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

最高法回應“周永康等案是否微博直播”

2015-03-13
来源:鳳凰衛視

   獨家:最高法回應“周永康等案是否微博直播”

  吳小莉專訪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孫軍工

  3月12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聽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關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報告。

  有關最高法工作報告的解讀,鳳凰衛視獨家對話了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孫軍工。以下為對話全文:

  在全社會營造讓法治成為信仰的氛圍

  吳小莉:兩高的報告很受關注,對其中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報告要如何解讀,我們華聞直播室邀請到最高人民法院的新聞發言人孫軍工孫局長。歡迎孫局長來我們的節目。

  孫軍工:很高興到鳳凰衛視來。

  主持人:我們知道,法治是這幾年熱議的一個話題,尤其是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題報告也提到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把依法治國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依法治國方面,我們法院系統可以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孫軍工:應該說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是我想,就是具像一點來說,我覺得至少在三個方面可以發揮作用:

  一個方面,推進依法治國,人民法院的首要職責就是要保證準確地實施國家的憲法和法律,保證法治的統一。包括在辦理具體的案件的時候,在履行審判、執行工作職責的時候,要準確地把憲法法律規定的精神,完完整整的體現出來;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要公正嚴格執法,維護司法公正。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這是人民法院的一個工作目標,也是一個價值追求,要通過每一起案件的審判執行,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和正義,這才能夠凝聚推進法治建設的正能量;

  第三,就是要通過推進司法公開,進一步在全社會營造一個“讓法治成為信仰”的社會氛圍,在全社會凝聚起,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正能量。

  我想在這三方面,如果能夠發揮很好的履行職責,對于推進依法治國,應該會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能讓國外成貪腐者“避罪天堂”

  吳小莉:周強院長的報告當中,特別提到了最高法會同有關部門起草沒收違法所得的司法解釋,同時啟動缺席判決、沒收外逃腐敗分子的違法所得程序,不讓國外成為腐敗分子躲避的天堂,我們怎么解讀這個程序,它可以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孫軍工:實踐當中,我們已經開始在做了,包括在周強院長的報告里面,已經強調,不讓國外的地方成為“避罪天堂”,就是不能讓犯罪分子占到任何經濟上的好處,換一句我們老百姓說的,更聽得懂的話,就是不管逃到天涯海角,也一定要繩之以法。

  像這樣一個程序的啟動,實踐當中,我們已經有實際的案例了,也在通過和其他國家建立司法協助的工作機制,來保證我們打擊貪腐的行動能夠取得實際的效果。

  當然具體在程序的設置上,隨著實踐的深入,它會逐漸地建立、健全一整套的工作機制,實踐當中我們已經有了這樣的一個具體的案例。

  吳小莉:制度反腐方面,法院可以彰顯什么樣的作用?

  孫軍工:在加強制度反腐方面,法院作為審判機關,更多的是要把制度反腐的成效通過實際的裁判結果體現出來。在這方面,應該說依法嚴懲貪腐犯罪,是人民法院在刑事審判職能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大家都很關注的一些貪腐案件,已經進入到訴訟程序,有些已經得到實體的處理。我想在這些問題上,人民法院會一以貫之的去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不管是身居高位的多么大的“老虎”,也不管是在群眾身邊的多么小的“蒼蠅”,只要觸犯了法律,都會依照法律的規定,依法予以懲處。我想人民法院將訴訟到法院來的這些貪腐案件,依法予以懲處,就是最大限度的體現制度反腐的優勢。

  對貪腐案件陽光公開審判振奮民心

  吳小莉:剛您提到依法懲處,有很多案例已經進入司法程序,你也特別提到,法院會盡量的司法公開,大家也很關心,像比如說周永康案、令計劃案,以及蘇榮等人的案件,是否會比照薄熙來案進行微博直播?

  孫軍工:您問了大家都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實際上我們也很關心這個問題。我想借您這個問題,再重申一下人民法院對這類案件的態度,對這些貪腐的案件,人民法院除了堅決的依法懲處之外,我想有三句話可以闡明我們的立場:

  第一句,要通過依法嚴懲貪腐犯罪,體現民心所向。大家對于腐敗都非常的痛恨,對反腐都非常支持,所以要通過我們履行審判職能,體現民心所向;

  第二句,要通過對貪腐犯罪準確地裁量刑罰,來彰顯法治的力量,我們推進依法治國,無論是“打虎”,還是“拍蒼蠅”,也一定要依法定罪量刑,追究刑事責任,彰顯我們法治國家這樣一個基本要求;

  第三句,要通過對這些貪腐案件的陽光公開審判,振奮民心,推進社會風氣的好轉。

  我想,只要符合這三個基本的要求,任何案件——至于它采用什么樣的形式,要結合它具體的案情,但是這三句話所彰顯的我們的態度,和我們要追求的目標,我想應該是不會動搖的。

  社會關注的案件不排斥微博直播

  吳小莉:那么,陽光公開的審判,會不會比微博直播還要進一步?

