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西 > 特别报道

桂南寧竹排江黑臭水體治理入選生態環境部典型案例

2020-03-13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近日,記者從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了解到,《昔日黑臭小河溝 如今蝶變美如畫——南寧市利用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開展竹排江黑臭水體全流域全要素系統治理典型案例》入選全國黑臭水體治理典型案例,為黑臭水體治理提供了「南寧經驗」。
 
竹排江支流——沙江河治理前後對比圖
 
  據了解,竹排江是南寧市18條城市內河中最主要的內河之一,流域由北向南貫穿市區,最後匯入母親河邕江。其流域面積117平方公里,主河道長35.9公里,主要支流包括那考河、沙江河、鳳嶺沖溝和翠竹支流等。
 
  如今漫步在竹排江支流的民歌湖沿岸,怡人的春色美景吸引了眾多市民拍照打卡,然而在2015年,竹排江還曾是一條「納污河」。根據2015年水質普查顯示,沙江河、那考河水質為劣Ⅴ類,竹排江d段為重度黑臭,竹排江f段、竹排江g段為輕度黑臭。在開展治理前,大部分河段污水橫流、惡臭撲鼻,周邊為渣土荒坡,嚴重影響市民居住環境。
 
竹排江支流——沙江河治理前後對比圖
 
  通過調研、排查、分析論證,南寧市明確竹排江的入河污染主要來源於上游農村生活污水直排、農業面源污染和下游合流制溢流污染。南寧市隨即確定了「利用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開展竹排江黑臭水體全流域全要素系統治理」的治理思路,並在竹排江全流域內開展了一系列工程建設:完成d200以上沿河排口整治38個;管網混錯接點改造3740個;年徑流總量控制率75%,設計降雨量26毫米,徑流污染控制率50%;藍線控制面積420.32公頃,新建人工濕地40000平方米用於處理污水處理廠尾水並再生利用,利用埌東污水處理廠、沙江河污水處理廠、那考河污水處理廠補水40萬立方米/日。
 
  經過治理,如今的竹排江實現了生態效益顯著、經濟效益明顯、社會效益突出的效果。竹排江從昔日大家避之不及的「納污河」,變成市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流域綜合治理還帶動了周邊房產增值、土地升值及休閑旅遊產業發展。
 
  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市建設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南寧市的成功經驗為全區黑臭水體治理提供了經驗,截至目前,全區70段黑臭水體消除比例率達到90%以上,但仍存在治理措施不系統、控源截污不徹底、污水直排未根治、後續管控不力等問題。對此,廣西今年將全力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力爭2020年底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區範圍內的黑臭水體。(馨瑤 徐玉瑩 莫曲)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