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像
黃山聖境
軒轅車會
今年4月4日,公祭儀式上3千海內外人士在拜謁獻花
吳順輝
黃山孕誕於亙古的震旦紀,冠震寰宇,名奪古今。黃帝,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遠古時覓遊黃山修煉羽化得道升天。唐玄宗崇奉黃帝棲真於此而敕名黃山。此三者在漫長悠久的歲月煙雨中不斷交融發酵,共同演繹了黃山——這座“黃帝之山”的不朽傳奇。
在我國,已有三個公祭軒轅黃帝的活動,西有陝西黃帝陵,北有河南新鄭,南有浙江縉雲縣。目前,通過連續舉辦清明公祭活動,黃山已成為全國第四個公祭黃帝的莊嚴場地。
位於軒轅峰下的黃海仙都景區,已成功躋身全國知名清明軒轅黃帝公祭地點。景區內有一座軒轅古刹遺址,便是古時祭祀軒轅黃帝的崇廟,當地一直保留有祭祀軒轅黃帝的傳統。該景區的黃帝文化遺存包括漢代黃山初設的 “黃帝宮”,晉改為“軒轅古刹”,唐後佛道共享、供奉黃帝軒轅氏始祖、增設福固寺,沿存至今。十幾年來,黃海仙都風景區每年都能吸引一大批大陸及港澳台同胞和海外華人華僑到黃山拜祭軒轅黃帝。
美麗的傳說——黃帝覓尋黃山修道升天
黃帝,又稱軒轅黃帝,相傳誕生於公元前2717年,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列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其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衍孕文明的偉績而載入史冊。漢代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中國曆史》教科書(人民出版社,七年級第一冊,2006年版)這樣記載黃帝:發明指南車,建造宮室,教人挖井,發明舟車,為後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礎,他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繅絲,他的下屬倉頡發明了文字,伶倫編出了樂譜,等等,被後人尊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毛澤東曾評價其“聰明睿智、光被遐邇”。因而,黃帝在炎黃子孫心目中具有無以言喻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價值。
相傳黃帝是在黃山修煉得到、羽化升仙的。宋本《黃山圖經》載:“黃山舊名黟山,當宣、歙二郡界,在歙之西北,高一千一百七十丈。東南屬歙縣,西南屬休寧縣,各一百二十裏,即軒轅黃帝棲真之地。”
那么,黃帝為什么要到覓尋到黃山進行修煉得道羽化升天呢?
原來,黃帝統一華夏後,經過精心治理,舉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開如向往仙道、以求長生不老。《史記•封禪書》記載:“黃帝且戰且學仙”、“黃帝接萬靈明廷。”他崇尚上古之人“皆度百歲”, 而感歎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主張養生、攝生、益壽、延年。他屢向當時名醫岐伯問教養生延壽之道。”並表示“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以其“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見於《黃帝內經·素問篇·上古天真論》)。黃帝這種渴望修煉得道、長生不老的思想,為其尋覓“仙境”黃山修煉羽化埋下了神秘的注腳。
