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时政要闻

綏芬河自貿片區:三項「全省首創」業務 互貿進口交易額達7億元

2020-07-14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7月14日,省政府新聞辦圍繞「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首批省級創新實踐案例」專題舉行新聞發佈會,綏芬河市政府市長、中國(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綏芬河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王永平對此表示,經過近一年的建設,綏芬河片區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效,初步形成了21項制度創新案例,有三項案例入選首批全省十佳創新實踐案例並在全省複製推廣,其中包括構建中俄車輛聯檢快放新模式、創建互市貿易全流程監管模式、構建對俄特色醫療旅遊模式。
 

發佈會現場  張柏林/攝


中國(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綏芬河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王永平   張柏林/攝
 
  王永平針對「創建互市貿易全流程監管模式」集成案例表示,綏芬河互市貿易開展較早,長期以來積累了較為成熟的發展經驗,去年藉助互貿進口國別擴展的有利政策,綏芬河片區在互貿進口哈薩克斯坦、韓國、白俄羅斯商品上實現了新突破,推出了俄籍自然人跨境人民幣支付、代理人辦理跨境人民幣支付、代理邊民支付外匯等三項「全省首創」業務,全年互貿進口交易額達7億元。
 

中國(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綏芬河片區政務服務中心  資料圖


「百年口岸」綏芬河   資料圖


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綏芬河片區哈爾濱商業大學自貿研究院成立   資料圖
 
  王永平稱,下一步,綏芬河片區將更加註重互貿領域的模式創新、業態創新、服務創新,實現互市貿易裂變增長。集聚俄、韓、朝、蒙等15國資源,擴大大豆、亞麻籽等新品種進口規模,互貿額力爭突破20億元。探索引進人臉識別技術,實現「社區在線校驗、遠程互貿交易」。謀劃建設互貿商品館,成立邊民互貿合作社,目前已有兩家邊民互市貿易合作社完成註冊,有效解決互貿進口關單、備案、結匯等問題。建設互貿「單一窗口」和跨境線上運營平台,放寬二級市場准入條件,拓寬互貿商品銷售渠道。制定互貿進口落地加工支持政策,闢建互貿加工產業園,推動高品質進口向高價值加工轉化。通過境內外聯動、上下游銜接,構建「貿易、展示、加工、市場」融合發展的互貿體系。(王琳 肖建行)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