  孫軍工:我們現在對于審判公開的形式,已經充分地考慮到互聯網時代,特別是移動互聯網迅速普及,應用廣泛這樣的一個特點,凡是社會受眾易于接受,樂于接受的這種司法信息的傳播形式,我們都不排斥,都會積極的去運用。

  您可能也注意到,我們四級法院,官方的微博,官方的微信,包括各種新聞網站的客戶端,我們都大量的去入駐,而且我們自己現在也開通了中國法院手機電視的APP,就是滿足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這樣一個社會背景下,社會受眾了解司法信息的需求。

  像剛才你講到的,包括審判的信息,包括法院工作重大的司法政策,司法解釋的信息,都會這樣的方式,借助新媒體技術,把它最大化、最直接、最有效地傳遞到社會受眾手里。

  對呼格案,我們自己的感覺是剜心之痛

  吳小莉:我們剛才在新聞中也看到,今天周強院長的報告,讓我們印象很深刻的是“周強說到,對于冤假錯案他是深感自責的”,在過去一年,按照程序再審改判的案件有1317件,而且特別提到了呼格案,你怎么看這個案件對中國司法制度的警示?

  孫軍工:依法糾正冤錯案件,確實如你所講,是我們2014年法院工作當中的一個備受關注的點。包括呼格吉勒圖在內的一批冤錯案件得到糾正,應該說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個冤錯案件的糾正,應當說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擁護,也是我們司法機關,特別是人民法院依法履行職責的應有之義。

  冤錯案件的發生,原因很多,但是它的危害后果,是讓人深惡痛絕的。從一個法官的角度來理解,冤錯案件不僅僅是在個案當中造成蒙冤者受到傷害,更多的可能,它在客觀上,也必然使社會公眾心理上受到傷害,動搖(民眾)對司法公正,對司法公信的信心。

  所以作為法官來說,我們的感受和普通的社會受眾,和網友們是一樣的,就像周強院長在報告當中講的,我們對于錯案的發生深感自責。

  實際上對于像呼格這樣的案件,我曾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候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自己的感覺是剜心之痛,所以在呼格案宣告無罪之后,我曾經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發過這樣的一句話,我說“祈愿天下無冤”。在法治的進程當中,因為冤錯案件導致的個案不幸,實質上也是民族的悲哀,但是只要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對正義不拋棄,不放棄,已經付出的代價就不會被辜負,正義的到來就一定會有期。

  從人民法院來說,堅決的防止冤錯案件的再度發生,通過建立建全防范冤錯案件發生的相關的工作機制,這樣的人間不幸就會越來越少。

  強調庭審為中心的審判規則意識

  吳小莉:你剛剛提到,希望人間不再有冤案,在過去的一年,其實法院系統在糾正冤假錯案方面加大了力度,同時要嚴把死刑的標準,我們具體做了哪些?

  孫軍工:具體來說,我覺得有四個方面可以跟你分享:

  第一個方面,我們強調要樹立科學的司法理念,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權。在案件的辦理當中,首先要把人權保障放在一個突出、重要的位置,要嚴格的執行審判公開、程序公正和正確裁判的標準,這是第一點,就從理念上要打牢基礎;

  第二個措施,就是要堅決的排除非法證據,強化證據的審查機制,堅持法定的證明標準,對于那些非法證據要一律排除;

  第三,就是要強化我們的審理程序,保證程序的合法,保證程序的公開,這部分要強調庭審為中心的審判規則意識。

  第四,就是要充分發揮訴訟各方的職能作用,建立健全相互制約的機制,這里面就特別要我們發揮律師、辯護人、會見、閱卷、調查取證等這樣的一些權利和它的職能作用,就這幾個方面來防止冤錯案件的發生。

  絕不讓網絡成為法外之地

  吳小莉:周強院長還特別強調了網絡,他33次提到了網絡有關的工作,是去年報告的大概一倍有多,而且其中包括了絕不允許網絡成為法外之地……六個絕不的這種的提法,是僅次于說要鐵腕反腐,可以說是近年來觸網最深的一次高法報告。您怎么看,在打擊網絡犯罪中,法院系統可以有的作為,或者會做的事情?