黃山是“震旦國中第一奇山”,經過漫長的地質運動和第四紀冰川孕化嬗變,造就了其“奇峰疊翠、雲湧霧漫”,“空青所凝,遙望成黛,而又“肌理細膩,蒼潤鮮華”的自然仙境,“諸峰有如削成,煙嵐無際,雷雨在下。其霞城、洞室、府竇、瀑泉,則無峰不有。”“奇踨異狀,不可模寫,信靈仙之窟宅也。”(見於《太平禦覽·地部》、1988年版《黃山志》)。這為尋求“將釣於一壑,棲於一丘”而進行修煉“棲真”的黃帝提供了最佳的場所。浮丘公對黃帝說:“臣嘗遍曆名山,惟黟山為神仙都會,山高林茂,可資炭煉藥,靈泉甘美,能煮石成丹。”《周書異記·神仙傳》記載:軒轅黃帝問道於廣成子,受胎息於容成子,吐納而穀神不死。獲靈丹而浮丘翁,遂思超溟渤,遊蓬萊。乃告浮丘翁曰:“願摳衣躬侍修煉。”浮丘翁曰:“擇賢而師,學必精奧;棲隱勝地,業則易成。煉金為丹,必假於山水,山秀水正,其藥乃靈。東南黟山,據得其中,雲凝碧漢,氣冠群山,神仙止焉。地無葷辛,境絕腥腐,古本靈藥,三冬不凋,名花異果,四季皆有。山高木茂,可為炭以成藥,迸泉直瀉,狀如飛布。下有靈泉,香美清溫,冬夏無變,若能齋心潔己,沐浴其中,飲之灌腸,萬病皆愈矣。”於是,黃帝遂命駕,與容成子、浮丘翁同遊此山,勤心煉丹。
黃帝在黃山煉丹整整煉了8個甲子,煉成仙丹,服用49粒,在溫泉沐浴淨化,爾後飲甘露瓊漿,披霞衣,戴寶冠,穿珠履,乘上天廷來迎的青龍飄然升天(見於1983年版《黃山志》)。晉葛洪所撰《抱樸子·內外篇·極言》載:黃帝葬於橋山,山陵忽崩,墓空無屍,但劍口在焉。”正是因了黃帝在黃山修道升天而無留真身的結果。從此,黃山有了“三天子都”(黃帝、浮丘翁、容成公)之說,《山海經·海內東經·卷十三》就有“浙江出三天子都,在其東”的記載。可見,美麗的 “黃帝之山”傳說由此發韌。
因黃帝棲真而名——“黃山”之名橫空出世
“黃山”的山名,在盛唐之際開始使用。據史載,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唐玄宗頒詔敕改“黟山”為“黃山”。自此,“黃山”之名橫空出世,“黃帝之山”的雅號也隨之廣為流傳。
唐玄宗之所以敕名“黟山”為“黃山”,是因於黃帝在此煉丹得道升天的緣故,寓有“黃帝之山”之意。為什么唐玄宗敕改“黟山”名曰“黃山”,而不叫“黑山”、“紅山”、“紫山”或“綠山”呢?更何況古之“黟”同“黝”為黑色!這其中必然有豐富說道的。
清《四庫全書》載:“黃山在徽州府西北百三十裏,舊名黟山,唐改今名。世傳黃帝與容成子、浮邱公煉藥於此,故有浮邱、容成諸峰。”(《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 卷七十六·史部三十二《黃海》·六十卷〈兩江總督采進本〉)。《現代漢語大詞典》載:“黃山古名黟山,唐改今名。相傳黃帝與容成子、浮丘公嘗合丹於此,故名。”《黃山圖經》載:“黃山舊名黟山,即軒轅黃帝棲真之地。唐天寶六年敕改為黃山。”《新安志·上·卷三》載:據酈道元注《水經》雲:“黟縣本以黟山得名,未聞前世謂之黃山也,至天寶中好道家之說,故以黃帝為嘗遊於此,因名之耳”。據此判斷,黃山是唐玄宗在天寶六年因黃帝在此煉丹得道而命名的。可見,唐玄宗因“黃帝棲真”而命名“黃山”,確有史證。
黃山地名大致經曆了“三天子都”、“黟山”和“黃山”三個名稱。自古以來,人們對黃山命名由來一直存有“黃帝說”、“道教說”之爭。無論哪種學說都與黃帝、與唐明皇李隆基有關,唐玄宗頒詔敕改“黟山”為“黃山”的史實,在史籍志書上是有確切記載的。
