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2

亚洲巨人李光耀病逝 曾预言中国崛起

2015-03-23
来源:香港商報网综合报道

奥巴马认为李光耀是“历史上真正的巨人”。

新加坡民众在医院外为李光耀祈福。

新加坡总统府今日下半旗为“国父”致哀。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因患重病医治无效,于3月23日凌晨与世长辞,终年91岁。在李光耀病重期间,新加坡各界人士为他祈福,希望他能够战胜病魔,亲眼看到新加坡50周年金禧庆典,然而这一心愿未能实现,令人们颇为遗憾。奥巴马对李光耀的去世表示哀悼,称他是“历史上真正的巨人”。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9年时李光耀就曾预言,中国将再次崛起。

  奥巴马表哀悼 称其为“真正巨人”

  2009年10月29日李光耀在华盛顿白宫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面的资料照片。新华社/美联

  李光耀病逝后,白宫对此发表了一份声明。声明中,奥巴马对李光耀的去世表示哀悼,“他是历史上真正的巨人,作为新加坡的‘国父”和一名伟大的战略家,将会被世世代代所铭记。”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文告,形容李光耀是倍受尊敬的亚洲传奇人物。

  商报曾报道李促汪辜会谈秘辛

  台湾前“行政院长”郝柏村曾透露一段秘辛,当年他曾向访台的李光耀提及新加坡有无可能成为两岸首度会谈的场所,李光耀觉得可行,因此促成了1993年4月在新加坡的汪辜会谈。

  《香港商报》2008年4月28日曾报道,当初在选定汪辜会谈的场所时,并非只有新加坡一地,泰国、马来西亚、东京、夏威夷等地都曾列入考虑。但鉴于新加坡距离不太远、方便,加上当时的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十分积极,希望成为两岸的协调人,并承诺给予两岸两会平等对待,最后选定新加坡。

  报道称,时任台湾海基会秘书长邱进益回忆当时两会的接触时表示,1992年8月21日,在李登辉的指示下,他以国民党党员身份参加美国共和党大会,再从旧金山市转往新加坡,与李光耀协商汪辜会谈的具体安排。双方会晤约一个小时后,邱进益打电话报李登辉同意后,最后敲定新加坡。

  领导新加坡跻身“四小龙”

2011年4月时任内阁资政的李光耀向他的支持者做出胜利的手势。

  李光耀和他的家庭曾深受英国文化的影响。他早年曾赴英国留学。他1954年11月参与创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并任秘书长。1955年当选为立法议会议员,为新加坡争取政治地位。

  李光耀1959年6月任新加坡自治政府首任总理。1963年9月,新加坡同马来亚、沙捞越和沙巴组成马来西亚联邦,他继续任新加坡总理。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成立共和国,李光耀担任共和国总理,至1990年11月。在此之後他担任新加坡内馈资政,至2011年5月完全退出内馈,担任馈员的时间长达数十年,是新加坡历史上最资深的内馈成员。

  李光耀执政期间积极推动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开发工业园区,营建“花园城市”,打击贪污腐败,推动教育改革,使新加坡很快跻身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政府在李光耀任内高效廉洁,助推了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受到世界瞩目。潘基文称李光耀是亚洲的“传奇人物”,帮助新加坡从一个发展中国家转型为发达国家,成为一个繁荣的国际商业枢纽。

2009年时李光耀曾预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再次崛起是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事件。

李光耀曾预言中国经济崛起

  2009年时李光耀曾预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再次崛起是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将不断扩大。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曾在2007年8月29日的一篇文章中写到,李光耀把一个瘴疠肆疟的岛屿变成具有第一世界城市空中轮廓的现代金融中心,他缔造的现代新加坡是一个经济强国,人均收入居世界前列,有高质量的教育、医疗和公共服务设施,吸引着全球劳动力。

  李光耀重视并致力于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自1976年以来,他曾多次访问中国,也在诸多场合给予中国崛起积极的评价。

