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苏 > 今日热点

系統化方案定製 宜興國合基地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環境治理

2019-03-28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2018年11月,國合環境高端裝備製造基地攜手中電建水環境治理技術有限公司等央企、上市公司在深圳成立了華浩淼水生態環境技術研究院。記者從國合基地處獲悉,目前該技術研究院在為粵港澳大灣區環境治理進行項目評估規劃的同時,也在着力探索可應用於更多地區的標準化環境治理方案。

  「華浩淼」領跑 探索環境治理標準方案
 
  「宜興作為環保產業製造的聚集區,此前已經有很多企業在粵港澳地區做環保項目,而2018年底華浩淼研究院的成立則是國合基地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生態建設的起點。」國合基地總裁邵焜琨說。國合基地是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搭建的產業孵化平台,現已正式入駐的外方企業共有8家,涉及黑臭水體、固廢處理、河湖修復等多個領域。
 
  以建設世界一流灣區為目標的粵港澳大灣區,在規劃建設之初就着手打造系統性建設應對機制。「當前,我國在環境治理的細分領域還缺乏一定的技術儲備,國合基地的優勢在於以合資形式率先引進了日本、韓國、德國等國家在環境治理細分領域中的先進技術。」邵焜琨說。
 
  2018年11月,由中電建水環境治理技術有限公司領銜四家上市公司,加上以裝備製造為主的國合基地合作建設了華浩淼水生態環境技術研究院,這種合作模式成為業內首創。
 
  邵焜琨介紹,目前華浩淼研究院的工作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方面,研究國外的法律法規及管理體系架構,因為環保產業不僅需要工程實施還需要創新管理體系。另一方面,將為所有的施工方法制定標準化流程,使粵港澳大灣區的環境治理方案能夠推而廣之。

  「環境醫院」問診粵港澳大灣區
 
  在深入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環境建設工作之前,國合基地已在廣東、深圳等地開展了一些環保項目,對這一地區的環境狀況積累了一定認識。邵焜琨說,首先,正在建設的粵港澳大灣區受到來自上游污染的困擾相對較輕,而隨着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擊着地區臨海生態系統,產生硫化氫等污染物質;其次,產業轉移所帶來的環境遺留問題亟待解決。此外,雖然粵港澳大灣區普遍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但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由此產生了各地在環境付費能力方面的差異,需要協調。
 
  在與國外環保企業合作的過程中,邵焜琨積累了許多環境治理方面的經驗,在他看來,粵港澳大灣區環境治理首先需建立針對環境問題的財政轉移支付;其次或將形成跨行政區域的協調中心,引入垂直管理模式;另外,隨着5G技術的推廣,環保產業智庫建設中海量數據傳輸的效率將明顯提高。而粵港澳地區民眾環保意識普遍較高,眾多公益機構在傳播環保理念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宜興的「環境醫院」能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針對性解決方案,「宜興環保產業聚集了較為齊全的環境問題分科,被形象地比喻為醫院醫生,而需要污染治理的地方區域則像是病人。」邵焜琨說。

  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技術集成創新高地
 
  2012年,為引進日本一項最佳水源地修復技術——WEP水環境修復系統,由江蘇菲力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和所在的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共同合資成立江蘇中宜環保水體修復有限公司,以政府的信用保障打消了日方對中小企業承接技術轉移的顧慮。這是邵焜琨在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孵化的第一個環保項目。此後,許多技術轉移型合資企業落戶國合基地,各項引進的技術在邀請國內專家進行技術評估之後,根據市場的不同需求,完成定製化匹配。
 
  「此次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環境治理工作,既能使引進的技術通過市場驗證價值,促進平台的持續運維,同時又能幫助粵港澳大灣區在技術選擇中減少重複投資。」邵焜琨說,國合基地能夠利用既有的先進技術儲備,帶動粵港澳大灣區環境治理工作的體系性建設,用世界領先的不同環保技術對標相應的環境問題,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全球領先技術的集成創新高地,更好實現粵港澳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杜林、李愛)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