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福建 > 特别报道

專家學者聚福建福州共商新時代背景下漁業漁村振興大計

2019-05-30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伴隨著新中國70年發展的歷程,我國漁業取得了輝煌成就,成為大農業中增長最快、最具活力、貢獻較大的支柱性產業之一。30日下午,由中國漁業協會、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共同主辦的首屆漁業漁村振興論壇在福州開幕,政府部門、行業代表、專家學者彙聚一堂,共商新時代背景下漁業漁村振興大計。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指出,當前我國漁業發展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提供優質安全水產品,優美水域生態環境的需求與水產品供給結構性矛盾突出和漁業對資源環境過度利用之間的矛盾,解決當前漁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問題,根本就在於加快推進漁業漁村現代化,早日實現漁業漁村的全面振興。
 
  “我們將重點抓好三個方面工作,加快推進漁業綠色高品質發展。”張顯良表示,一是推進養殖業綠色發展,確保水產品安全有效供給;二是推進漁業資源養護,持續改善水域生態環境;三是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漁業發展的品質和效益。
 
  中國漁業協會會長趙興武在致辭中點贊福州:“走遍四海五洲,最好還是福州;走遍東西南北,還是福州最美。”趙興武認為,福州是我國的漁業大市和強市,也是我國現代漁業和遠洋漁業的先進市。福州漁村振興起步早,效果好,福建第一,全國領先。
 
  “鄉村振興,漁村率先。這是漁民的期盼,也是我們舉辦本次論壇的初衷與心願。”趙興武建議,在鄉村振興中,漁業和漁村要率先實現振興,並把漁業振興和發展作為先中之先,要中之要,切實抓好、抓牢。
 
  大連凱洋世界海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洋表示,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以及漁業產業政策的落實,我們對可持續、健康發展的趨勢與前景充滿信心和自信。
 
  在他看來,由於資訊不對稱等問題,經常導致供給側和需求側不能有效的對接。對此,魏洋建議,由大農業領域的相關組織、相關部門和領導牽頭,把國內的餐飲、商超、飯店等三產企業都融入到漁業行業,實現漁業行業一二三產共同融合發展。
 
  當日,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監事會原主任蔣省三、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崔利鋒、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院党國英、中科院旅遊研究與規劃設計中心總規劃師寧志中、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分別作主旨演講,涉及體制改革、產業政策、科技支撐、漁旅融合、互聯網+等方面。
 
  首屆漁業漁村振興論壇將在31日上午繼續進行,包括主題演講、圓桌論壇(縣長有請)和圓桌論壇(文化鑄魂)等環節。
 
  據悉,福州市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引領下,積極創新產業發展政策,相繼制定出臺了《關於扶持遠洋漁業持續發展的十條措施》《關於加快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十條措施》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對遠洋漁業、設施漁業、綜合種養休閒漁業發展等專案給予扶持,促進了漁業漁村經濟蓬勃發展。資料顯示,2018年福州市漁業經濟總產值1188億元,占全省35%,居全省首位;水產品總量258萬噸,產值485億元,均居全省首位,占全市大農業55%。另外,福州市有24家休閒農業專案被評為省級水鄉漁村,數量位居全省前列。(張傑)
 
[责任编辑:实习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