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廣東 > 商報專稿

深圳政協委員為深職院校辦企業建言獻策

2018-10-31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林麗青 通訊員 張兵 報導:校辦企業的定位是什麼?作為全國長期排名第一的高職院校,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校辦企業如何在推動师生科研成果轉化,如何打通技術成果與市場化應用的最後一公里,提升师生在行業企業的影響力?10月30日,在深職院校辦企業普泰公司成立十五周年的慶典上,20余名深圳市政協委員紛紛為深職院校辦企業普泰公司發展支招。深圳市政協副主席徐友軍出席了當天的慶典活動。

 
  徐友軍說,作為國內長期排名第一的高職院校,深職院在25年的發展過程中,為深圳市培養了大批高質量的技術技能人才,對學校近年來取得成果感到由衷的敬佩。新時期,學校審時度勢,勇挑重擔,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職業院校的目標,學校干事創業的氛圍讓人感動。他認為,校辦企業作為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的重要平台,是鏈接企業和高校的重要方式,校辦企業能夠大有作為。
 
  深職院党委書記陳秋明對各位委員、行業協會領導、企業代表對深職院、普泰公司的發展表示感謝。陳秋明表示,學校希望普泰公司在資產管理、校企平台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創業教育等方面創建“深職模式”,也相信企業能夠打造成為與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職業院校相匹配的校辦企業。
 
  會場上,與會的政協委員紛紛建言獻策。深圳衡佳投資集團總裁朱小萍介紹了行業發展的諸多需求,希望能夠通過委托生產、聯合共建的方式,推動現代企業產品升級,並通過深職院的輻射窗口向全國進行推廣。深圳安琪食品集團總經理梁勝球介紹,公司有一大批來自深職院的畢業生,在工作崗位上展現出踏實肯干、技術過硬、學習能力突出的特點,下一步雙方可以聯合共建實驗室、研究平台,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機制。國眾聯建設工程管理公司總經理黃維芳建議校辦企業發展應聚焦學校主業,通過技術入股、項目轉化的方式,構建多方風險共擔的技術產業化模式。長期服務于國家電網的深圳晶瑞系統科技公司孫曉煒,深圳海王集團總裁高錦民同時建議普泰公司梳理校內科技產業成果,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公示,搭建校企溝通聯系的橋梁。深圳巴士集團董事、鹽田港集團專職外事、深圳女企業家協會會長李淑妍從合作開發創新創業課程、建立金融合作實驗室的角度提出了若干合作可能,建議通過技術賦能的方式實現學生的高質量就業。深圳市燃氣集團人事部部長周新穎、鐘表行業協會秘書長楊景雯則建議校企雙方聯合開發課程,提升行業技術技能人才。作為1999年就成立的專業創新投資公司,深圳市創新投推動了一大批企業發展,公司總監羅曉娣介紹了國內創投公司的投資熱點與方向,希望雙方能加強合作,共同發現好的項目,推動师生創新成果的孵化。
[責任編輯:張偉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