重大科技成果一等獎等十幾項重大獎項的于敏,曾經為了中國的核武器研究而「隱身」長達三十年之久,甚至直到今天,他的事蹟也鮮見於報端。
在研制核武器的權威物理學家中,于敏幾乎是惟一一個未曾留過學的人,但是這并沒有妨礙他站到世界科技的巔峰。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朝永振一郎訪華時,于敏的研究成果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于敏回答「在我這,除了ABC,其他都是國產的」,令朝永振一郎驚嘆之餘將于敏稱為「國產土專家一號」。諾貝爾獎得主、核物理學家病訪華時,也稱贊于敏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
三個多月破氫彈原理
上世紀50年代,于敏率先在國內開展原子核物理理論研究,填補中國原子核理論空白。1965年秋,于敏率領科研隊伍,用三個多月實現氫彈原理的突破。在氫彈突破中,于敏組織攻克實現氫彈自持熱核燃燒的關鍵,形成從原理、材料到構型完整的氫彈物理設計方案,帶領科研隊伍完成了核裝置的理論設計,并定型為中國第一代核武器。白發蒼蒼的研究員蔡少輝回憶說,盡管條件極為艱苦,于敏最終找到氫彈原理,歸納出熱核聚變的基本條件,在1965年11月前形成一套從原理到構型基本完整的物理方案,次年12月氫彈原理試驗成功。據悉,「氫彈突破和武器化」項目獲198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1967年6月17日,中國首顆氫彈試驗成功,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美國用了7年3個月,蘇聯用了6年3個月,英國用了4年7個月,法國用了8年6個月,中國僅用了2年8個月。據說,于敏構型比美國的T-U構型更加巧妙,因此中國首爆氫彈體積比美國要小。
為核武小型化打基礎
在核武器小型化方面,于敏領導突破了一系列關鍵問題,為中國第二代核武器研制奠定可靠基礎,該項工作獲198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在中子彈突破中,于敏作為主要領導人和參加者,提出了中子彈的設計指標、明確了中子彈探索的主攻方向,指出了某些關鍵技術問題和難點,該項工作獲198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在核武器基礎理論發展中,于敏揭示了武器核反應內爆過程的運動規律,解決了輻射與物質的相互作用及弛豫過程,輻射波與沖擊波的傳播規律等一系列基礎問題。他參與的「原子彈氫彈設計原理中的物理力學數學理論問題」研究獲198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上世紀70年代起,于敏在倡導、推動國防高科技項目尤其是中國慣性約束核聚變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中國慣性約束聚變和X光雷射領域理論研究的開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