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湖南新闻

高鐵長沙南站保衛戰

2017-07-06
来源:香港商報網

  7月2日,68歲老黨員李長勤發現河堤管湧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唐勇平報道:最近,湖南經曆了又一次超越曆史最高水位的大洪災,長沙再次面臨大考驗。長沙高鐵南站長沙重點保護區域。瀏陽河沿線及時發現的兩個出險點,相距不過1公裏,對高鐵南站地區造成極大威脅。雨花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科學調度,迅速有效地控制了險情。為高鐵長沙南站的保衛戰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管湧點距離高鐵南站的直線距離僅300米

  防汛“老口子”,大堤上能嗅出管湧

  “這個管湧點,寬口粗,距離高鐵南站僅300米,如果不能一眼識破,那管湧口擴大,隨時有決堤危險,整個高鐵南站地區將被淹沒,後果不堪設想。”雨花區68歲老黨員、原合豐垸堤委會主任李長勤正告訴記者。

  李長勤44年和洪水打交道的經驗,讓他成了識別、處理各種險情的“老口子”,但說起7月2日9時發現的管湧,他仍心有餘悸。

  沿著瀏陽河堤岸往北行駛一公裏,越過勞動東路,有一個湖南交通職院的基坑。7月1日11時40分,這裏發現了管湧群。雨花區黎托街道王潤虎眉頭緊鎖:堤內一公裏處就是高鐵南站,如果垮堤,別的不說,高鐵站內的乘客生命安全馬上失去保障,全國各地的交通也會阻斷。地鐵2號線、磁浮線還可能全線淪陷。來不及多想,他一頭紮進搶險隊伍,18個小時過後的那個清晨,他在雨中長長舒了一口氣。

  熬得紅腫的眼睛,濕了幹幹了又濕的T恤……接連兩天緊張搶險後,李長勤和王潤虎依然堅守在陣地上。7月5日9時,瀏陽河㮾梨站水位從洪峰40.98米回落至38.01米。對於險情點,他們仍在安排力量不間斷監控和巡查。

  如何辨險排險,李長勤告訴記者,首先要仔細觀察水泡,土壤空隙加上水的壓力會形成大量水泡。從冒水泡、沙侵、到湧沙冒水,再到管湧,講起辨險的細微特征,李長勤都如數家珍。

  作為技術組負責人,李長勤早早就在防汛的大棚裏教大家如何發現險情。“我們責任段裏技術組8人,巡堤組有50多人,我們每天都聽長爹講課,他閉上眼,用鼻子都能嗅出管湧來。”李長勤的同事說。

  7月2日9時,瀏陽河水位40餘米,超警戒水位4米多,水面遠高於堤內的川河南路。李長勤徒步帶防汛值守人員巡堤時發現管湧,隨後立即上報。

  “從發現管湧到拿出方案,我花了10分鍾;從出險到沙卵石到現場,也是10分鍾。”10分鍾後,打樁、構築圍堰,各種工作迅速鋪排;城管隊、當地居民紛紛加入搶險。

  李長勤感慨,幸虧准備工作做得很足,“10台裝好砂石的大翻鬥車,早就准備在那了。”3台挖掘機、大錘、竹竿、麻繩、油布、棉絮、鐵絲、麻袋、鋼管、管鉗子等各種“兵器”,防汛指揮部都已經備齊。

  抗擊管湧群,瀏陽河大堤演繹“生死時速”

  燈火通明、機器轟鳴、喊聲震天……7月1日晚大雨滂沱,三百餘名排險人員,正在洪水高懸的瀏陽河大堤,演繹一場抗擊管湧群的“生死時速”。

  上午11時40分,交職院基坑內發現管湧,很快,兩三處管湧又“冒”出來。王潤虎眉頭緊鎖,大堤之上,外側江面高懸,管湧不治住,若掏空了堤底,大堤潰壩勢在必然。

  雨花區委書記張敏和區委副書記、區長劉素月迅速趕到現場,與專家一起拿出了搶險方案:先進行排險,而後用沙袋對管湧周圍進行圍堵,最後加上沙卵石等物資,進行埋壓和填充。

  裝填、傳遞、碾壓……搶險隊員奮力與時間賽跑。一車車沙卵石開到現場,傾倒而下填在最大的管湧處,“可是,填壓了這個管湧,那個又冒出來了,就像水開了一樣,到處都在冒泡、噴湧。”

  天黑泥濕,搶險中,一不小心就可能滑下。好在救援物資沙卵石就在對面,好在地勢開闊,調來的5台挖掘機、2台裝載機能在這裏高效率運轉。“三百餘人在這裏通宵達旦奮戰到第二天早上6點,倒進去了八九百車沙卵石後,終於控制了險情。”王潤虎這才舒了一口氣。

  防汛減災的具體實效就像一塊試金石,檢驗了相關預案的有效性、組織調度的科學性、也檢驗了一線幹部的責任心和應急處置能力。

[责任编辑:潘洁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