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江西 > 旅游資訊

【文化廬陵 行旅青原】不負春意 到富田陂下古村體驗一把“從前慢”

2018-03-19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3月17日,吉安青原區第八屆廬陵文化旅游節還在熱鬧展開,從區內乘沿途山景水景,行車40分鐘,跨過橋頭,從枝繁葉茂的古樟樹下經過,“陂下古村”,刻有村名的牌子告知我們到了目的地。

  富田鎮陂下古村,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國家4A級旅游景區,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個,保存完好的古祠堂有36座,古井18口,鑾架48件(現保留有45件,實為稀世珍品),村內外古樟群連片生長,沿河一带的千年古樟有10多棵,享有“樟樹之村”美稱。走進古村之中,眼見錯落有致的古建築林立、集聚廬陵建築特色的古祠堂穿插其間,青磚灰瓦、雕龍飛簷、書畫照壁、古文對聯。江南廬陵文化沉澱在古村里,保護傳承下來的廬陵文化閃閃發光、歷久彌新。

陂下村保存完好的古祠堂。

  熱鬧的祠堂廣場上,激昂的吼聲傳來,一項古老的民俗活動、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陂下喊船,已經開始了。村民們在熱鬧的鞭炮聲、嗩呐聲和既對仗又押韻的喊聲中,舉彩旗、抬龍船、趕長龍、執鑾架,浩浩蕩蕩穿行在一棟棟祠堂民宅之間,接神送神,祈求一方平安,喊出了一年又一年細水長流的千年好生活。

  走出彩旗飄揚、人頭攢動的表演場,環村而過的富水河讓人一下子回歸平靜。聳立河邊的老樟樹,細雨中的嫩葉清新發亮,一派生機盎然,撐着傘,在江南細雨中淺行漫步,時光仿佛回到了“從前慢”的淺吟低唱的詩意中。

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陂下喊船。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從古村的巷子里傳來的高亢誦讀聲,將心緒從懷古中拉出。頭戴紅軍帽、身着紅軍軍裝的孩子們正在古村中開展研學旅行。陂下還是一座有着紅色血脈的革命之地。紅色遺跡疊加在古建築中,可不是學子們研學的好去處。

  熱鬧還在繼續,從富水河的溫柔淺倦、紅軍遺址的熱血沸騰中走出,一場古祠堂的千人“狀元宴”正在等待。百平祠堂千人共飲,天井之中,春雨綿綿,祠堂之內,高朋滿座。清香軟甜的艾米果、豆皮與肉葷素搭配的“鵝頸”、着色鮮亮、濃汁飽滿的紅燒肉……廬陵人的熱情好客,都在一杯水酒一桌佳肴之中。

  環繞陂下的富水河奔流不息,千年古樟四季常青,古村的傳承還在繼續。喜歡熱鬧和清靜的人總是不負春光,到富田的一文一景中,追溯時光的味道。郭美勤、操端晶

[責任編輯:吳梓泳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