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獅於大王爺前叩謝神恩,保佑平安。 記者 周駿攝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周駿報道:隨著香港新市鎮發展,昔日大埔元洲小漁村在地圖上消失,然而,唯一保留在村址上的大王爺廟見證漁村變遷,亦凝聚漁村傳統文化和鄉情,散居於大埔的父老鄉親在酬謝神恩之時,募款400萬餘元重修大王爺廟並興建元洲仔會所。3月26日舉行揭幕典禮,村民後代再聚一堂,麒麟醒獅齊舞叩神恩,百圍盆菜酬賓謝村民。
大埔元洲仔島位於露吐港之濱,島上的元洲仔大王爺廟始建於200多年前,初期僅豎碑敬文,後由蘇、徐、李、鍾、石等五姓集資興建神廟,並塑造大王爺金身奉祀,1950年後,每年大王爺寶誕期間都會公演酬神戲,神民共樂。現年78歲的大埔元州仔大王爺管委會主席蘇志強表示,從小在漁村長大,跟隨父輩打漁30年,大王爺廟酬神戲伴隨漁民生活從未間斷過,即使在80年代,大埔發展新市鎮、政府收回棚屋,村民遷居大埔區各地,卻因大王爺廟在原村址保留,故酬神戲、寶誕期間散居各屋村村民及後代凝聚在一起,共沐神恩。
募捐400萬建會所重修廟宇
蘇志強續稱,大王爺廟是開放式廟,過去13年曾被盜神器和香客善款多達5次,而廟務、族務會議議會需假酒樓和大埔鄉事委員會進行,故漁民希望擁有1間自己的會所,2011年政府規劃於大王爺廟旁之地建會所,父老鄉親募款400餘萬元,於2013年中在佔地700方呎之地上,建成樓高兩層連天臺的會所,另外,又在同年年底重修大王爺廟,為大王爺重塑金身、添置神器,更從福建恭迎天后聖座像,於上月26日舉行揭幕典禮。
廟前設百圍盆菜酬謝村民
揭幕典禮前,麒麟醒獅齊舞叩神恩成為當天的重頭戲。上午9時至11時前,代表各村的風火堂、安清堂及集和約麒麟等7個麒麟醒獅隊,齊齊於大王爺前叩謝神恩,保佑平安,同時,各隊麒麟醒獅隊一比高低,時而鬥得難分難解,時而交頭接耳「言和」,寓意村民和睦友好,11時正,來自大埔區的民政、地政專員、區議會、立法會議員嘉賓與鄉紳一起齊齊叩拜大王爺,之後,為會所(蘇徐李鍾石大埔元洲仔漁民村公所)揭幕, 廟前百圍盆菜酬賓謝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