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購物黃金天堂的地位在沒落,初看標題,有些不信。因為香港每年仍吸引深圳幾百億元的消費額,正因為如此,深圳沒有形成一個具影響力的商業購物中心。如何振興深圳的零售?其中一個思路就是吸引赴港客回流。前海深港合作方案徵求意見稿中,有一條是在前海開辦港貨店,以分流赴港消費內地客的壓力,但在正式公布的前海深港合作方案中,該項條款卻并沒有出現,讓人不解。不過,這個問題的謎底不久前終於揭開。香港特首梁振英透露,今年夏天將在深圳福田口岸對面的香港境內開設一個大型邊境購物商場,臨近內地居民購買生活用品的需求在這里都可以得到解決,不會再擠塞到市區造成市民生活不便。像這樣的邊境購物地點,今后香港會規劃更多。購物中心沒有選擇在深圳境內,而是香港境內,足可見到香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態」,也可以看出這種爭奪的激烈。不過,近來公布的2014年零售業數據,零售增速卻出現實施「自由行」政策后首次負增長,消費模式轉向中低價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由此也可以預期本港舖位租金走勢不樂觀。據統計,在過去數年間,住宅上漲逾倍的情况下,但是舖位租金在五六年間卻幾乎持平,從這個角度似乎顯示本港購物天堂的地位不保。不過,從目前的態勢來看,由於本港服務業的優勢,內地尚無一城市能在短期內取代香港的地位。
實體店萎縮到何時
還有一種萎縮,則是不局限於深港這樣的區域市場,而是一場互聯網商業與傳統實體店的爭奪。前不久,王健林的大連萬達關掉了十個萬達廣場,改與騰訊、百度攜手,在深圳宣布進行電商。在這場爭奪中,傳統實體店,除了面對著網店巨頭的冲擊外,也正經歷著一場財富從地產向金融資產轉移的冲擊。誰是未來真正的購物天堂,面對著迅速崛起的網購和正在日落的實體店,答案已是不言自明。不過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到歐洲旅游的內地客,仍是當地奢侈品最大的買家。從這個角落來看,中國的購物天堂是否流洋了呢?在歐元貶值的背景下,歐洲購物天堂的優勢似乎仍在擴大。在這里,沒有網上和線下之分,實體店一片興旺。伴隨消費力的增加,中國也確實呼喚購物天堂的回歸,否則只是為外人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