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西 > 今日热点

國內外專家學者共探桂崇左壯族天琴藝術傳承與發展

2019-09-27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徐玉瑩 報導:為挖掘壯族天琴藝術內涵,提升天琴藝術的知名度和影響力,9月26日,廣西崇左壯族天琴藝術國際研討會在崇左市召開。國內外專家學者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壯族天琴藝術保護傳承」中心論題深入開展研討交流。
 
國際研討會現場
 
  崇左是一座民風淳樸的壯民族城市,壯族人口約佔90%。天琴流行於崇左的龍州縣、寧明縣、憑祥市等邊境地區,是當地壯民進行祭祀、說唱及日常文化娛樂活動必不可少的樂器。天琴從巫文化發展成崇左市等地區壯族人民民間喜聞樂見的藝術且流傳至今,是壯族寶貴的文化遺產、研究壯族古代文化的史料。
 
崇左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花山之子」—范西姆壯族天琴音樂會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唐正柱在致辭中表示,在持續對外開放中,以天琴藝術為代表的多民族融合、多國共享的非遺項目,在邊境地區已成為促進國與國之間文化交流和民間交往實現民相親、心相通的重要載體。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高度重視壯族天琴藝術的保護傳承工作,支持專項經費建立了5個壯族天琴藝術傳承展示基地、傳承示範戶等壯族天琴藝術保護工作平台;爭取國家專項經費舉辦了壯族天琴藝術人才研修班;選派壯族天琴藝術隊伍參加全國原生民歌會、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等。
 
龍州縣美女村村民從小學習演奏「天琴」 
 
  「近年來,崇左高度重視壯族天琴藝術的保護、傳承與發展,致力於打造崇左文化品牌。」崇左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有明表示,崇左市建立天琴藝術傳承中心和天琴合唱團,配備天琴藝術創作和研究人員,從今年起,每年安排1000萬元作為壯族天琴藝術項目保護傳承基金。舉辦2019年壯族天琴藝術研修班,為壯族天琴藝術發展儲備人才力量。並開展組織申報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組織天琴藝術走出去,龍州天琴女子彈唱組合至今已參加全國性重大演出或比賽80多次,多次赴德國、奧地利、泰國、越南等國家演出。
 
  泰國西北大學教授、博士娜蓬?謝塔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泰國清邁也有類似天琴這樣的傳統民間樂器,崇左把天琴藝術保護工作做得很好,設有專門學習的研修班,泰國也應該學習此類做法傳承傳統樂器,並發揚光大。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達成了「壯族天琴藝術國際研討會共識」,為深化彼此間交流與合作奠定了基礎。會議期間與會代表還到寧明縣、龍州縣等地進行實地考察,參觀了世界文化遺產左江花山岩畫、金龍鎮板池屯美女村等。

 

[责任编辑:实习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