  孫軍工:你很細心,看到了網絡講的非常多,為什么講這么多?因為我們現在生活的就是一個網絡的時代,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已經在深深地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工作、生活、學習,網絡當中出現的刑事類的犯罪,比如說誹謗,比如說尋釁滋事,比如非法經營等等已經出現;另外網絡當中的知識產權侵權,公民之間的侵權,網站的經營者轉發信息,包括我們現在在微博、微信作為自媒體,在發布信息的時候,有可能就存在著侵害他人名譽權,侵害他人其他權的可能,所以網絡和我們生活越來越緊密,它涉及的法律問題會越來越多。

  我們講絕不讓網絡成為法外之地,就是要依法的去規制網絡言行,使每一個公民在網絡環境中的言行也要符合法律的規范。讓網絡更好的發揮思想交流,便捷信息溝通,便捷商業運作,便捷創新發展這樣的正能量,正作用。

  吳小莉:而且是負責任的。

  孫軍工:是負責任的。我們人民法院實際上從2013年到2014年分別出臺了兩個司法解釋,一個是規范網絡環境下,利用網絡實施誹謗等犯罪刑事案件的法律適用標準,去年10月份,我們又專門出臺了正式實施的,在網絡環境下民事糾紛的這樣一個法律的適用標準。

  從刑事和民事兩個角度,實際上從司法機關來說,為我們的網民提供了一個安全上網,安心用網的法網,或者說是一個法律保護的保護器,這樣的話,使得網絡更加的晴朗,使大家的上網交易、交流、分享信息、獲取新聞,都可以于法有據,于法有依。

  吳小莉:像你說的,解釋出來之后有沒有相關的案例發生過?

  孫軍工:有很多案例,像周強院長報告里面就講到了,比如說網絡上實施造謠誹謗的,包括實施非法經營,比如秦火火、邊民的案件,在民事侵權這些案件就相對來說更多一點,有些網民、網站,擅自轉發一些沒有標注來源的作品,就構成了知識產權的侵權,像這些行為,都是非常多。

  考慮到這個問題,網絡跟大家都很熟悉,網絡當中如何規范自己言行,還缺少更多的警示,所以我們今后也會進一步的在司法公開的過程當中,加大對網絡法律規制行為的相關案例的向社會推進的力度,讓更多的人了解,應當如何上網,如何在網絡上依法規范自己的言行。

  保證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

  吳小莉:你提到法治社會很重要一點,即法治都要公平正義,有人就問到了,比如說有官員去干預司法的話,我們要怎樣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來保障我們的司法獨立。

  孫軍工:您說的,實際上現在媒體里報道比較多的就是領導干部干預個案,打招呼等等,這實際上在影響司法公正的因素里,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現象。這個現象,應該說我們已經充分的認識到它的危害,所以下一步要通過深化改革,解決各種制約司法公正實現的體制、機制性的障礙。簡單的講,在這里面,我們實際上可以有幾個措施:

  第一個,就是要強化以審判為中心,建立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職能,排除對審判權獨立運行的干擾,包括領導干部打招呼、干預具體個案的情況,全程記錄、通報、甚至公開,用這個方式,讓那些有錢,有權,有勢的人,沒有辦法打招呼,打了招呼沒有用,讓我們其他的人,參與訴訟的也好,或者社會公眾也好,能夠不用再去擔心,一旦涉訴會遭遇不公平,一旦涉訴會遭遇對方托了人,一旦涉訴會擔心自己找不到熟人怎么辦。用這樣一種方式,在制度上來保證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

  再一方面,要強化庭審中心的意識。剛才已經跟你講過,所有案件事實的認定,證據采信,都要集中在庭審當中,定罪、量刑,所有的辯論,爭論,控辯雙方的意見、爭鋒,都要集中在法庭上,案件最終處理的意見要形成在法庭上,用這樣方式去杜絕各種庭外、庭下的勾兌,防止暗箱操作;

  第三,要大力的推進司法公開。從立案、到審判、到執行,審判流程信息公開,裁判文書要上網,執行的信息要公開,讓司法權在陽光下運行,讓司法權的運行時時刻刻受到社會各界的監督。通過這些方面,應該說在保障司法權獨立行使,確保司法公正,特別是排除剛才講到的,比如說領導干部個人干預案件這個問題上,我想應該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吳小莉:好的,非常謝謝孫局長今天來到我們的直播室,我們也希望法治,借由你們和大家的努力,真的能夠成為一種信仰,而且大家相信它在陽光下,有權也不能夠放任,也不能任性。

  孫軍工:是的,謝謝小莉。

  吳小莉:謝謝局長。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