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特别报道

鶴山工業城匯聚八方企業

2018-12-01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盛芳齡  黃裕勇  李苑立 報導:從考察用地到簽約只用了兩個月,目前佔地500畝的得潤電子鶴山工業園已經崛起,17萬平方米的建築體量,讓這家發跡於深圳的上市高科技企業終於在大灣區找到理想的發展基地。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珠三角核心區的鶴山工業城「政策高地」、「投資洼地」價值凸顯,像得潤電子這樣的企業正紛至沓來,共享大灣區商機。

世界主流媒體記者參觀鶴山中歐創新中心

  深圳市得潤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9年,主要經營家電和消費類電子、汽車相關電子連接器和精密元件和車聯網相關技術。得潤電子於2006年在深圳證交所上市。目前得潤電子劃分為家電和消費類電子事業部、汽車電氣系統事業部、新能源汽車電子及車聯網事業部三大事業部,其中家電和消費類電子事業部主營家電和消費類電子線束、連接器等產品,廣泛應用於家用電器、計算機及周邊設備、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和LED照明等各個領域。公司長期與創維、美的、TCL等家電龍頭存在穩定的戰略性合作關係。

 
  近日,參加世界主流媒體廣東行採訪的媒體走入鶴山市得潤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總經理李海娜告訴記者,得潤電子的總部和研發部門仍放在深圳,受制於深圳土地有限且價格昂貴,其龐大的生產部門必須在大灣區尋找發展空間,而鶴山工業城就是最理想的選擇。因為這裏地處大灣區,交通便利,且擁有較為豐富的土地儲備,尤其是政府周到的服務,讓他們最終選擇將工業基地放在鶴山。她透露,已建成的17萬平米的得潤電子鶴山工業園將會陸續導入公司更多的生產部門入駐。
 
  近年來,東江環保、得潤電子、中富電路、泰利諾電子等一大批深圳企業先後來到鶴山,今年上半年,鶴山又成功引進富華裝載機、華僑城文旅、飛魚集團、安博物流、維龍物流、厚威包裝、威喜康新材料、德力機械、OHMIO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等一批優質項目,全市新簽約項目48個,計劃總投資178億,其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100多個,超10億元項目4個。這些企業選擇了鶴山,正是因它們對這座城市未來的期待。與此同時,這些龍頭企業又帶來了更多的上下游企業聚集而來……
 
  打造珠江西岸裝備製造業示範區
 
  鶴山工業城位於鶴山市中部,土地資源豐富,園區發展用地90平方公里。2015年5月,鶴山工業城被確定為江門鶴山產業集聚地,享受省產業轉移園區的扶持政策。2016年初,江門市將鶴山工業城定為中歐(江門)中小企業合作區核心區。2018年6月,廣東省將鶴山工業城確認為鶴山產業轉移工業園,成為獨立園區,享受省產業轉移政策。目前,園區已開發工業用地8000多畝,聚集600多家企業,2017年實現工業總產值近200億。
 
  鶴山工業城以「先進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材料」三大產業作為主攻方向,重點打造專華南用車產業基地、新材料產業基地、裝備製造產業園三大發展平台。
 
  鶴山工業城堅持「產城融合、創新驅動」發展理念,園區配有優質中小學校、高檔住宅、生態公園、體育運動公園、高爾夫球場等生活配套設施、星級酒店、筆架山公園、人才公寓等項目正加緊推進。同時,鶴山工業城積極搭建創新平台,建成中歐創新中心、黨群服務中心、專用車產業孵化中心。不斷加強與北京大學、吉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五邑大學等高等院校的聯繫。東風汽車研究院、江門新材料與裝備研究院、全國博士後創新(江門)示範中心鶴山分中心、宇紅納米小微雙創基地、吉林大學智能製造研究院華南專用車輛研發中心等機構已經進駐,創新能力不斷提高。
 
  作為珠三角向粵西及大西南輻射的橋頭堡,鶴山市委以「珠西門戶、產業新城」為發展定位,提出「興全市之力,建設工業城」,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示範區。
 
  置於粵港澳大灣區,鶴山處於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經濟圈」交匯處,珠三角核心區「政策高地」、「投資洼地」價值凸顯。站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風口,鶴山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成為灣區一匹「黑馬」。未來,鶴山工業城將全面落實「珠西戰略」,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推動產業聚集,帶動鶴山市經濟騰飛,助推江門經濟發展。

 

參觀新會陳皮村 

  新會陳皮:歷經歲月的芬芳

  廣東有「三寶」,陳皮、老薑、禾杆草,其中陳皮居首。作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這裏的陳皮專指新會陳皮。世界主流媒體記者走入新會陳皮村,感受新會陳皮歷經歲月的芬芳;在新寶堂,領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新會陳皮製作技藝」。

  陳皮村

  走「三產融合」之路

  新會陳皮村是以新會陳皮為核心,集特色餐飲、休閒養生、文旅體驗、市場推廣等多方位於一體的三產融合綜合體,總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總投資達5億元,是新會陳皮產業核心發展項目。陳皮村總經理李冠東介紹,作為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陳皮村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著力構建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在源頭種植方面,陳皮村成立合作社模式,帶領新會區柑農建立科學種植技術,標準化種植規模達15000畝,佔新會柑總種植面積1/5;在文旅體驗方面,陳皮村作為國家特色景觀旅遊名村,遊客年均接待量達100萬人次。

