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富士康CEO郭台銘秘密來到鄭州,參觀了開瑞鄭州基地並試駕了開瑞K50。郭台銘醉翁之意不在酒,參觀開瑞只是為了拉近與合作方的關系。
據知情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在參觀開瑞鄭州基地前,郭台銘已經與凱翼汽車簽定了車聯網合作協議,共同開發智能互聯汽車,富士康正在選擇合適的節點發布這個消息。
凱翼汽車是奇瑞集團旗下專門為打造智能互聯汽車而生的企業,同時負責開瑞汽車。在汽車行業中,仍屬於“非主流”企業的富士康,與孤獨的作戰者凱翼聯手,兩者是否能產生“1+1>2”的效果?
凱翼看中富士康屏幕技術
不需要鑰匙,只要把手掌按在車窗上,汽車就能認識你,為你打開車門和車載智能系統;高清虛擬儀表盤、虛擬遊戲——這就是凱翼汽車正在打造的智能互聯汽車。
為了吸引20歲~32歲的年輕消費者,凱翼版的智能互聯汽車意圖在車內屏上下功夫,而這正是富士康的優勢。“富士康為蘋果代工,他們的屏幕技術領先。”凱翼內部人士透露,這也是凱翼選擇與富士康合作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代工巨頭富士康擁有規模優勢,這一點對雙方的合作至關重要。據記者了解,凱翼打造的智能汽車是A0級市場滿足年輕人需求的產品,而這部分消費群體,對價格敏感度較高,如果能合理控制好成本,將大大增強成功概率。
根據凱翼汽車總經理鄭兆瑞規劃,該企業的目標產銷為30萬輛。不過,智能汽車無論是對於汽車的基礎機械性能還是智能化功能,都有較高技術要求,由於分屬於兩個不同的技術領域,因此,無論是傳統汽車企業還是互聯網企業,都很難單獨開發智能汽車系統,凱翼必須尋找到合作方。
早在去年7月,鄭兆瑞曾在他的微博上寫道:“凱翼汽車想引入一家互聯網科技企業做戰略性投資,共同打造下一代汽車,有意者可詳談。”之後小米、百度、博泰等業內知名度較高的互聯網車企都曾與凱翼洽談過。“除了富士康,凱翼與其他互聯網企業的合作談判仍在進行中。”知情人士透露,凱翼與富士康更多是硬件上的合作,而智能汽車還需要軟件供應商。
成本優勢能否開拓年輕市場?
凱翼汽車在尋找合作方,富士康也在尋求轉型,希望與汽車企業合作。
去年12月21日,富士康入股香港上市的汽車經銷商集團——和諧汽車,入股僅10天後,和諧汽車在2014年最後一天宣布買下第一個造車殼資源——浙江綠野汽車有限公司。
雖然已經與和諧汽車和綠野汽車達成合作協議,但富士康仍希望在傳統汽車領域找到合作對象。據公開資料顯示,和諧汽車本身只是經銷商,並不具備造車能力,而綠野汽車的股東是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同捷”),作為同捷多個擴張項目之一,綠野汽車由同濟同捷提供技術來源,同濟同捷創始人雷雨晨曾計劃在綠野打造超級平台汽車,不過,之後同濟同捷因為虧損導致一系列問題,超級平台也被擱淺。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綠野汽車所擁有的技術和資格,僅為低速電動車。雖然同捷知情人士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他們正在申請牌照,不會僅在低速電動車領域發展,但電動車牌照申請並非易事。
對富士康來說,它可以去購買傳統汽車的平台和技術,以便與主流車企競爭。但國內車市早已一片紅海,後來者很難獲得立足之地。
要么從產品上實現突破,要么從運營模式上進行創新。凱翼汽車雖小,相對於寶馬、奔馳等具有深厚技術積累的國際一流汽車品牌,它在智能汽車系統的開發上並不具備優勢,但在智能汽車的研發上,目前所有的汽車企業都還處於起跑階段,遠未達到形成技術壁壘階段。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比拼的是對消費者需求的掌握能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所有的企業都會有機會。
凱翼的想法是,產品要新,要符合年輕人的消費潮流,滿足年輕人的各種愛好,但價格也要讓他們能承擔得起。多年代工積累,讓富士康在成本上具備優勢,這為凱翼下一步開拓智能汽車的年輕人市場,創造了前提條件。
不過,智能汽車能否成功仍是未知數,所以富士康在智能汽車上也是“多條腿”走路。除了凱翼,3月23日,富士康還與騰訊及和諧汽車共同簽訂關於“互聯網+智能電動車”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試圖在此領域開展創新合作。
凱翼打造智能汽車仍需要幾年時間,作為一家新企業,它首先考慮的問題是如何養活自己。“前期我們需要一些產品來培育網絡,同時積累基盤用戶,為以後推出智能汽車做准備。”凱翼內部人士稱。這意味著,富士康與凱翼的合作計劃才剛剛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