  2009年时李光耀曾预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再次崛起是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将不断扩大。李光耀说,中美关系已成为本世纪地缘政治中最重要的话题,两国关系为东亚地区格局奠定了基础。他说:“21世纪后半叶,中美关系将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008年2月14日报道说,李光耀指出,中国已定下和平发展道路,与所有的人成为朋友,包括日本、俄罗斯、印度及其他国家,遵守它现在已是成员的世界贸易组织的游戏规则,它的实力将会越来越强,并在三四十年内将国民生产总值提升至同美国相当的水平。

  对于台海关系,台湾“中央社”曾于2008年报道说,李光耀认为中国大陆不会随随便便摧毁台湾,他们希望台湾经济能够成长,并且利用台湾的成长来使他们自己成长。在其着作《李光耀观天下》中,他指出,经济决定台海关系,逐步的、并且是势不可挡的经济往来把两个社会融合在一起,大陆方面也不会觉得有动武的必要。两岸日渐加深的相互依赖性将令台湾“独立”无望。

李光耀创立“新加坡模式” 有深厚中国情缘

  李光耀早期赴英国留学,1950年回国后担任律师和工会法律顾问。1955年,他在新加坡首届选举中当选为立法议会(后改称国会)议员。

  步入政坛后,李光耀逐步走上事业的巅峰。1959年6月3日,新加坡自治邦成立,而人民行动党也在自治邦政府的首次选举中成为立法议院第一大党,由李光耀出任自治邦政府总理。

  1963年9月,新加坡同马来亚、沙捞越和沙巴组成马来西亚联邦,李光耀继续任新加坡总理。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成立共和国,李光耀担任共和国总理。

  新加坡总理一职,李光耀一干就是几十年。在此期间,新加坡用了不到40年时间,从一个经济与国防均很脆弱的弹丸之地,一跃成为着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其发展轨迹,被总结为新加坡模式。

  1990年11月,李光耀卸任总理一职。2011年5月,年近九旬的李光耀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他不会在新一届内阁中担任职位。

  新加坡《联合早报》评价称,“新加坡今天的一切,几乎可说全是李光耀一手打造的。新加坡是精英治理的典范。”

  祖籍广东有深厚“中国情缘”

  李光耀祖籍中国广东省。虽然自幼接受英语教育,但他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情缘”。李光耀努力学习汉语和闽南话,尤其喜欢背诵四字成语,还爱喝中国茶。

  李光耀与中国领导人私交甚好。他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与中国大陆交往,会晤过多位中国领导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制定方面有重要影响,并支持海峡两岸统一。

  新加坡高速发展的模式,令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感慨颇深。1992年,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中,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应该学习借鉴新加坡的经验。”

  “新加坡模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借鉴的“他山之石”。几十年来,两国互鉴互学,共同发展。因为邓小平与新加坡的渊源,中新两国之间增添了一份特殊的感情。

  2005年5月,李光耀被复旦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并于2008年8月来华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及相关活动。

  心脏肺部均患过病几次“被死亡”

  李光耀近年健康状况一直不佳。2008年曾接受手术并安装心脏起搏器;2011年患上周围神经病变,有步伐不平稳的状况。2013年,李光耀因“疑似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随一段时间的心律不齐症状,入院治疗。

  今年2月5日,91岁的李光耀因感染严重肺疾入院,此后一直在新加坡中央医院接受治疗。随后网络谣传李光耀过世,但均遭否认。

  “李光耀的病情因感染出现恶化,医护人员对他使用了抗生素,并密切监控其病情。”这是3月17日新加坡总理办公室的声明。

  一天之后,网上流传一个冒充新加坡总理公署网站文告的截图,称李光耀已经逝世。新加坡总理公署称未发布任何新信息,已经就这起假文告事件报警。

  同一天,有媒体发布照片称,李光耀的孙子等家属前往新加坡中央医院探望。

李光耀一生会见五代中国领导人

1976年5月12日,首次访华的李光耀与已经83岁的毛泽东会晤。

1988年,李光耀拜会邓小平。

2001年6月8日,正在江蘇考察的國家主席江澤民在蘇州會見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