  作為新會陳皮柑茶交易集散地,陳皮村新會陳皮柑茶市場交易中心及品牌總匯以新會陳皮為核心,打造陳皮製品、茶葉及茶文化用品、養生保健產品、土特產品零售批發交易中心,是全國各地專業客商採購新會陳皮柑茶的目的地。此外,這裏還以標準倉儲陳皮(經陳皮村標準加工、標準倉儲中心收儲陳化,具身份溯源及PICC承保的新會陳皮)為標的物,面向消費者及投資者提供的投資交易及倉儲服務。

  而在新會的新寶堂,一份500克、儲存82年的「新會陳皮皇」拍賣出了55萬元的高價,新會陳皮的價值和影響力讓外國媒體驚詫。 

參觀新會新寶堂 

  新寶堂創立於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是一家有110年歷史、具有深厚品牌文化底蘊的「廣東老字號」企業,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新會陳皮製作技藝」傳承人單位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科技孵化基地、研發加工基地。經過四代傳人的努力,新寶堂現發展成為集新會柑種植基地、原材料批發、食品研發深加工、連鎖專賣店和電子商務、生物科技於一體的新會陳皮實業開發公司。

  新寶堂的第四代掌門人陳柏忠更投身新會柑肉加工利用的科研,突破新會陳皮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瓶頸。十餘年潛心鑽研新會陳皮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後,終於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陳皮酵素產品的成功研發和推出,將廢棄的柑肉變廢為寶,對整個新會陳皮產業、延伸產業鏈和調整產業結構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世界主流媒體記者在李錦記新會基地合影留念 

  李錦記新會建全球最大生產基地

  李錦記(新會)生產基地位於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七堡,面積達2000畝,是目前李錦記集團旗下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世界主體媒體記者走入當地的港資企業李錦記,一窺中國調味品行業首屈一指的醬料王國的秘密。

  在離開新會多年後,李錦記被家鄉的良好投資環境吸引,決定發展故鄉,1995年李錦記(新會)食品有限公司成立,1996年4月在新會逐步投產。目前,位於新會的生產基地擁有李錦記(新會)生產基地,包括生產醬料調味品的李錦記(新會)食品有限公司以及生產中草藥健康產品的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這裏的各種醬料產品每年總產量達50萬噸以上。

  在新會的發展,李錦記一直與時代同行。2002年,公司引進具國際先進技術的全自動化醬油生產線,生產速度達到每小時12000瓶;2003年則引進更為先進的醬油/蠔油生產線,速度達到每小時18000瓶;2009年,公司引進產量每小時達24000瓶的高速醬油生產線,以應付迅速增長的市場需求;2015年10月,全球第一套用黃豆、麵粉為原料生產醬油的連續蒸煮及圓盤製曲系統落戶新會生產基地,象徵著新會生產基地醬油生產的技術水平邁進新紀元;2017年4月,李錦記簽訂第二期連續蒸煮及圓盤製曲設備合約,以配合李錦記高速擴展的全球醬油業務。

  李錦記一向注重環保,新會生產基地於2015年正式啟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該系統鋪設於4個中央倉庫約4.7萬平方米屋頂,每年利用陽光生產多達398萬度電之餘,更能減低空氣污染物,李錦記也因此成為廣東省新會區第一家使用光伏項目的大型企業,亦是全國首次啟用光伏發電的調味品企業。李錦記亦是世界上第一家在生產過程中採用地熱能源的醬油生產商。

  李錦記醬料產品通過高規格的質量、安全檢測及口味的嚴格要求,成功入選航天食品,登上「神舟九號」「神舟十號」「神舟十一號」,成為航天員的佐餐醬料。2015年美,國航天員將李錦記蛋黃醬帶上國際太空站。

 

參觀粵澳產業合作示範區 

  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範區推動江澳合作

  新會區崖門鎮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範區主打江澳合作,這裏的澳葡青年創業項目、澳葡貿易產品交易平台、中醫養生保健產業研發項目和粵澳「一程多站」旅遊等項目更因其特色鮮明受到世界主流媒體記者的關注。

  據悉,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範區以「以我為主,借船出海」的思路,採用「一區三園、一園多點」模式,推進示範區規劃建設。「一區」即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範區,規劃總面積26980畝;「三園」即環保產業園、澳葡青年創業園、濱海旅遊及中醫養生文化產業園;「多點」即在具體園區中建設崖門環保電鍍基地、鐘表珠寶項目、電子和汽車零部件項目、澳葡青年創業項目、金融示範項目(江澳合資銀行)等項目。

  在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範區環保產業園,規劃總面積4442畝,其中總投資60億元的崖門環保電鍍基地,作為珠三角產業環保轉型的重要承載園區,引起外國媒體濃厚興趣。

  這裏的崖門定點電鍍工業基地,分成專業電鍍生產區、產業發展區、廢水處理區、港口物流區、生活服務區五大功能,中央倉庫及物流中心、電鍍危險化學品及原材料(配送)中心,為入園企業生產經營和企業員工生活提供優質便利的服務。

  而規劃總面積達6968畝的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範區澳葡青年創業園,作為澳門開展中葡青年創新創業交流和「青年創業援助計劃」的載體,以基金模式、孵化模式、PPP模式等多種方式相結合進行開發,重點引入澳葡青年創業項目,籌建江澳合資銀行,建立澳葡貿易產品交易平台。

 

[责任编辑:张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