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善行中国

文旅為媒 兩岸大學生探秘「永州之野」

2020-10-30
来源:香港商报网
    「歡迎湘台青年學子們來永州領略中華優秀文化,希望研學團在零陵學有所獲、行有所感、吃有所得!」近日,2020湘台青年文化交流節研學營首批營員走進永州,探秘永州之野、發現錦繡瀟湘。據悉,該活動作為「2020湘台青年文化交流節」的專項行動之一,旨在促進兩岸青年文化交流,在研學旅途中讓兩岸學子體悟兩岸同宗同源的文化淵源和交相輝映的文化交往!
 
 
    「鈷鉧潭在西山西····」走在宋代的青石板上,兩岸學子吟誦着唐代文豪柳宗元的《鈷鉧潭記》走進了柳子的生平。文化為媒,青年同心。兩岸大學生研學首站來到了永州市零陵區,訪瀟水之西柳子廟、聽非遺傳人說古唱今、品永州美食東安雞……20餘位湘台青年學子在零陵的文化、歷史、風景、人物里共同感受山水自然的清幽與人文歷史的博大精深。台灣籍學生連翊君表示,通過類似的研學旅行,增加了青年一代的文化交流,也增強了對中華文化的共情。
 
 
    「簡版敲,漁鼓點,張果老騎在驢上邊」。在零陵古城的百姓大舞台前,零陵漁鼓傳承人蔣文軍、李萬軍與永州花鼓戲傳承人李江元、黃志華「開學授課」。李萬軍介紹,零陵漁鼓以唱為主,說、唱、演相間,興起於明末清初,盛行於湖南永州一帶,是具有「活化石」之稱的說唱藝術。兩地學生聽得認真也看得仔細,在蔣文軍的指導下,兩位學生代表臂抱漁鼓手壓板,一支傳統的漁鼓曲便在鼓聲與打板的節奏中相應成調,獲得現場營員的陣陣掌聲。
 
 
    扇子舞、矮子路、甩佛珠,看起來簡單學起來難的丑角表演,則讓營員們一窺傳統零陵花鼓戲裏手眼身法的魅力。零陵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唐建明告訴兩岸大學生,永州(零陵)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城,是湖南四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希望大家在感受美景之餘,能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不斷加深台灣與大陸兩地青年學生之間的文化交流,增強國家認同感、歷史責任感和文化自信。」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遠古的神話與詩人的讚美交織呼應着永州歷史文化的悠久。在人文始祖的舜帝陵前,湘台青年學子正衣冠、同行禮,詮釋着兩岸同宗同源的文化淵源。登臨萍島,營員們矗立萍州書院看湘水從西、瀟水從南奔騰而來。
 
    記者看到,一路走來,大學生們猶如翻開了2100多年的歷史畫卷,「對話」懷素、黃蓋、周敦頤、柳宗元、李達、陶鑄等歷史名人,見證錦繡瀟湘的人傑地靈。瀟湘八景、《永州八記》、零陵古城、江永女書、勾藍瑤寨以及巍巍九嶷山下的舜帝陵,豐富的歷史背景、多彩民間習俗也讓此次研學營行走在「活」課堂的路上。
 
    「湖南蘊藏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值得我們去一探究竟。」吳國豪告訴記者,她和台灣小夥伴們通過研學旅行深入走訪,看到了湖南很多不一樣的面貌,也更加了解到湖南是個很有文化內涵的地方。(陳娟 蔣劍)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