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采摘油茶
遂川縣高坪鎮車下村地處湘贛交界處,距離縣城70多公里。因山高路遠、信息閉塞,2011年全村400多農戶中有貧困戶190多戶,是一個典型的“窮山溝”。然而。短短幾年時間,該村村容村貌大變樣,村民通過互聯網將農特產品遠銷全國各地,166戶貧困戶提前脫貧,村民生活水平提升了幾個檔次,昔日的“窮山溝”變成了“幸福谷”。
修建硬化公路 破除山村交通瓶頸
車下村因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導致基礎設施差、產業基礎弱、貧困程度深,村民精神面貌整體不佳。
2011年底,張冬梅擔任該村村支書。面對這樣一個“爛攤子”,村民并沒有對這個女書記抱什么希望,親朋好友也都為她擔心,怕她吃力不討好,到頭來還落下一個罵名。但她不為所動,決心要干出個樣來。
要想斷窮根,風氣先要正。剛一上任,張冬梅就組織村“兩委”干部對村委會大樓進行清掃,煥然一新的村委會,讓群眾看到了村委帶頭建設新車下村的決心。張冬梅以前是村婦女主任,擔任村支書后,她挨家挨戶走訪村民。
村民曹忠芳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和老母親兩人相依為命,家中干活缺勞動力。村委會幫他在田里種上茶葉,并幫他管理,前5年按每年400元/畝的標準給付租金,5年后把茶葉交還給曹忠芳,他此后每年都可以獲得一筆穩定的收入。漸漸地,村黨支部的威信提升了,號召力增強了,全村的風氣好轉了。
對于車下村來說,交通不便是村民脫貧致富的最大阻礙。新村委班子成立不久,一場聲勢浩大的修路戰役在車下村打響。由于項目資金缺口大,工程建設受到影響,村委會干部便帶頭捐款,并將每筆集資款的去處進行公示,很快,村民紛紛參與進來,最后修成了一條惠及全村600多人的硬化公路。
建油茶合作社 村民可以勞力入股
車下村土地面積廣闊,歷來有種植油茶的習慣,但如果大規模種植高產油茶,投入大、見效慢,也面臨著銷售等一系列難題,且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為此,村干部自掏腰包帶村民代表遠赴湖南、前往贛州,考察致富項目,最終認定發展高產油茶是一條致富的好路子。
2012年,張冬梅先做通了丈夫的工作,說服他放棄當時效益可觀的礦產生意,率先入股租下了幾百畝山地,搞起了油茶種植和低改。“扶貧不是要拿多少錢給老百姓,而是要讓貧困戶有事情可做。”張冬梅表示。
她打算成立油茶專業合作社,引導村民以土地和資金加入。但村民沒有接觸過這種經營形式,覺得不靠譜,不僅不愿拿出土地種高產油茶,更不愿意出錢入股。 為了打消村民顧慮,村干部出資7萬多元購買油茶苗優先發放給貧困戶,農戶可通過土地、勞動入股,一些貧困戶還可以預支將來的收益方式參加合作社。通過這樣的幫扶,一次性吸納了21戶農戶加入,加入合作社的村民隨后逐漸多了起來。
接著,村里因勢利導,成立了四季春茶葉專業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推動茶葉種植。如今,加入油茶合作社的村民有80多戶,房前屋后種上兩三畝茶葉和油茶,已成車下村很多家庭的“標配”。
借助農村e郵 農特產品銷往全國
一滴茶油,一片茶葉,帶富了一方人。如今,在車下村隨處望去,田間山頭的茶葉、油茶生長得郁郁蔥蔥,似乎正訴說著深山小村的“致富經”。
可隨著油茶產業規模擴大,農特產品的銷路成為一大問題。正當張冬梅和村干部們為此發愁的時候,聽說郵政部門正在大力發展“農村e郵”,可幫助村民打開銷路。
2015年10月,村里積極爭取到把“郵樂購·農村e郵”扶貧引進了車下村。僅2015年冬季,車下村“e郵站點”就銷售了價值近50萬元的籠藏米馃、近2萬斤茶油,以及貧困戶種植的花椒油、土雞蛋、土辣椒干、土筍干、野山蜂蜜等優質農特產品,帶動貧困戶戶均增收3000多元。
有了油茶、茶葉產業作支撐,有了“農村e郵”做后盾,村民通過互聯網將農特產品銷售到了全國各地,車下村脫貧致富的夢想一步步變成了現實。
■羅升、記者彭曉華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