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3

绿妖卸下“县城青年”自卑 接纳自己推新书

2015-04-01
来源:江南时报 

 点击进入下一页

  绿妖,这位女作家在众人眼里是一个典型的文艺青年,她做过主持人,做过编辑,自己写书,还与盲人歌手周云蓬有过一段爱情,但在绿妖的心里,却长期住着一个自卑的“县城青年”。经过长时间的自我否定,绿妖终于放下背负的自卑,接纳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于是有了这本收集了她十年散文的《沉默也会歌唱》。

  绿妖出生于河南的一个县城,初三时在一所军事化管理的中学就读。初三毕业后,绿妖上了电力系统的技校,“那三年我基本上什么也没学到。”

  但同时,那也是绿妖求知欲最强的时候,她经常想,“难道我的人生就要这样白费了吗?”这个时候阅读成为她的救命稻草。技校毕业后,绿妖回到县城成为一名电力工人。她的工作就是清洗值班室里一长列黑色的绝缘皮垫。尤其是如果有领导视察,她就要一遍一遍去清理。“那段时间我总在想,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让领导来的时候看到一块干净的绝缘皮垫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人生不值得一活。如果不是这样,那我的意义是什么?”绿妖回忆。

  彼时,绿妖终于在县城遇到了一个能跟她谈文学的同事。当时在县城年轻异性之间如果显得很亲密,不管聊什么都是不方便的,别人会觉得他们在谈恋爱。绿妖和同事就像地下党一样,她看完一本书,把纸条夹在喜欢的那一页,留在值班室的某一个地方,同事也把他看完的书留在那个地方。

  “你应该去读大学。”该同事的提醒让绿妖意识到自己也许可以脱离每天洗绝缘皮垫的生活。

  此后,绿妖去考了大学,比考上大学对她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她在网上写文章,认识了很多朋友。

  大学毕业后,绿妖来到北京,加入了老六组织的饭局。“我就惴惴不安地以一个外省青年的惶恐去参加,突然发现随意跟谁都可以聊文学、聊哲学,我觉得自己找到了同类。你在长久的闭塞之后,突然到了一个喜欢的世界里,那种幸福感无以言表。”绿妖说。

  来北京四年后,除了找到同类的幸福感,绿妖也面对着生存压力。为此,她也尝试过放弃写作,获取一个主流意义上成功的生活。她拼命去工作,去改变装束和发型。在焦虑中,内心却有另一个更强烈的声音——辞职去写小说。当她克服种种恐惧,放下工作后,却发现也没那么恐怖。“我还是活着,也没有生病,在写小说。很多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就像渔人出海打鱼会看着灯塔一样,如果你真有梦想的话,它应该是你的一个灯塔,你可能中途会迷失,但最终会到达目的地。”

  此前“县城青年”这个身份一直伴随着绿妖,并带给她挫败感。无论在北京,她跟同类之间多么的自在,每年还会回到县城,回到自己的过去。

  “我觉得这个身份给我的是一个持久的内耗,包括持续的自我否定。出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我很烦躁,因为我觉得不够好,一想到它要被那么多人看到,我就很惭愧,很羞耻。那时候内心有一个声音说,这本书真的有那么差吗?我想了半天。我就假设是我的朋友出的这本书,我也会觉得它很差吗?不,我会很喜欢。我就说没有那么差。心里那个声音说,你为什么总是以自己为耻呢?我想了很久,我意识到父亲从小告诉我,‘你什么都不行,看你笨的。’当一个人从小对你说这种话,变成你人格塑造的一部分,长大后你的大脑里会有自动的程序自我否定。我的很多精力花在处理内心的自我否定上。我是最近才明白的,这个过程不是自我定位,而是自我接纳。我接纳了自己,比如说这个书不是大师的书,但是它不差,我就是给一个恰如其分、公平的对待,不要苛责自己。当我接纳自己之后我就觉得好幸福、好轻松,就像身上背了一个十字架很久,突然就放下,原来正常人类是这种感受,真好。”

  终于有一天绿妖也意识到,她的故乡就是文学。再看家乡的父母到超市抢购盐,每次住宾馆都喜欢把牙刷牙膏带回家,“我可以理解他们,因为以前的匮乏让他们害怕。”绿妖介绍,“我后来就有意地带着这个身份去看待这个世界。不然我觉得我们的文化只会变成盯着快速发展的高铁头,但是高铁头后面的一部分才是更大多数,沉默的大多数。”

  “有些事情是你的经历,你接受就是了,你不需要为此感到自卑或者抱歉。我是用十几年的时间想清楚这一点,卸下我背负了很多年的自卑感。”

[责任编辑:淇心]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