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商报专稿

南沙乡土画家卢万华作品入选全国美展

2014-10-21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报讯]记者李苑立、通讯员南宣、雯珺报道:10月12日至18日,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第三届造型艺术新人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南沙榄核镇青年画家卢万华的《返乡系列·赶》入选,卢万华从2012年起创作的、关注珠三角打工群体“骑摩托车”返乡过年的系列画作,这两年来受到了极广泛的关注,屡获嘉奖。

  仅今年以来,卢万华的《返乡系列·暖流》入选每五年举办一次的全国最高规格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协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返乡系列?归》获第八届民族百花奖——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而他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画家,在中国画艺术上,也有他的坚守和创新。

  三年跟守摩托队返乡

  卢万华1975年出生于榄核镇湴湄村,如今,他已经是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仅作品“乡情系列、渔家系列、古榕系列”入选近年的广东省各大专业展览并获得金奖、铜奖、优秀奖等奖项便达到了12次,而他进三年来集中创作的《返乡系列》更是屡获嘉奖和赞誉。

  近日,卢万华向记者讲述起和“返乡系列”结缘的故事。2012年春节前,他看到电视报道说,珠三角繁忙的春运大潮中有一支特别的“摩托车大军”,他们成群结伴的骑上摩托、载上年货、奔赴国道,赶回广西、贵州甚至是四川老家过年。画面上庞大整齐的摩托车队在国道上行进,这一幕让卢万华深深受到了震撼。抓起相机背起行囊,卢万华驱车来到了粤桂交界的地方,抓拍了一些照片,也和一些车主聊天,《返乡系列》的创作就这样开始萌芽。

  三年的“厚积”终于迎来“薄发”,“返乡系列”采用中国画工笔淡彩的手法表现出了复杂的人物动态、宏大的场面并用柔和的暖色来表达,营造出一种农民工春节返回家乡、亲人团圆的温情,无不透着卢万华浓浓的人文关怀。卢万华说,他后来了解到在榄核打工的人中就有骑摩托车返乡的工人,便请他们来欣赏自己的作品,卢万华说他永远记得他们激动地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就是这样的!谢谢你的记录!”时的场景,那是他得到的最高的赞赏。

  坚守本土风情十余载

  记者了解到,卢万华1997年遇到恩师罗家成,才正式开始自己的绘画生涯。同为榄核人的罗家成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关注本土风情。卢万华依然记得恩师说:“我们不是名家大师,周围也没有名山大川,我们要画身边的乡土人文风情,走不一样的路,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

  卢万华一头扎进自己的故乡南沙一带的乡村,将那清新的乡土气息融入水乡画创作中。十年磨一剑,2003年,卢万华第一次参加广东省美术书法摄影展,中国画作品《乡情系列——茶寮》斩获金奖。这无疑是对他在绘画方面的一个巨大的肯定和鼓励,直接影响了他以后的创作。

  为表现山乡、水乡纯朴的风土人情和秀美景色,卢万华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南沙的每一寸土地,他逐步探索出以水乡风貌为主的国画表现形式,芭蕉、甘蔗、红棉、古榕树等极具岭南水乡风情的“符号”都是他早期作品中的重要特色。

  技法传统立意创新

  卢万华的《返乡系列》陆续创作完成时,不少评委、画家都表示,关注农民工骑摩托返乡题材的画作还是第一次见到。卢万华笑着说:“我用的技法还是传统的工笔画技法,只是立意上比较新颖”。

  他认为,作为一名中国画画家,传统不能丢,但画家要有对社会的敏感度,让作品成为表现社会的一个角度,去传递出正能量,他不但从绘画的技法和立意上继续探索真实的“城市山水画”,还身体力行用画笔关注和帮助着社会弱势群体,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卢万华都创作大型作品通过拍卖向灾区捐款,他的许多画作都通过慈善拍卖捐往安徽甚至新疆等地。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