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北京 > 本地新闻

本市首个自住房项目摇号 供求比1:68

2014-06-24
来源:北京日报

  眼前的大屏幕正在不断滚动着一组组人名和数据,坐在第二排4号位置上的自住房申购家庭代表边淑敏阿姨正努力想看清楚是否闪出了自己的名字……6月23日下午2时30分,本市启动首批自住房摇号,现场只用18分12秒就产生了3764户中签家庭,其中一半将成为本市首批享受自住房的家庭。自此,通过自住型商品房满足本市“夹心层”住房需求的大幕正式拉开,预计到2014年年底,市场上将供应共计7万套自住房。

  摇号过程全程公证 家庭代表上台摇号

  北京方正公证处的公证员王涛入行已经10年,早几年双色球和体育彩票直播时,摄像镜头经常扫过他那稍显稚嫩的脸。但在6月23日的自住房摇号现场,他已经成为一个挑大梁的公证能手。

  为了避免“猫腻”或者现场出现人为操作数据的状况,这次摇号的电脑、选出现场代表的数字球都由公证处提供。摇号开始后,工作人员端上了一个完全透明的玻璃缸,从王涛手中接过了装有12个红球的密封箱,编号1到12的12个球表示到了现场的12位家庭代表。搅拌几下,工作人员抽出了第一位家庭代表,顿了十几秒之后,他又抽出第二位家庭代表——自住房申请人王滔。

  一直租房住的王滔,自然希望自己能成为最终购买自住房的幸运者之一,但也知道汇星苑的房子在优先家庭中的供求比为1:68。“不敢抱太大希望,来看看也好。”他说。

  随后,工作人员从王涛手中领取了贴好封条的数据库光盘。读取光盘后的系统显示,开发企业为北京金隅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名称为金隅汇星苑,可售房屋套数为1882套,确认申购家庭为172563户,初步审核通过为165514户,其中优先家庭127638户。

  优先家庭为本市户籍无房家庭(含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其中单身人士须年满25周岁;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轮候家庭。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家庭,以及驻京部队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家庭视同于本市户籍家庭。

  在摇号中签的3764户家庭中,第1号至第1882号为正选组选房家庭,第1883号至第3764号为备选组选房家庭。正选组家庭完成选房后房源如有剩余,则备选组家庭可按照摇号顺序选择剩余房源,具体选房时间等待另行通知。

  王滔和另外5位现场代表,依次上台拍出了3、3、8、6、0、2这6个数字,这数字将组成一个6位种子数,带入抽取并排序得出中签结果的“线性同余”公式,并得出最终结果。

  “现场最重要的是随机产生种子数。只要种子数确定了,在固定的样本库中抽取固定的数量,其结果势必是一样的。”国家标准委员会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标委会技术委员会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杜子芳说。

  现场监督员履职 教授盯住摇号系统

  种子号产生之后,工作人员点击软件上的按键,电脑开始摇出购房顺序,数十秒后,大屏幕上出现了摇号结果。

  在边阿姨同一排的另外一侧,监督席位上还有位头发盘得一丝不乱的女士正反复比较着大屏幕和摇号系统,一边履行着自己的监督职责,一边也想找到结果名单中是否有熟悉的名字。

  她是这次摇号的现场监督员王玉梅,王女士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和市人大代表。“我的学生中就有些人申报了自住房,也会担心摇号是不是完全公平、公正和公开。”王玉梅说。王玉梅还离席查看了摇号使用的电脑,普通的联想笔记本,很多人都在使用的Win7程序,工作人员直接从移动硬盘导入程序运行,再直接将结果刻盘封存,整个流程一气呵成。

  在人大代表中,王玉梅的“较真儿”是出了名的。很多市人大代表都知道,王玉梅曾经在一次执法检查中当场拨打了宣传画册中已经不提供服务的热线电话,直接戳中了被检查对象的“痛点”。但在这次摇号过程中,王玉梅没找到“毛茬儿”。

  “自住房解决的是‘夹心层’问题,他们买不起商品房又不能享受住房保障待遇,北京市既然下决心要满足他们的住房需求,就要做得公平、公正、公开。”她说。

  发布方式曾“纠结” 摇号结果当场上网

  15时整,摇号系统保存了一份不能随意修改的PDF文件、工作人员刻盘之后,主持人公布摇号已经完成,记者们蜂拥而上,将开发商团团围住询问下一步选房流程时,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两位年轻人打开电脑,开始将光盘上的PDF文件回传到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后台,准备上网。