 

2002年4月26日,李光耀会见到访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

2008年8月7日,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李光耀。

  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李光耀是罕有的能有机会与这五代中国领导人会面的外国领导人。包括在1976年首次访问中国,李光耀在37年间共访华33次。李显龙总理在《李光耀与新中关系》特辑的献词中,形容李光耀为新中“紧密关系的奠基者”。

  新航主席、全国雇主联合会会长李庆言说:“在1970年代中期,李光耀先生审时度势,预见中国巨大的发展潜能,同时深信一个和平发展、与世界接轨的中国必能惠及区域和世界……李先生与中国历届领导友好和真诚交往,使两国建立起广泛的合作关系和深厚的友谊。”

  新中于1990年10月3日建交,中国现已是新加坡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双方去年总贸易额达到1038亿元,两国的合作领域广泛,包括基础设施、城镇规划、房地产开发、环境与水源等。

  宗乡总会会长、中华总商会荣誉会长、通商中国主席蔡天宝受访时说:“李光耀先生把新加坡从一个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一个非常国际化的都市,直到今天依然关心新加坡的未来,我相信新加坡人像我一样对他心怀感激。他非常注重双语双文化,我希望新加坡人也能如此,以进一步促进我们与中国的沟通和了解。”

中国领导人向新加坡发去唁电

  习近平主席就李光耀逝世向新加坡总统陈庆炎致唁电。习近平在唁电中表示,李光耀先生是新加坡共和国的缔造者,也是广受国际社会尊重的战略家和政治家。李光耀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中新关系的奠基人、开拓者、推动者。李光耀先生同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共同确立了中新关系发展方向,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开拓两国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李光耀先生的逝世,是新加坡人民的损失,也是国际社会的损失。

        李克强总理在唁电中表示,李光耀先生和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共同推开了中新友好合作大门,他为中新关系和中国改革开放作出的贡献必将载入史册。李光耀先生是世界公认的战略家和政治家,是新加坡的开国之父和发展之父,也是东盟的创建者之一,他为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唁电中表示,李光耀先生是中新关系的缔造者和奠基人,为中新友好和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全国人大愿同新加坡国会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张高丽副总理在唁电中表示,李光耀先生是中新关系的奠基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为促进中新合作作出了卓越贡献。中方愿与新方一道,继承并发扬中新友好传统,充分发挥中新双边合作机制作用,保持两国合作良好势头,推动中新关系得到更大的发展。

哀悼日和葬礼安排将公布

  新加坡总理公署刚刚发表文告,公布了李光耀去世的消息。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声明中说,他“悲痛地宣布李光耀去世的消息,李光耀在3时18分在新加坡中央医院去世。”

  声明还称,关于公众哀悼日和葬礼的相关安排将不久后公布。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消息,李光耀是在2月5日因感染严重肺炎,被送入新加坡中央医院接受治疗。总理公署3月17日发文告说,李光耀的情况因受感染而恶化。3月18日下午1时20分,总理公署再发出简短文告说,在加护病房接受治疗的李光耀仍然病重,病情已进一步恶化。

  李光耀出生于1923年9月16日,1954年他创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并担任秘书长。1959年新加坡自治,36岁的李光耀出任总理,1990年11月卸任,之后担任内阁资政。他在2011年5月完全退出内阁,担任阁员的时间长达52年,是新加坡历史上最资深的内阁成员。

多国领导人哀悼李光耀

  奥巴马:李光耀是“历史真正的巨人”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悼文中称李光耀是“历史真正的巨人”,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于李光耀的辞世表示深切哀悼。

  美国白宫今早在官方网站上发表奥巴马的声明说,李光耀是目光远大的领导人,自新加坡1965年独立以来就一直领导这个国家,建造出今天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之一,奥巴马形容李光耀为一个“忠诚的公仆、非凡的领导人”。

