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李敖接受導報駐台記者獨家專訪稱:
“蔡英文是投機分子,柯文哲患亞斯伯格症”
4月25日,著名作家、史學家、時事評論家李敖將迎來80歲大壽。
4月4日,導報駐台記者來到臺北市敦化南路他的家裡,拜訪了李敖大師,並把《海峽導報》此前多次專訪他和他兒子李戡的報紙,送給他作為生日禮物。
李敖大師說,感謝《海峽導報》長期對他的關注和報導。他也在一個多小時的受訪中,與導報記者暢聊近期熱點時事與話題。
“臺灣在美國面前什麼尊嚴都沒有了”
導報記者(以下簡稱“記”):您最近發表的一條微博,從顧炎武和于右任的詩談到當今中國的發展,您說“當外國不敢打中國,當中國不再有餓殍,這就是太平時了”。而10年前您在北京演講時也說過,“現在的中國是漢唐以來所未有的盛世”。有粉絲問,那麼挑剔和苛刻的李大師,為什麼不吝對祖國的讚美?
李敖(以下簡稱“李”):很多人看問題習慣兩極化,“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這不是客觀的方法,而我看問題習慣用事實說話。有人說文革怎麼樣,但你有沒有發現,從1948年到1978年,中國人平均壽命增加了30歲,這是共產黨的功勞。共產黨有缺點,但我們要講公道話,不能“天下之惡皆歸焉”。說話講論據,這是我的一個特色。
記:您怎麼看目前被世界熱議的“一帶一路”及亞投行問題?又如何評論臺灣的態度?
李:中國大陸是“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以前美國人是怎麼在世界銀行打壓我們的?!包括“馬歇爾計畫”,都是美國人拿歐洲人的錢在玩,這點連英國人都看出來了,現在英國人也不跟美國玩了。我是當過亡國奴的人,親眼看見日本人騎著馬在面前走過,所以我要說,中國現在能富國強兵,這是共產黨的功勞。
所謂臺灣問題,其實就是美國問題,臺灣是在征得美國同意後才申請加入亞投行的。臺灣政客口口聲聲說在大陸面前失去尊嚴,可他們為何要征得美國同意,說明他們在美國面前根本什麼尊嚴都沒有了。這就是臺灣政客。
“蔡英文是投機分子,柯文哲患亞斯伯格症”
記:8年前您接受我專訪時說,別看馬英九人氣旺,但他“折舊”會很快。8年過去了,從歷史學家的角度,您怎麼評論馬英九這8年執政?
李:我不是歷史學家,而是個先知者。馬英九是個溫溫吞吞的人,好壞善惡在他身上不那麼明顯,但他能力有問題,現在不都證明了嗎?
記:蔡英文篤定將成為民進黨2016年“總統”候選人,您對她又怎樣評價?
李:蔡英文只是個投機分子。陳水扁等人是民進黨第一代投機分子,蔡英文投了第一代投機分子的機,才有今天的地位。長江後浪推前浪,民進黨第一代投機分子死在沙灘上,現在只剩下高雄市長陳菊一個,但她也淪為官僚了。
記:您覺得2016年蔡英文能當選嗎?會不會出現其他變數?
李:變數只有一個,即“柯P模式”再次發酵。柯文哲為何能當選臺北市長?就是大家都很絕望的時候,他這個亞斯伯格症患者(一種泛自閉症障礙)打開了一個缺口,民眾在國、民兩黨之外還有第三個選擇。
記:那您怎麼評價柯文哲?
李:柯文哲根本不是個政治人物,講話都語無倫次,行事也瘋瘋癲癲,但選民一看到他的敵人,就會立馬喜歡他。
“新媒體是暴露狂,無法製造出貝多芬”
記:說到柯文哲當選,不得不提到包括臉書、LINE、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環境下的文化現象,每個人都可以是資訊源、傳播者和評論者,您微博粉絲也1000多萬了。怎麼看這種現象?
李:一個小人物有個發洩的地方,當然也不錯啦。可這不是什麼文化現象,根本是一種暴露狂,自己吃個什麼菜呀、搞個新髮型呀,都可以放上去,這是另類的心理變態(哈哈笑)。這種環境下,大家變得很粗淺,很沒出息。傳播工具是有了,但傳播的內容是什麼?你可以傳得無遠弗屆,可以很好地推廣貝多芬,可不能製造出貝多芬。
記:您80歲了,但發微博堅持得特別好。
李:是的,我每天堅持寫一條,而且都寫滿140個字,寫得很好。但小S寫的都是“今天改變了髮型,老娘就喜歡這個髮型”之類的,這是些什麼呀,竟然粉絲比我還多。
不過,我覺得自己老了,體力不行了,口才也變笨拙了。4月25日就是我80歲生日,我正在出兩本書來慶祝自己生日。一本是《李敖風流自傳》,這本書主體是自傳,但很大一部份寫我跟情婦們那些糾纏不清的關係(哈哈)。另外一本是把這些年所寫的微博內容集結起來,因為微博粉絲已過千萬,所以取名叫《雖千萬人,李敖往矣》。
記者手記
大師不耍大牌
神往已久,終於如願。4月4日下午,在臺北敦化南路李敖家中,我終於單獨拜訪到大師本尊。
記得初中時就開始迷李敖,因為他的文章、他的書,從《傳統下的獨白》到《獨白下的傳統》,從《李敖快意恩仇錄》到後來的《北京法源寺》、《上山上山愛》以及《陽痿美國》等。喜歡他的嬉笑怒駡和快意恩仇,欣賞他的文字運用和語文功底,也佩服他的掉書袋和嚴謹考據。
與大師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是在2005年9月,70歲的李敖暌違56年後重回故土,我被特派到京滬採訪他的“神州文化之旅”。在北京故宮,我突破保鏢防線近身向他提問,大師有關“臺北故宮是假的,北京故宮是真的,兩岸故宮應統一起來”的回答,成為了媒體報導焦點。後來多次電話專訪,大師很是照顧,說好只給15分鐘,最後忘情聊了1個多小時;沒預約冒昧打擾,他也不以為意,每次都嘻嘻哈哈,快意暢聊。
今年4月25日是大師的80歲生日。知道他愛收藏資料,特意收齊《海峽導報》以往對他和他兒子專訪的報紙,打算送他作為生日禮物。作為粉絲,也希望借機能拜訪偶像。到臺北後多次打他電話,沒人接;找到他家樓下,門衛阻擋說,“大師交待,沒預約不准放行。”托他一位好友聯繫,也找不到人。
就在不再抱希望,嘗試打他兒子曾留下的電話時,接電話的竟然是大師本人。大師起初婉拒採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怠慢或冷落你,我這段時間正在出書,真的很忙”。可當聽到我說“再過10天就要回廈門了,下次不知何時才能再來臺灣”時,大師卻答應了。
大師擔心我敲錯門,臨時在自家大門外貼個紙條,上面寫著大大的“李”字。一見面,他開口就說“謝謝你這麼長時間關注我”;腿腳已不靈便的他,還彎腰從冰箱裡拿水給我。而敘聊也從30分鐘延長到了1個小時。採訪結束時,他爽快答應合影留念,還擺POSE配合。
就是這麼體貼和善解人意,李敖雖是大師,但一點也不耍大牌。
導報駐台記者吳生林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