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善行中国

長沙穩經濟的做法,給我們何種啟示?

2020-02-23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2月20日,長沙發佈了一份文件:《長沙市有效降低疫情影響穩定經濟運行實施方案》,包括7大項重點任務,26條具體措施(以下簡稱「26條」)。
 
  當地官媒第一時間發佈,紛紛用上了「國內率先出台」「系統性方案」等字眼。
 
  為什麼說這份文件是「率全國之先」?「系統性」又有何特殊之處?
 
  這些做法,給我們何種啟示?
 
 
  何為「系統性」?
 
  其實,在這份方案出台5天前,長沙市政府辦公廳就下發了《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若干意見》。
 
  主要有20條舉措(下稱「20條」),覆蓋穩定用工就業、減輕企業負擔、優化金融服務和持續發展等方面,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
 
  短短5天時間內,接連兩份方案,長沙的動作不可謂不迅速。
 
  但梳理髮現,新出台的「26條」,不僅僅是在「20條」的基礎上簡單做加法,更重要的是進行了一次系統性升級。
 
  「20條」主要是針對中小企業復工、貸款、租金、稅費方面的具體優惠措施,以支持它們共渡難關。
 
  新「26條」則涉及製造業、服務業、農業、投資、對外貿易、穩崗就業等大的領域。
 
  「26條」既有宏觀層面的目標要求,又有中觀層面的路徑舉措,還有微觀層面的政策支持,因此稱它是系統性方案。
 
  比如,針對佔據長沙經濟「半壁江山」的服務業,該行業在春節期間受疫情衝擊十分嚴重。
 

疫情前的長沙太平街
 
  「26條」提出的宏觀目標是:聚焦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文化旅遊、民生消費等服務業重點領域,科學引導,分類施策,促進消費結構轉型升級;
 
  針對中觀層面,也就是重點領域,提出推進商圈提質升級,加快創建國家級試點步行街,重點培育特色商業街區、夜經濟示範區,實施城市形象推廣計劃等;
 
  再到微觀的消費行為,提出加大對自創知名品牌、老字號企業的扶持發展,支持推進「首店經濟」,支持瀟湘一卡通、和包支付用戶享受定額返還、景點優惠、食宿優惠、公交優惠等政策,推動區域旅遊門票減免聯動補貼政策等。
 

長沙當地知名餐飲品牌「文和友」
 
  「一條措施對應解決一個關鍵問題。」正如長沙市發改委黨委書記、主任夏文斌所言,大到重點領域的補貼支持,小到市民們的一張車票、門票,這份方案均給出了對應舉措,不可謂不細緻。
 
  記者還觀察發現,「26條」每個任務、每條舉措的末尾都有一個括號,裏面分別是對應的牽頭領導與責任單位。
 

「26條」部分內容截圖(圖/長沙市發改委官網)
 
  據悉,「26條」實行「一月一調度」,對推進落實不力、弄虛作假的,將進行通報批評、約談、掛牌督辦等處理。
 
  從這個方案來看,分解落實、明確擔當是最主要的特色。
 
  「先」在何處?
 
  據公開報道,長沙市發改委對「26條」是這樣評價的:這是國內率先出台的具有本土特色的穩經濟系統性解決方案。
 
  記者抱着試一試的態度,在網上搜索了下全國各市的「穩經濟方案」。
 
  搜索結果有4200萬條,其中影響力較大的是同屬省會的杭州、鄭州、成都等,以及「北上廣深」均出台的相關舉措。
 
  其中較早的,還是位於西部的成都,該市早在2月6日便出台了20條政策措施,以應對疫情穩定經濟運行。
 
  但不得不說,這次確實還是長沙「率全國之先」。
 
  梳理相關省市的防疫情穩經濟方案,其中大多側重於支持擴大疫情防控物資生產,減輕社保、稅費壓力,加大金融支持,支持穩崗就業等,也就是類似於長沙2月15日出台的「20條」。
 
  當前正處於疫情關鍵期,疫情不太嚴重的地區正在有序復工。因此,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加大對企業金融財稅支持、援企穩崗是當下各市出台相關方案的側重點。
 

長沙經開區,該園區的工程機械已躋身千億產業集群(圖/智慧長沙)
 
  而類似於長沙針對製造業、服務業等當地支柱行業(「具有本土特色」),且有遠景規劃的系統性解決方案則少之又少。
 
  尊重市場
 
  政策有了,但如何落地,如何轉化為實效?這是個更深層次的問題。
 
  梳理「26條」,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方案明確表示,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為市場主體兜底。
 
