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66

宋哲:我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

2017-01-13
来源:香港商報

  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 宋哲

  香港對中國內地經濟異常關注,這不僅是因為香港經濟的發展繁榮與內地經濟的發展繁榮息息相關,而且也是因為作為亞太地區重要的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香港匯集了世界各地的觀察家,他們把香港作為觀察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前哨。近年來,伴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唱衰中國經濟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並且影響到香港同胞對祖國的認知。我對此深有感觸,也曾努力利用各種場合做些解惑釋疑的回應。下面,我想再次結合個人思考,從一個「觀察家」的視角,談談我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從何而來。

  一、信心來自於不斷企穩的經濟基本面

  與世界絕大多數經濟體一樣,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增速出現了趨勢性回調,從2010年的10.4%回落到2015年的6.9%。盡管回落幅度較大,但中國經濟沒有像一些國家那樣出現「斷崖式」下跌,而是在不斷探底回穩。剛剛過去的2016年,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經濟運行不僅總體平穩,而且穩中有進。

  2016年中國經濟的一個突出特徵就是「穩」。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經濟增速非常平穩。各季度經濟增長的穩定性明顯增強,前三季度增長6.7%,預計全年也在6.7%左右,符合年初確定的預期目標,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繼續保持較高增速。二是金融市場運行基本平穩。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較快增長,利率水準低位穩定運行,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全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運行基本穩定,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勢頭得到初步遏制,經濟金融風險得到控制。

  在經濟形勢總體穩定的同時,一些方面繼續取得積極進展。一是經濟增長品質明顯提高。前11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增幅9.4%,預計全年工業企業效益不僅走出2015年負增長的陰影,而且將明顯好於2014年,回歸到正常年份的盈利水準。二是經濟結構繼續優化、新舊動力轉換正在加快。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52.8%,比上年同期提高1.6個百分點,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5%,比上年同期提高3.4個百分點。在外需不振的情況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71%。前11個月,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保持10%以上的增速,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等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三是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前11個月,城鎮新增就業124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4.9%,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低於5%,居民消費物價總水準控制在2%左右。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6.3%,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隨著精準扶貧戰略全面實施,全年減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這個數字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總數。

  二、信心來自於針對問題采取正確的政策框架

  中央政府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從不諱言、從不回避,而是積極應對。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科學分析經濟運行中的矛盾和問題的基礎上指出,問題的根源是「三大失衡」,即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實體經濟失衡、房地產和實體經濟失衡。會議認為,必須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想辦法,去除沒有需求的無效供給、創造適應新需求的有效供給,打通供求管道,努力實現供求關系新的動態均衡。為此,2017年被確定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強調在繼續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的同時,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和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管理學上有個吉德林法則,是由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管理顧問查爾斯·吉德林提出的,認為把難題清清楚楚地寫出來,就已經解決了一半。科學巨匠愛因斯坦也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從這個角度看,中央政府不僅勇於正視中國經濟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而且從實際出發,提出引領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套政策框架,對指導經濟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確立了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經濟政策框架。一是作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把認識、把握、引領新常態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經濟工作的大邏輯。二是形成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政策體系,引導經濟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三是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強調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問題導向、底線思維,堅持功成不必在我,發揚釘釘子精神,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黨中央、國務院對經濟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決斷,經受了實踐檢驗,正在取得積極成效,也堅定了全國人民的信心。

  三、信心來自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先進性

  國家間的競爭,最終還是制度競爭。改革開放近40年來,中國經濟之所以保持較快發展,就是因為有比較先進的制度作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我個人理解,在經濟領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先進性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有一個堅強的領導

  核心。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徵。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共產黨勇於與黨內腐敗作堅決斗爭,敢於「刀刃向內」進行自身改革,贏得全國人民的支持和擁護。同時,也充分調動了全社會各方面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形成推動科學發展的合力,中國各項事業能夠持續地向前推進,可謂「上下同慾者勝」。反觀西方國家的政黨體制,為了達到執政目的,往往是不擇手段。執政後,「新官不買舊帳」,多是另起爐灶。而為了贏得民眾支持,大搞福利主義和民粹主義,不敢大刀闊斧地改革,致使社會結構嚴重極化、積弊過深。

  第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出發點。習近平總書記在最近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14次會議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他還強調,保持經濟增長速度、推動經濟發展,根本還是要不斷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中央從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出發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認可。

  第三,遵循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這一人類社會發展基本規律,做生產力發展的促進派。當今世界極少有像中國這樣堅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在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中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為了促進生產力發展,中國積極推進改革開放,堅決破除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中國提出深化改革,就是要進一步完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體制機制,使價格機制真正引導資源配置,從而增強微觀主體內生動力,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潛在增長水準。

  第四,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具有強大的自我完善能力。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從中國的現實國情出發,認真總結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充分汲取國內外制度創新的積極成果,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不斷進行制度創新,逐步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現在看,這一制度是適合中國國情、與時俱進並富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不僅如此,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四、信心來自於對世界經濟發展作出的貢獻

  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還表現在對世界經濟發展的貢獻上,這是回應中國經濟「崩潰論」的最大底氣。首先,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明顯上升。據測算,2009-2011年間,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50%以上。2012年以來,雖然中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在30%以上。剛剛過去的2016年,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金融動蕩加劇的大環境下,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發揮了「定海神針」的作用。據IMF估算,2016年中國對世界經濟貢獻了近40%的增長率,約為1.2個百分點。相比之下,美國、歐洲和日本分別只貢獻了0.3、0.2和0.1個百分點。這就是說,如果中國不再增長,全球增長率只有1.9%,世界經濟就會陷入蕭條。

  其次,中國正在成為全球重要的商品和服務市場。在世界經濟低迷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情況下,開放的市場成為各國經濟增長的重要資源。中國有近3億中等收入人口,與第一大消費國美國的人口數量差不多,預計10年之內這一數字還會翻番。龐大的、不斷增長的中等收入人口正在為世界經濟帶來巨大的需求。以汽車市場為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也是德國最大的外銷市場,德國汽車產量的1/3在中國銷售。近年來中國興起的海外旅遊熱,也大大增加了旅遊目的國的服務順差。

  值得一提的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多數國家把經濟增長的基點放在超寬松貨幣政策的刺激上,持續多年的政策擴張,不僅沒有使世界經濟復蘇,反而還為未來發展埋下了隱患。有鑒於此,在去年9月G20杭州峰會上,中國提出的全球經濟治理方案,突出強調創新、結構性改革、包容發展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方向,國際社會給予高度評價。中國對世界經濟發展的貢獻,還表現在對經濟全球化制度的維護上。在「逆全球化」思潮明顯上揚的背景下,中國繼續高舉合作共贏的旗幟,繼續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各國開辟了公平、開放、共用的新合作平臺,也為全球經濟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在《桂源舖》一詩中寫道,「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我覺得用這首詩來比喻中國經濟和觀察中國經濟的角度,倒是比較貼切。中國經濟就像這日夜奔流不息的溪水一樣,盡管在山里看,有各種困難阻攔,容易發出各種唱空中國的聲音,但只要到山腳盡處看看,堂堂的溪水已經出村而去。

  (轉自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網站)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