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了更好地“綠”起來,湖南還需——
重點突破 綠色發展
湖南日報記者 曹嫻
2015年歲末,記者歷時6天,馬不停蹄地走訪湘江沿線8市,一路上看到了令人欣喜的變化:工業污染從源頭得到控制,歷史遺留污染逐一清除,農村面源污染逐步減少……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在探尋綠色發展的路上,湖南所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在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無限期許中,綠色發展的腳步如何才能邁得更快更好?
綠色生態:從重點區域突破
地球,因為有綠,變得適宜居住。人類,因為有樹,才能詩意棲居。
湖南構筑綠色屏障,首先從地上栽樹著力。去冬今春,全省完成人工造林逾300萬畝;今冬明春,全省人工造林計劃仍然超過300萬畝。
如今三湘大地,滿眼郁郁蔥蔥。省林業廳廳長鄧三龍稱,全省還有部分最難啃的“三難地”需要造林;武陵山片區、羅霄山片區及南嶺山地等重要生態功能區也要從樹種、林相等方面提質;交通、城市等建設,每年造成不少“裸露山地”,這些都是2016年造林綠化的重點。
山更綠,水更清。為了還母親河一江清水,2013年9月,省政府啟動了湘江保護與治理的“一號重點工程”。至今年底,湘江流域共實施整治項目1740個,流域內淘汰關閉涉“重”企業1013家;干流兩岸500米范圍內2273戶規模養殖場全部退出。
從環保部門年終抽檢來看,目前湘江治理已取得顯著成效。12月中旬,臨武縣甘溪河新橋段的河水檢測結果顯示,銅、鉛、鋅、鎘、砷等重金屬含量均在地表水三類標準范圍內。而在3年前,從三十六灣流下的礦渣、廢水導致甘溪河超“重”幾十甚至上百倍。
三十六灣的變化,同樣發生在衡陽水口山、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等治污主戰場。環境監測顯示,湘江干流的污染物濃度持續下降,18個省控斷面水質連續達到或優于三類標準。
2015年,湖南用制度“紅線”護航綠色生態,以新《環保法》為“殺手锏”,鐵腕治污。面對經濟持續下行的壓力,省委、省政府推進綠色發展毫不動搖。前不久省政府又明確,對湘江流域實行生態環境損害終身追責;“一湖四水”及沿線沿岸地區、四水源頭地區,治污攻堅繼續深入,將為生態環境的改善注入“源頭活水”。
治山治水的同時,不忘治土治氣。省農委加快劃定永久性基本農田,治理農田重金屬污染,減少農藥、化肥使用,為的是留住一方好土。2016年,湖南還將以長株潭地區為重點,加強大氣污染防治,讓市民少受一些“霾”伏,一年之中多見藍天。
“山青、水綠、天藍”,這種最公平的公共產品多起來,將造福廣大的三湘百姓。
綠色產業:從工業轉型著力
寒冬時節,醴陵旗濱玻璃有限公司生產一片紅火。這是株洲清水塘老工業基地綠色搬遷的首個項目,已投資52億元、建成5條生產線,產能將達日產3100噸。
“相比搬遷前,不僅產能翻倍,而且2.5億元的環保投入,確保排放達標。”株洲市以“旗濱玻璃”項目為樣本,推介綠色轉型的經驗。市里對冶煉、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關停并轉,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為“中國動力谷”、電子信息、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新興產業騰出容量和空間。
產業華麗轉身,株洲今年經濟增速保持在1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及萬元GDP能耗下降的排名也在全省靠前。
推進產業轉型,邁向綠色發展,株洲堪稱湖南的縮影。長期以來,湖南以鋼鐵、建材、有色、石化等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對資源與環境構成壓力。2015年,省委、省政府繼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大力扶持軌道交通裝備、移動互聯網、節能環保、新型住宅工業等新興產業,走綠色發展之路。今年前10個月,湖南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規模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卻同比下降4.1%,新興產業無疑擔當了綠色發展的主力。
中聯重科的工程機械馳名海內外,今年大力掘金“綠色”市場。不僅把環衛清潔車輛“開”到了國外,近日還收購了意大利LADURNER(納都勒)公司,加快了布局全球環境產業的腳步。
不僅中聯重科,全省還有永清環保、華時捷等一批“綠色”先鋒骨干企業,憑借技術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力,放眼全球爭市場。2015年,全省環保產業總產值預計在160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3.6%。
專家預計,“十三五”是綠色產業發展的黃金期。未來5年,湖南潛在的生態環境投資可達千億元。省委、省政府提出,明年除了重點扶持環保產業,還有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都要加快發展,助推工業轉型升級,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綠色生活:從消費終端倒逼
今年,長株潭兩型社會試驗區建設已進入第八個年頭,兩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綠色生活方式蔚然成風。
隨便到長沙市的小區、街道走一趟,細心的人們會發現,身邊的“綠色”越來越多。在天心區的桂花坪小區,有指定垃圾回收桶對垃圾統一回收、再生處理,還可按量得到積分獎勵;道路邊,新添了一排排公共自行車,刷卡租賃,健康出行。
倡導綠色生活,最重要的是綠色消費。2015年,湖南省政府采購清單上,兩型、綠色的產品優先采購,遠大中央空調等300多個入選產品凸顯綠色競爭力。政府加大兩型采購力度,一方面推廣使用節能新技術新產品,讓綠色兩型產品不愁銷路;另一方面制定出臺兩型標準、節能減排標準,倒逼企業生產綠色產品,形成綠色發展的浪潮。
從家中“一水多用”,到辦公室里紙張雙面打印;從使用節能產品、自行車出行,到實行垃圾分類、舊物回收……綠色理念在更多領域、更廣范圍傳播。至2015年11月,全省范圍內已有兩型示范創建單位(項目)942個。
今年,湖南在全國率先制定公民環境保護行為準則。前不久,國家環保部也提出,力爭到2020年公眾綠色生活方式基本養成。
“湖南將以更實、更具體的舉措,倡導兩型生活,推進綠色消費。”省兩型辦專家提出,通過進一步完善與規范認證,力爭實現兩型產品溯源;出臺具有針對性的綠色消費政策,引導人們綠色消費。
推進綠色發展,每個人都是參與者,每個人都是受益者。面對“十三五”的到來,每個人都應該思考,我們的生活如何變得更綠色、更環保?我們將以怎樣的姿態,投身綠色發展的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