  “本来曾经计划将公证处公证刻录的光盘带回市住建委再发布,但是考虑到很多市民会等得着急,上午才临时决定现场上传。”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相关负责人说。

  第一次摇号的整个流程其实已经彩排多次,但只有在6月23日上午,现场悄悄装起了一条单独的网线,为最快让市民知道结果做准备。

  早在几天之前,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相关负责人注意到网上的一篇帖子,一位网友希望能够当场看到摇号结果,以防在摇号结束、结果上网过程中再出现什么问题。在倒数第三次碰头会上,这位负责人将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回到建委再读盘上传确实更保险,但怎么能让这个过程变得更透明?”

  自住房设计的出发点,就是让无力购买商品房的老百姓能够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条件下,购买到相对合适的产权型住房。由于其中存在30%的价格差异,担心出现“黑幕”也是参与摇号人群的心理之一。

  “当场传吧,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能快尽量快。”主要负责人拍了板,现场为此多出现了一组工作人员。在媒体将主席台围得水泄不通之时,他们将摇号结果加密,通过专线传回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后台,15时24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官方网站http://www.bjjs.gov.cn/和北京金隅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官方网站http://www.bj-gem.com.cn/均公布了摇号结果。

  “未来还有很多项目在远郊区县,这次尝试成功后,我们将会继续做试验,争取让老百姓更早看到摇号结果。”相关负责人说。

  中签第一人:很幸运但要赶紧凑首付

  “阿星,你赶紧买彩票去!”接近15时,同事一嗓子,让正在埋头办公的王阿星有些摸不着头脑:“怎么了?”

  “你中签了!第一个选自住房!”同事站起来,拍着他的肩膀说。

  王阿星这个名字,从6月23日下午开始在网上传开,各路人马纷纷开始打听这位幸运者到底是谁。北京日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说实话,我都忘了当时怎么进行现场确认的。”这个30岁的大男孩儿有点腼腆,家里找房子、报名自住房的事儿主要是媳妇在操持,他说自己“说不上话”。

  2013年冬天,王阿星在媳妇的一步步“指导”下,报名申请了恒大御景湾项目。为了现场确认,他还提前请了一会儿假。随后申报其他项目时,媳妇全面接盘,他糊里糊涂地就当上了“状元”。

  得知王阿星摇中自住房马上要选户型,有些同事似乎比他还兴奋,这让他觉得有点怪怪的。“我也是喜忧参半的,要选房就要开始忙着凑首付,这每平方米2.2万元的价格,还不是很便宜啊。”他说。

  但一个固定的家,对这个大男孩来说已经是必需品。自从研究生毕业在北京落户之后,他和妻子已经搬过三四次家,首先是在打隔断的群租房里组成了小家庭,住得稍微宽敞点儿了又迎来了一个宝宝,随后老人也一起住,如果买到自己的房子,全家就能踏踏实实奔小康了。

  “不管怎样,感觉很幸运,肯定是好事儿。”他说。

  7万套自住房上市意味着什么?

  7万套自住房上市将为本市保障房轮候家庭和“夹心层”带来什么?

  一些人在这个城市拼搏,却难以凭一己之力在这里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安稳的“窝”。于是政府决定让利,通过降低土地财政收益,来承担自住房价格内30%的成本。通过这样的自住型商品房模式,让一些已经有所积累的人买得起房。

  从2013年开始,7万套自住房要上市的消息,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商品房交易价格,刚需购房人看到了改善生活质量的希望,而投资客可能将再次被挤出房地产市场。

  7万套自住房,为一个个家庭和他们的家庭成员带来了希望。

  他们也许曾经在保障房序列中轮候,但在收入增加后,却不在保障范围之列,他们却发现自己攀不上曾经高企的房价;

  他们也许刚在北京扎根,未来有着大好的前途,却一次次在不同的出租房中颠沛流离;

  他们也许马上要结婚,想给爱人归属感;

  他们也许有了自己的孩子,想给孩子稳定的学区。

  大批量自住房上市将帮助他们早日实现自己在北京的安居梦。

[责任编辑:香港商报实习生3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