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地市简讯

黔沿河土家“歌王”爭霸揭曉

2015-10-20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 記者 黃慶松 羅禹 通訊員 文波 報道: 10月19日,以“熱愛沿河” “唱響沿河” “建設沿河”為主題的“中國沿河首屆原生態土家山歌‘歌王’爭霸賽”在沿河民族文化廣場圓滿落幕。

  據了解,土家山歌是土家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在特定的山地自然環境中形成并傳唱的,以傳遞土家族歷史記憶、社會發展、軍事戰爭、宗教信仰、民族情感、民風習俗、生產生活等信息為內容的歌曲總稱。沿河土家山歌曲調優美動聽,旋律質樸無華,情感真摯熱烈,內容豐富,取材多樣,構思精巧,語言清新,幾乎覆蓋了當地生產、生活的所有內容。生活氣息濃郁,民族色彩獨特。按題材和勞作的方式分類,土家山歌有號子、砍柴歌、翻山歌、打漁歌、田歌等,被統稱為勞動歌。歌者主要是為了消除孤獨、疲勞與傳遞情感,內容多為鼓勁、協調、調侃、逗趣,表現和傳達勞動的愉悅與節奏,傳遞美好的愛情。按唱腔分類,有高腔、平腔和低腔山歌。按歌唱形式分,主要有獨唱、對唱、組合唱、一領眾合唱等。

  在比賽現場,參賽歌手們或唱豐收,或唱行船,或唱愛情,用最樸實的“好聲音”將土家民族山歌唱響在沿河烏江河畔。

  來自和平街道的參賽者劉鐘秋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喜歡唱山歌,從七歲就唱起,唱了60年了,趁現在身體還硬朗,多出去唱唱,讓更多年輕人學起來。

  據土家歌手黃旭向記者介紹說,民間的土家族山歌特色性強,此次比賽中,老年組有亮點,少年組特別出彩,但參賽者在比賽中曲調唱法不夠活潑,接下來我們會將更多的通俗唱法和流行元素融入到土家民歌中,讓它變得更大眾化,更容易被不同民族的人們所接受和喜愛。

  “土家山歌在商周時期就已發端,題材涉及生產、生活各個領域。長期以來,土家山歌分支繁多,散落在大山深處的各個村落里,以曲調優美、高亢豪放、情感真摯、詼諧幽默的特色成為土家人匯聚力量的號角和釋放重壓的手段。類似于土家族山歌賽這樣的活動無形中對人們進行了一場民族文化的‘洗禮’,增加了人們對民族文化的保護意識,有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更好的傳承。通過舉辦此次爭霸賽,將進一步推動全縣文化的繁榮發展,激發廣大干部群眾唱土家山歌的激情,為建設美麗鄉村,助推城鎮文化建設貢獻力量,同時借助活動實施,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挖掘培養本土音樂人才,進一步提高“中國土家山歌之鄉”的知名度、美譽度。”沿河縣縣長何支剛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據悉,此次土家“歌王”爭霸賽按年齡設置老、中、青、少4個組別,年齡最大的76歲,最小的9歲,全縣以鄉、鎮、街道辦事處為單位,設22個賽區舉行初選賽,推選74名優秀選手參加復賽。通過復賽、半決賽、決賽3個環節,決出老、中、青、少“歌王”各1名、優勝獎8名。新景、思渠、官舟、土地坳等鄉鎮選送的《情歌》《造房調》《太陽爬上青石巖》《蛟龍戲水》獲得優秀作品獎。“歌王”得主及獲獎名單將在10月20日晚7:30沿河民族文化廣場“中央民族歌舞團‘走基層?送歡樂’文藝晚會”上公布,并舉行頒獎儀式。

[责任编辑:董慧林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