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湖南新闻

湖南旅游“局改委”力破除思維定勢

2016-12-11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訊】記者唐學偉報道:全域旅游絕不能唯旅游論,如何通過全域旅游發展的理念來推動地區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這是湖南省旅游局改“旅委”之后,該省旅委的決策者正在思考的“課題”。省旅委的“首任掌門人”陳獻春認為,如果說在經濟發展中,不少地方和部門還依然存在“地方和部門利益的保護主義”。那么,旅游對消費的需求,對流動性的經濟形態,則可以說幾乎沒有哪個部門和哪個地方能夠人為設置障礙。 是的,陳獻春“履新旅委”后,其實是抓住了以全域旅游撬動經濟發展的“一個支點”。而要使“這個支點”能夠充分“發力”,旅游目的地就必須千方百計滿足旅游“流動的消費”需求,實現推動旅游經濟的跨界融合發展。為此,旅游部門必須加快供給側改革,主動適應新常態,主動提高治理能力和服務能力,“吃透”國家的政策,在旅游消費產品的創新、資源的配置、環境的整治和部門協同上多下功夫。

因此“局改委”并非只是改一個名字,更重要的是應以“局改委”為契機,“改觀念”。用陳獻春的話說,就是進一步解放思想,破除思維定勢、工作慣性和路徑依賴,敢于擔當、主動作為,在推進全域旅游基地建設中提振精氣神、錘煉好作風、展現新作為。

那么“局改委”后,旅委有哪些“新作為”可為?

12月9日,湖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陳獻春主持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傳達貫徹湖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陳向群帶隊調研旅游投資項目建設情況的指示要求,研究貫徹落實意見。會議回答了“這個問題”,陳獻春在會上表示,發展全域旅游就是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旅游投資項目應成為拉動民間投資、吸納和承接社會資本的主力軍。

“主力軍”說是好說,但要真正成為“主力軍”則并非易事。因此,必須認真學習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經濟下行的壓力主要來自投資增速大幅下滑。越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越要更加注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發展全域旅游就是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因為,旅游業投資需求旺、領域廣、潛力大,可以發揮旅游業搭建平臺、促進共享、提升價值的特殊功能,突出融合創新、推進開放合作,推動旅游業與交通扶貧攻堅、工業去產能、房地產去庫存等有機結合起來,與文化、養老、健康、體育、新型城鎮化等融合發展,在基礎設施、房地產、制造業三大投資領域全面發力,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發展新動能,使旅游投資項目成為拉動民間投資、吸納和承接社會資本的主力軍。

如此來看,旅游“主力軍”的“角色定位”就很明晰了。因此,必須從旅游客源地需求的角度重新審視旅游目的地項目建設,堅持把旅游規劃、旅游項目、旅游投融資和旅游市場整合營銷緊密結合起來,以創新的理念和思維、創新的方法和舉措,高起點編制旅游規劃,高水平策劃系列重大旅游項目,高質量推進旅游精品線路開發, 促進跨界融合創新發展。從而不斷增加旅游新投資和旅游產品新供給,唯有如此,旅委才能在實現努力開創全省全域旅游發展的新局面中,實現“新作為”并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

[责任编辑:湖南管理员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