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苏 > 今日热点

江蘇海門打造「長三角創新創業人才集聚區」

2019-06-01
来源:香港商报网
 
海門市委書記陳勇為百奧賽圖江蘇基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月雷博士頒發200萬元企業成長績效獎 

  【香港商報網訊】「匯入創新之海,開啟創業之門」。5月31日,400多位知名企業集團、創投、孵化器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知名高校院所專家學者,海門籍在外高層次人才、在海創新創業高層次人才代表聚首江蘇海門,參加2019中國海門「東洲英才」創業周活動,共話人才合作,共洽事業發展。
 
  海門市委書記陳勇表示,海門始終堅持把人才工作擺在突出位置,致力於打造「長三角創新創業人才集聚區」,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以高質量的人才工作支撐 「強富美高」新海門建設。
 
  「東洲英才」引進計劃是「人才海門」的特色品牌,實施六年來,「人才紅利」加速釋放。目前,23萬人才活躍在創新創業一線,其中頂尖人才43人,國家、省級各類人才計劃資助對象144人,先後建成國家級「海智基地」、歐美同學會「留學報國基地」和國家「千人計劃」創新創業基地。2018年,新增省「雙創」人才17人,居南通縣市區第一,人才綜合競爭力躋身全省八強。
 
上海、北京、深圳「『雙招雙引』海門校友服務中心」揭牌
 
  本次創業周活動聚焦「3+3」重點產業發展,邀請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帶項目、帶技術、帶資金來海創新創業,重點引進一批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具有高成長性、高技術含量的項目落戶。
 
  陳勇表示,當前,海門新一輪發展正面臨著「天時、地利、人和」的難得機遇。特別是一批事關全局、影響長遠的區域重特大交通樞紐工程的推進,將為承接高端優質產業項目落戶落地、集聚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提供諸多利好機遇,海門將在產業轉型、城市格局等方面發生重大變化。
 
  海門堅持「想人才之所想,幫人才之所需,辦人才之所盼」,在人才創新創業、融資擔保、知識產權保護、成果轉化收益以及安居落戶、子女教育、醫療保障等方面,先後推出高層次人才服務專員、重大項目服務專員等「店小二」式服務舉措,設立「一站式」人才服務窗口,為高層次人才發放「人才綠卡」,設立「人才驛站」,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務工作,用才留才的各類環境持續優化。
 
  「海門與人才共發展,與企業同追夢」。陳勇表示,海門秉持「讓人才更有獲得感、榮譽感、歸屬感」的理念,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堅持帶着情懷服務企業、服務項目,點對點、實打實的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在助推廣大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的同時,通過務實舉措幫助各類人才在海門創新創業、成就未來。
 
  海門攬才聚才具有堅實有力的平台載體,位于海门临江新区的國家級孵化器——海門科技園已成為長三角最具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地,先後建成國家級「海智基地」、歐美同學會「留學報國基地」等。開幕式上,臨江又斬獲兩個高端科創平台--全國中醫院校中唯一一家國家工程中心「中藥固體製劑製造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海門分中心」和硅谷高創會生物醫藥領域唯一平台「硅谷之窗」。
 
「長三角藥物高等研究院」和「長三角藥學高等工程學院」揭牌
 
  同時,為策應長三角一體化戰略,会上,海門市委、市政府與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聯合全國有關知名高校,在臨江新區合作共建「長三角藥物高等研究院」和「長三角藥學高等工程學院」。通過這兩個研究院,將實現全國藥物領域科研優勢資源的快速集聚和整合,形成集科技、教育、人才、基金、產業於一體的創新平台。
 
  作為「教育之鄉」的海門,有一大批傑出校友、精英人才在外創新創業。為廣泛借力校友資源,持續放大「校友經濟」輻射效應,凝聚好海門高質量發展的「校友力量」,海門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成立了「雙招雙引」海門校友服務中心。
 
  創業周期間,還舉辦了第四屆「海智杯」創業大賽行業賽、長三角新葯創製初創企業高峰論壇、高端海工裝備&郵輪產業人才項目對接會、「東洲英才」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發佈暨中南創新谷啟動儀式、留學精英創業海門行暨「海歸聚海」工程專場活動等。(杜林 趙振華)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