  首先,長沙拿出了「真金白銀」來支持市場,補貼最高達1000萬元。
 
  「26條」中明確表示,對申報國家陸港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和商貿服務型物流樞紐成功的運營主體,給予一次性補助1000萬元。
 

長沙港霞凝港區新港碼頭(圖/湖南省交通水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尊重市場,既不是讓政府推卸責任放任不管,也不是簡單下達行政命令。
 
  而是通過政府引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讓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自由流通。
 
  如果市場發現某個領域「有利可圖」,那麼資本等要素自然會向窪地流動。
 
  例如,在給予物流企業補貼時,「26條」是對其按年度承接製造業企業物流業務總量排名,給予前五名每家不低於200萬元補助。
 
  為穩定蔬菜價格,「26條」提出,對新增速生蔬菜種植面積達100畝的補貼2萬元,每增加50畝再多補貼1萬元,最高不超過15萬元,以此來調動種植戶的積極性。
 
  再如,「26條」旗幟鮮明地支持醫藥、大健康、應急等疫情防控相關企業上市,對在建(含新開工)的技術改造項目進行貼息補助,對加大研發投入的企業給予補貼,就是以政策槓桿替代行政命令,鼓勵企業擴大再生產,強化創新驅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關注民生
 
  民生,亦是此次方案的重點;更體貼的,是對個體給予足夠的關注與尊重。
 
  企業復工復產,首要面臨的問題就是人。
 
  「26條」提出,對返湘就業且有專業技術登記的產業工人,在園區就業的優先安排居住人才公寓,並由園區給予3個月的租金減免;
 
  鼓勵有條件的機構利用網站、移動APP、微信小程序開展線上職業技能培訓,培訓考核合格的,按每人550—600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
 
  保障農產品供應,就是保障農民收入、穩定物價。「26條」將確保「米袋子」「菜籃子」供應擺在了重要位置,提出:實施「菜籃子」保供應急儲備補助,力爭新增速生葉類蔬菜種植面積2萬畝,大力恢復生豬生產,組織抓好種子、化肥、飼料等農資供應。
 

湖南農業農村廳為當地企業協調供應蔬菜種子(圖/湖南農業雜誌社)
 
  除了降低老百姓的生活成本,「26條」旗幟鮮明地堅持持續穩定房地產、醫療服務、就學等民生商品和公共服務價格,不依靠房地產刺激經濟,着力打造全國創新創業成本最低城市。
 
  多提一句,長沙是湖南省會,湖南其它市州的房產價格也以此為錨。
 
  換言之,只要長沙的樓市足夠平穩,該省其他地方的樓市也不會過熱。長沙的樓市壓艙石作用,不言自明。
 
  而且難得的是,很少會有市級的文件中會這麼寫到:鼓勵網約車平台對駕駛員給予一定經濟援助。
 
  尊重每一位個體,重視保障民生,這或許便是長沙「房價窪地」、幸福之城的秘密。
 
  魄力與擔當
 
  有人將疫情擴散的這一個月,稱為「失去的一個月」。
 
  當有的地方還在嚴防死守,廣東、浙江等地已展開搶人大戰,專車專機拉人回去復工。
 
  湖南,亦是如此。
 

寧鄉經開區的招聘現場,當地安排專人專車接送員工到企業門口。(圖/智慧長沙)
 
  2月18日,湖南省便出台30條「乾貨政策」,支持企業復工。長沙在此基礎上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了調整升級。
 
  早在疫情之初,湖南與浙江、廣東,都是率先升級一級響應的省份。
 
  而在疫情暴發期間,湖南疫情嚴重度可以排在全國前五,但治癒率高至50%,位居全國前列。
 
  敢為天下先的湖南人,無論是疫情之初的準備,還是暴發期的動員能力,亦是復工防疫關鍵期的果斷,無疑都走在了全國前列。
 
  這背後,可能體現的是治理能力的差異,也體現了當地主政者的進取心。
 
  因為不復工,只要疫情不出問題,即使經濟停滯,也怪不到自己頭上;復工,經濟可能早一日復蘇,但也意味着疫情存在再次傳播的風險。
 
  這個時候堅持出台刺激政策,為市場鼓勁,幫企業度難關,為人民謀福祉。
 
  做出這樣的抉擇,需要魄力與擔當。(趙志強 何雯)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