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市州简讯

邵陽武岡土特產搭上電商“快車”

2018-01-18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劉洗湧、特約記者肖鳴學、關楊博報道:近日,邵陽武岡市荊竹鋪鎮平原村村民楊明波在淘寶注冊的“武岡特產1號店”,通過武岡市電子商務協會專家在線業務指導,又解決了一個棘手的銷售難題,為老鄉家裏的豬血丸子、辣椒粉等純手工美食獲得了外省客商2萬元的新訂單。

  地處湘西南雪峰山餘脈雲山腳下的武岡古城生態環境良好,擁有豐富的農副產品,不僅是有名的“銅鵝、鹵菜、藥材”之鄉、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和全省瘦肉型豬養殖基地,而且扶沖米花、法新豆腐、秦橋土雞、青錢柳茶葉等土特產品一直在當地具有良好口碑。但以往受制於渠道單一、信息不對稱,不少藏在深閨無人識。如今,一根細細的網線正在改變著武岡城鄉人民的生活,電子商務這種新的經濟增長形式迸發出新活力。

  近年來,該市緊密結合當地實際,把各項電商扶貧政策用好用活,在制定出台相關制度和獎勵辦法的基礎上,通過多種模式面向貧困村培訓電子商務應用型人才,極大激發困難群眾創業熱情,突出和增強貧困地區利用電商創業就業能力,推動特色農副產品和旅遊產品銷售。隨著電子商務協會的成立,武岡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加快有機融合。

  與此同時,該市積極引進知名電商企業,標准化建設市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和村級服務站,支持鄉鎮電子商務服務站擴容增效,在所有村級綜合服務平台設立電商區,開展“電商進農村、社區”、“名優特工業品下鄉促銷”、“原生態農產品上行收購”及電商現場操作培訓等活動。借助電商企業,讓土特產品從田間地頭直接抵達消費者面前,成為特色農產品銷售的突破口,拓寬了貧困戶增收致富的渠道。武岡的農特產品從此在網絡上走俏,通過電商走進了全國各地的普通百姓家。

  據統計,武岡目前已有主要電子商務企業62家,其中省商務廳、省國家稅務局聯合認定的電商企業8家,省級重點培育項目2個,村級電商服務站360多個,網店、微店2600餘家,80%以上的規模企業都有自己的網頁,70%的市場經營戶有淘寶賬戶,從業人員8700餘人,年電子商務交易額8.2億元以上,為區域經濟發展插上了翅膀。

[责任编辑:朱剑明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