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各地經濟數據揭曉以后,「全國八省份人均GDP突破萬美元」的新聞標題赫然出現在各大新聞媒體的醒目位置。同時,另一條關於GDP的新聞是上海市政府不再將全市生產總值(GDP)作為政府目標。
人均GDP不等於人均收入
面對這樣的「喜訊」,民眾似并未感同身受。其實居民每年的平均收入并不等同於人均GDP,而是稱作人均收入;近三十年來,居民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例一直呈下降趨勢。至2012年底,中國個人收入與GDP的比值從1990年的52%下降到了46%,而美國的這一比例穩固在86%。由於中國GDP的增長主要靠投資拉動和能源消耗,投資主體主要是央企和大國企,所以在做大產值的同時,老百姓的收入并沒有與之同步。這三十年來國民收入誠然有增長,但是相較於中國極其可觀近10%的平均GDP增長率來說,國民收入的增速遠未能達到它理應達到的水平。
對居民生活的個體體驗,人均GDP其實沒有多少參考價值。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以購買力平價計算,澳門2013年人均GDP達14萬美元,居世界第一。但對普通市民來說,登頂的人均GDP并未讓他們生活在天堂里:至今澳門仍沒有最低工資保障,不少低端服務業月薪僅數千元;或許你會豔羨澳門政府每年派發給市民的數千至近萬元現金,但相較於持續高位的通貨膨脹和瘋漲的房價,這幾千元僅僅聊勝於無。
淡化GDP 矯正政績觀
對人均GDP的歡呼雀躍其實是傳統「GDP崇拜」的延伸,這一指標僅對政績考核有效,但這種政績觀也在逐漸被矯正和轉向。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語境下,告別GDP崇拜已成為共識,中央已多次強調「不以GDP論英雄」,淡化GDP指標是大勢所趨,相信繼上海之后會有更多省份取消、淡化GDP增長目標。
這是因為若在收獲財富后,政府沒有更加公平的二次分配和明智的長遠投入,GDP對於提升民眾生活水平的作用就僅僅停留在脫貧階段,此后的增長只會制造越來越尖銳的社會矛盾。在人口紅利即將結束的拐點,無法再靠低成本要素搶占國際市場,但創新能力、公共服務水平卻沒有提升上來,「中等收入陷阱」將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