黃帝是古華夏民族的共祖,古代曆代帝王對黃帝都十分尊崇。唐玄宗自然也不例外。開元十四年(726年),唐玄宗頒詔編修《大唐開元禮》頒行全國,明確規定:“季夏日祀黃帝於南郊,軒轅配,後土、鎮星從祀。”唐玄宗對黃帝的尊崇由此可見一斑。另一方面,唐玄宗反父輩推行佛教之舉而崇尚道教,而黃帝是道教的祖師,被尊為“道祖軒轅黃帝開元治世天尊”和“中央央元靈元君”。老莊道家學說一直信奉推崇黃帝,《莊子》稱贊黃帝“世之所高,莫若黃帝”,《列子》中專門有《黃帝篇》。這對於大力推行道教的唐玄宗來說,對黃帝在道教中的地位必是悉熟於胸的。另一方面,唐玄宗時期,由印度傳入的密教得到很大發展,後來由於“安史之亂”致使佛教聲勢驟減。賴於統治政權的需要,唐玄宗大力支持道教發展,而禪家的南宗神會借肋幫助朝廷征收度僧稅錢補助軍費之功,使得南宗成為別開生面的禪宗。加之“玄宗好神仙”(《唐明皇十七事 唐李德裕撰,宣統三年夏月,葉氏觀古堂刻本》)、崇信方術,知曉黃帝在“黟山”煉丹得道羽化升天的故事,十分向往。這為唐玄宗敕改黃山埋下了伏筆。《安徽隋唐時期曆史發展的特點》文載:“黃山由於道教傳說黃帝、容成子‘羽化’於此,得到唐玄宗的關注,下詔‘黟山’易名‘黃山’”(見於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周懷宇),由此可知,唐玄宗是因關注黃帝在黃山得道升天而敕改黃山之名的。
“黟山”自古風光神秀,到了唐代名聲更盛,唐太宗李世明開創“貞觀之治”後即詔令天下“交嶽之處,建立寺刹”。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1),河南洛陽志滿和尚自北而來,在“黟山”白龍潭旁建立了湯院,開始了唐人在此興寺傳教的曆程。此後,許多朝官大夫、賢達名流、文人墨客都紛紛遊曆“黟山”。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為加強轄治管理,析休寧縣回玉鄉和鄰縣樂平(一說鄱陽)懷金鄉,新建婺源縣,歸屬歙州轄。歙州領歙、黟、休寧、北野和婺源五縣。天寶元年(公元742),又改歙州為新安郡,治所仍在歙。而“黟山”作為地理名勝歸屬歙州。行政轄域的調整區劃,是極其嚴肅而重要的朝政要事,作為一代英主,唐玄宗是不可能不親自過問朝政的。再加之先朝分封的吳王越國公汪華和當朝為官的才人吳少微等都是歙人,把這些事件串並起來分析,這對諳悉朝野大事和曆史人文的唐玄宗來說,是不可能不知曉歙州人文地理,不可能不知曉風景名勝“黟山”的。
正是以上緣由, 唐天寶六年,唐玄宗特頒詔敕改“黟山”為“黃山”, 賜之以皇統正名,以使“天下名勝盡歸聖朝”。此後不久,目輪和尚就慕名前來,在黃山軒轅峰下建造“軒轅古刹”,對唐玄宗敕名黃山之恩作了積極的回應。“黃帝之山”由此傳行天下。
“黃帝之山”自古流傳——史籍遺存彰顯黃帝之緣
在現今黃山市境域特別是黃山及其腳下周邊地帶,留存有大量的有關黃帝的曆史文化和遺存遺跡,許多文獻典籍也記載了黃帝在黃山煉丹得道之說。這些生動而豐富的曆史典籍、詩文、古跡遺存以及傳統民俗,充分彰顯了黃山與黃帝的淵源,反證了“黃山”為“黃帝之山”的這一曆史人文現象的存在。
古籍記載“黃帝之山”。黃山古稱“三天子都”。何稱“三天子都”,是因黃帝、浮丘公、容成子會集黃山煉丹得道而來。正如浮丘公所說:“臣嘗遍曆名山,惟黟山為神仙都會”(見於《黃山志》)。《山海經·海內經》載“南海之內,有山名三天子之都”。有說雲:此“南海”是相對於北方而言的“雲海”,指雲海之中有“三天子都”。宋人趙不悔修、羅願纂《新安志上·卷三·歙縣·山阜》載:“黃山舊名黟山,在縣西北百二十八裏,髙千一百八十仞,東南則歙,西南為休寧,西北則蔽於寧國府之太平縣。而世複相傳以為黃帝嘗命駕與容成子、浮丘公同遊,合丹於此。唐天寶六年六月十七日勅,改為黃山。”《明一統志·卷十五·寧國府》載:“黃山,太平縣南三十裏,昔黃帝與浮丘仙人煉丹於此。”《明一統志·卷十六》載:“黃山舊名黟山。唐天寳末改今名。世傳黃帝嘗與容成子浮丘公合丹於此。”嘉慶《太平縣志》卷二載:“黃山唐天寶以前曰黟山。《神仙傳》雲,軒轅因與容成子、浮丘公同遊於此,故又名黃山。”許世英(1873~1964)《黃山建設之意義》文載:“黃山古名黟山。唐天寶六年,因《周書異記》軒轅黃帝從容成子.浮丘公同遊於此,得道上升之說,敕易今名。”諸如此類古書典籍記載顯示,黃帝來黃山煉丹升天、黃山因黃帝而名是明確無誤的。“黃帝之山”雅譽自古流傳可謂不虛。