  奥巴马说:“李光耀对亚洲动态及经济管理的意见及见解,深受世上人尊重。过去和现在的许多世界领导人,都曾就治理方式及发展向他寻求意见。”

  奥巴马提到他在2009年访问新加坡时,与李光耀会谈。他说:“我个人很欣赏他的智慧……他对于我制定美国向亚太区重新平衡的政策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潘基文:李光耀是“亚洲的传奇人物”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文告,对于李光耀的逝世深感悲哀。潘基文也向李光耀的家人,新加坡政府以及新加坡人民表达慰问。

  潘基文形容李光耀是“亚洲的传奇人物,因为他极强的领导能力和治国才能而倍受尊敬。”他指出,李光耀担任新加坡总理的30年期间,协助新加坡从一个发展中国家转变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让新加坡成为一个繁荣的国际商业中枢。

  他说,在新加坡今年庆祝独立50周年之际,新加坡的建国之父将被人们记得为最具启发性的亚洲领袖之一。

  澳大利亚总理:李光耀带领新加坡从独立走向全世界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发表文告指出,李光耀在50年前凭着远见和决心,带领一个处于弱势的新兴国家,从独立走向全世界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他说:“有了他的领导,新加坡如今不仅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之一,它也是经济强国,并且是全球最易经商的国家之一。本区域的发展,李光耀先生功不可没。”

  阿博特也指出,李光耀在担任总理期间,同各任澳洲总理关系紧密,并与他们共同建立新澳两国如今享有的稳固合作关系。

  美国前总统布什:李光耀协助东盟进入新时代,是美国的朋友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则在面簿上表示,他与夫人对于李光耀的逝世感到难过,并向李显龙总理和他的家人致上诚挚的慰问。

  布什说:“现代新加坡之父转变了他的国家,也协助东盟进入新时代。他留下的新加坡对美国的稳定和繁荣具影响力,也是美国的朋友。”

相关链接

重视对华关系与华文教育

  祖籍中国广东省大埔县党溪乡的李光耀重视并致力于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1976年以来,他曾多次访问中国,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中国领导人都曾有会面。李光耀特别重视与中国发展经贸关系,并主导推动了苏州工业园区的建立。

  李光耀与中国领导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与台湾方面的关系也比较密切。在李光耀的参与斡旋下,海峡两岸曾于1993年在新加坡举行着名的“汪辜会谈”。

  李光耀认为,随着中国的强大,推行华语运动显然为新加坡注入了活力,增加了新加坡的经济竞争力。在进入21世纪後,李光耀参加多场和华文教育和华语运动有关的活动,对推动华文教育持积极态度。

李光耀的个人生活

图为年青的李光耀(后排中)与父母及弟妹合照。

  李光耀从小受英文教育,又努力学习华语和方言≥南话,尤其喜欢学习及背诵中国人的四字成语。他喜欢跑步和游泳,爱喝中国茶。

  李光耀1950年结婚。夫人柯玉芝是他在剑桥大学的同学,是一位狻有名望的律师,祖籍中国福建省同安县。他们的婚姻生活历来被外界所称道。他们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李显龙,现任新加坡总理;次子李显扬;女儿李玮玲。柯玉芝女士已於2010年10月去世。

  李显龙对新加坡媒体表示,李光耀既是严父,也是一位好父亲。他最欣赏李光耀为新加坡殚精竭虑,一心一意建设国家,给新加坡人一个安全及繁荣的家园。李显龙说,父亲对他的影响很大,“他造就了我”。

  李光耀对於个人生死的态度豁达。2013年,李光耀在其着作《李光耀观天下》里毫不忌讳地畅谈了他对生命与死亡的看法,表示如果他必须通过吸管进食,并且没有复原或恢复行动能力的可能性,那医生就应该替他去除吸管,让他能迅速离世。

[责任编辑:陈明汉]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