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實現零填埋 焚燒采用歐盟標準 不會帶來新的污染
本報南昌訊 (記者陳璋 實習生周圓緣)困擾南昌市經開區數萬居民和高校學子的麥園垃圾填埋場臭氣彌漫問題,如今終于有望徹底解決。2月19日,南昌市城管委明確表示,要繼續推動麥園循環產業園建設,并啟動麥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力爭2018年實現原生垃圾的零填埋。
焚燒替代填埋
去年10月開始,針對麥園垃圾填埋場臭氣問題,本報曾多次進行報道,環保部門也派工作人員到現場調查,最終原因鎖定為垃圾覆蓋膜脫落。相關責任單位表示會盡快修補,但周邊群眾仍擔心臭氣并不能因此杜絕。記者了解到,近幾個月來,仍有居民反映臭氣會不時飄來,希望有關部門能全面整治。
南昌市城管委環衛處處長吳軍表示,由于同時兼具生活垃圾填埋、建筑垃圾處理和餐廚垃圾沼氣發電等項目,麥園垃圾場已納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研究對象。相關專家表示,要使垃圾的處理達到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最好的方式就是焚燒,替代已有的填埋方式。
“焚燒一噸垃圾能產生300度電,卻只有5%的殘留物,有效加強了能源的集約利用。”吳軍說,麥園生活垃圾發電廠目前已進入前期準備工作,預計2018年建成,日焚燒量達2400噸,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發電廠建好后,麥園垃圾填埋場將封場綠化,修復生態環境,困擾周邊居民的臭氣問題將迎刃而解。”
焚燒發電達到歐盟標準
據了解,生活垃圾焚燒煙氣中產生的有毒氣體二惡英,是世界各國普遍關心的問題,直接關系到垃圾焚燒及發電技術的推廣應用。近年,北京、廣州等地垃圾焚燒發電廠的興建也出現過波折。
為解決這一問題,2014年7月1日,新版《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正式實施。在環保部召開的垃圾焚燒問題專家座談會上,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陽生表示,從業內乃至國家層面已形成共識,國內垃圾焚燒不論在軟硬件水平包括技術、管理能力,還是在政策標準上都具備推廣和應用的條件。
記者了解到,2015年1月,南昌首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在進賢泉嶺投入運行。該廠主要配備兩臺600噸/日的機械往復式爐排爐和兩組12兆瓦汽輪發電機組,采用成熟的工藝技術,解決了南昌市三分之一的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問題。麥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建立,將成為南昌第二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吳軍表示,焚燒發電將達到歐盟標準,不僅可以解決臭氣問題,由此產生的氣體也不會帶來新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