詩文彰顯“黃帝之山”。在古代詩文中,有許多有關黃帝在黃山得道羽化升天的描述記載。這就從文學的方面論證了黃山乃“黃帝之山”的雅說並非空穴來風。從唐詩看,李白在其遊曆黃山所寫的詩中,分別有“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遺蹤”、“因巢翠玉樹,忽見浮丘公”等詩句。釋島雲在《望黃山諸峰》詩中,有“浮丘處處留丹灶,黃帝層層隱玉書。終待登臨最高頂,便隨鸞鶴五雲車”的詩句。從宋詩看,范成大的《浮丘亭》和蔣時中的《黃山觀》均有載述。范詩雲:“黟山鬱律神仙宅,三十六峰雷雨隔。碧城欄檻偃雙旌,笑挹浮丘為坐客。”“雲中仙馭參差是,肯為使君乘興來?”“我亦從公負丹鼎,來斸砂床汲湯井。”蔣詩雲:“黃鶴山中黃鶴觀,黃鶴仙人此修煉。功成羽化歸丹丘,環佩珊珊度遙漢。昔聞有鳥名令威,去家千年今來歸。仙人一去不複返,長松落雪秋霏霏。”從明詩看,明代地理制圖學家羅洪先遊察黃山,題湯院壁詩雲:“何年何日騎鸞鶴,踏碎天都峰上雲;欲起軒轅問九鼎,道衣重侍玉虛君。”從清詩看,清帝乾隆在他禦題的“黃山三十六峰”詩中,不僅寫了軒轅黃帝在黃山煉丹升天,還分別寫了浮丘公、容成子。《軒轅峰》雲:“峰頂芝光紫,峰腰松影碧。是處豈崆峒,駐有軒轅跡”。《朱砂峰》雲:“軒轅昔慕道,敝屣袞冕華。至今第四峰,猶聞湧丹砂。”《青鸞峰》雲:“軒軒振羽翰,凝望何時翥。疑駕帝車來,到此不飛去。”《擲缽峰》雲:“仙僧擲缽去,缽留不能舉”。《煉丹峰》雲:“仙人煉丹處,孤峰天與齊。丹成久仙去,空自餘刀圭。”《容成峰》雲:“我已識容成,容成不識我。以此例學仙,不及劫餘火。”《老人峰》雲:“何來醉仙人,卓立九秋清。似盻浮丘子,排空駕鶴征。”以上各朝代的詩文,均說明了黃帝與黃山的不解之緣。
遺存反證“黃帝之山”。黃山方圓八百裏,至今存在一百多處有關黃帝在此修煉得道的遺址、遺跡、遺存。這些打上曆史傳統文化烙印的“符號”,客觀實在地反證著黃帝之於黃山的存在。山峰峽穀方面,有軒轅峰、浮丘峰、容成峰、煉丹台、天都峰、黃帝源等地名,都與黃帝及浮丘、容成子煉丹的故事有關。遺址遺跡方面,有軒轅古刹、軒轅行宮、煉丹潭、丹井、鼎湖、黃帝坐處、黃帝采芝處(紫芝源)、采藥源、曬藥坪如大戰嶺、跑馬崗、天馬塢等。天台古庵址是黃帝臥像之地,鼎湖傳為黃帝鑄鼎煉丹之所及乘龍升天之地,石仙室傳為黃帝遊息之所。軒轅古刹即為軒轅宮,也稱黃帝宮,後來被改為祥符寺,遺址位於黃山腳下,石刻碑記記載軒轅古刹建於晉代,其後遭毀。馬川河畔的上古祭祀崇廟遺址還發現有商周時期的“黃帝天位”的石雕頭像。此外,仙源、甘棠一帶還有流行於有祭祀軒轅黃帝的“軒轅車會”。相傳軒轅黃帝來到江南的楚蠻之地——黃山一帶時,帶來了中原先進的造車技術和農事經驗,當地人為了銘記軒轅的功德,即以古樸的“車公”廟會來紀念他,至今“軒轅車會”仍在流行。此類等等,生動地反映了黃帝文化對當地極為深遠的影響。
如今,現代的人們已遠離黃帝時代數千年、離唐玄宗敕名“黃山”千餘年了,而黃帝留在這裏的故事、傳說一直沒間斷過。相反地,黃帝與黃山的神秘際會,還將會在曆史和歲月的煙雲裏,被繼續地詮述著“黃帝之山”的美麗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