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市州简讯

邵阳市洞口县罗溪瑶乡大电网照亮脱贫路

2018-01-31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刘洗涌、特约记者肖尊波、谢定局报道:“这场雪是可怕的‘十年之约’,似乎要把2008年的冰灾历史重写。好在罗溪乡的小水电自供区电网已被大电网接管,我们应对冰冻灾害就多了几份淡定与从容。”1月30日,位于雪峰山腹地的邵阳洞口县罗溪瑶乡仍然是冰天雪地,该乡党委书记袁玉辉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守在抗冰抢险一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自供区设施差——山区百姓苦

  “优惠电、免费电、霸王电等产权复杂多种矛盾与利益纠葛,使得这些自供区几次错失并入大电网的机会。”袁玉辉介绍,2014年前,该县水能资源较丰富的罗溪、月溪、渣坪等山区乡沿袭乡电管站体制,电管站以当地几个小水电站为电源点,架设线路形成自供区。

  “亮灯像鬼火、碾米磨一宿”是当时自供区群众用电的真是写照。大部分自供区电力设施简陋,其电网有“四怕”:怕风、怕雨、怕雪、怕雷电。这些地区的百姓大多耕地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人均收入偏低,经济发展难有起色。而每年大大小小的冰灾对电网造成大面积破坏,往往比其它自然灾害更难应对。

  在袁玉辉心中,始终忘不了这样一件事。十年前,他在同属小水电自供区的大屋瑶族乡担任乡长。那年年初,严重的冰冻造成全乡11个村5000多名群众全部受灾。当时的大屋,天寒地冻,供电中断、物质紧缺,形势非常严峻。他组织200余名群众开展自救,用近二个月时间才恢复全乡供电。当时的袁玉辉萌生一个梦想——把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小水电自供区交给大电网管理,实现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队伍来做,他就可以腾出手脚、甩开臂膀去专心谋求山区发展。

  供电所服务好——山区百姓乐

  2015年,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要求湖南各地切实解决好自供区移交大电网问题。从此,洞口县3个自供区的体制改革及电网移交工作在历经波折、排除千难万险之后顺利完成。

  该县自供区中的53个行政村,紧随着展开轰轰烈烈的农网改造。高低压线路、电杆、配变等电力设施得到大电网投资,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更换与布局,自供区的夜空灯火通明,迎来了“不夜天”。

  “以往每逢冰冻灾害,就会断电摸黑个把月时间以上,而这回冰灾停电,2天不到就来电了……”1月27日下午,家住罗溪崇阳坪的杨老正卸下肩上的大小包裹,取消了去县城儿子家住一阵子的行程安排。

  他家所属的供电台区,在1月25日晚由于履冰发生故障。该乡供电所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抢修预案,克服恶劣天气影响,仅用1天时间就圆满完成了艰巨的抢修任务。高效率的抢修复电,让村民感受到大电网电力供应的可靠。

  冰灾来袭,电网坚强。1月28日,村民覃凯就亲眼目睹这一幕:当天下午,为防止断线倒杆,110KV茶老线启动交流融冰工作,600多安培的短路电流通过导线,只见一条条“冰龙”受热后从半空中的线路脱落,砸在地面“啪啪”脆响,低垂的线路在甩掉履冰负荷后又张紧了。他感慨,“有了高科技装备的保护,当冰灾来临,山区的电网很‘坚强’。”

  电力助跑脱贫——山区百姓富

  坚强可靠的电网,不仅点亮了罗溪全乡1万多名百姓的灯火,更照亮了当地瑶汉各族人们脱贫致富的希望路。

  2015年7月,罗溪整乡连片推进扶贫工作,被列为邵阳市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中共邵阳市委书记龚文密多次深入罗溪瑶乡,进村入户调研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和了解农网改造进度。他态度鲜明地指出,“将自供区移交给大电网,是解决自供区问题、加快农网改造步伐的唯一出路,更是自供区加快发展、奔向小康的基础和前提!”。

  大电网来了,清一色的水泥电杆立起来,整齐划一的架空导线拉起来,还有新型节能的变压器和规范崭新的配电箱……供电设施实现“鸟枪换炮”。

  最敏锐的是当地手机销售店,商家把电板最耐用的键盘手机下架,迅速换上时尚美观、每天充一次电的智能手机。很多村民还通过农村淘宝电商买来空调、冰箱等家电,享受一下“迟到”的现代化、高品质生活。

  经济要发展,电力应先行。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获知家乡已被大电网接管,毅然决定返乡创业。该乡安顺村的兰博是80后年轻人,在深圳打拼7年后,选择回乡开办农家乐,靠着努力经营,他每月有2万元收入。

  在电力瓶颈得到突破后,该乡不断“蝶变”。2016年,安顺、宝瑶两村获评“省级脱贫攻坚示范村”。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如火如荼,以宝瑶村为例,2017年全村旅游年收入达200万元,全村人均年收入从3500元上升至6000元。充足的电能,为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坚强动能,昔日瑶乡“炒菜烧干锅,生病慢慢拖,上坡打赤脚,晚上顺墙摸”的窘况,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责任编辑:朱剑明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