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特别报道

深圳沙頭街道發揮僑務工作優勢 助力港澳同胞海外僑胞融入大灣區

2020-11-28
来源:香港商报

 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市福田區,不僅是兩地經濟、科技、文化合作的典範區,更是僑務工作的先行示範區。地處福田核心區域的沙頭街道,近年來在推動僑務工作方面持續創新服務措施,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掘港澳台海外關係新潛力,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多年來,沙頭街道通過精心細緻地服務,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人心,構建了僑務工作新格局,讓港澳同胞及海外僑胞全方位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及先行示範區重要建設。

沙頭街道僑聯鄉情聯誼會

 沙頭街道宗親文化悠久深厚

 沙頭街道位於深圳市福田區的西南部,與香港元朗隔海相望,由於歷史原因,沙頭街道轄區原有5個自然村(現改制為集體經濟股份公司),有大量的居民移居海外成為僑民,與海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僑界社團、華人華僑和國際友人保持經常性聯繫,僑務工作基礎雄厚,呈現出以下三個特點:歷史底蘊深厚,非物質連心。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轄區原自然村傳承了底蘊深厚的具有南粵風情和嶺南風格的多項傳統文化地方特色,其形式、內容、場面及規模震撼海內外。民間信仰類以下沙黃氏宗親祭典為代表,列入廣東省及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宗親文化悠久,僑情遍四海。各村都相繼成立了宗親會並有固定的活動場所。如下沙黃守箴堂、上沙僑寓、新洲南溪堂、沙嘴歐氏宗親會、沙尾海外同鄉會等,這些宗親會的落成與設立,一方面使各村僑史陳列系列化,有利於加強對下一代新僑民的宣傳與教育,另一方面,使這些旅居海外的僑民有一個心靈的家,成為新時期僑聯工作的重要陣地。

 傳統文化受重視,民俗引僑歸。自上世紀末起,各村陸續恢復了正月十五鬧元宵,「吃大盆菜」、唱家鄉戲、舞龍醒獅等傳統文化活動,規模逐年擴大,形式內容不斷翻新。

組織港深兩地青年前海深港合作區交流學習

2020年沙尾同鄉一家親聯誼會

 創新機制形成街道僑聯新體系

 據了解,自上世紀90年代成立街道僑聯以來,沙頭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僑務工作,樹立了牢固的大僑務意識,並將其列為重要議事日程。同時,為保障僑聯工作開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及時根據街道領導及相關部門的人員變化對街道僑聯工作小組領導及成員進行調整,在轄區各股份公司之間建立了完善的僑務網絡,根據轄區華僑分布及人員結構,建立了國外和國內聯繫的兩張網,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僑務網絡。此外,街道還建立了「僑務聯繫制」「便僑服務制」等,形成了街道僑聯新體系。

 緊跟形勢共謀發展。在街道僑聯的組織和倡導下,轄區各華僑定期與廣東和平縣開展幫困扶貧助學活動。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方面,街道領導長期鼓勵和支持轄區宗親會發展壯大,積極團結更多鄉親,發展壯大愛國愛港力量,共同實現更大發展。

 多維度推動港青融入大灣區

 時至今日,香港仍是深圳最大的外資來源地,有接近8萬家企業在深圳營運。隨?深圳進一步對外開放,香港亦一直發揮聯繫人角色,為深圳以至其他內地企業提供「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支持和服務。

 福田區區位優勢特別明顯,轄區擁有兩大國際化口岸及高鐵站直通香港,具有得天獨厚的有力條件。在福田轄區有着大量香港同胞。

 一直以來,福田區在促進深港交流合作方面開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助推深港合作不斷提速。沙頭街道僑聯組織依託轄區資源優勢舉辦了形式多樣的交流聯誼活動,成效顯著。近年來,為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機遇,沙頭街道僑聯攜手福田多個部門,帶領香港青年以實地參觀走訪、對話座談、產業基地對接等方式開展了系列活動,幫助香港青年更加清晰地了解深圳、了解福田、了解大灣區,促進港深青年交流,助推港深優秀青年在福田就業創業。

 2019年6月6日,沙頭街道僑聯在香港元朗下沙宗親會會所召開座談會,宗親們就如何推動街道轄區宗親會發展、推動港澳青年走進大灣區、推動兩地經濟發展進行座談交流。

 2019年10月27日,沙頭街道僑聯等帶領轄區香港青年100多人前往水圍檸檬人才公寓、崗廈深港澳台創新創業基地、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場、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交流展示中心等地進行參觀學習,並召開專場會議。出席活動的福田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鼓勵香港青年加深與深圳的聯繫,積極、主動、率先參與大灣區的建設,在報效國家、服務香港的同時,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沙頭、福田僑聯居港鄉親聯誼會培訓

 全方位服務在深海外僑胞港澳同胞

 為促進深港兩地同胞的緊密聯繫,目前沙頭街道僑聯已成立了居深港人聯誼會。希望通過聯絡、匯聚更多深港兩地愛國愛港人士,秉持共聯共建、互助互促理念,打造出一個居深港人的優質服務交流平台,通過傳遞政府最新資訊,不定期開展座談會、聯誼交流活動等多元的方式,進一步增進兩地同胞的情感溝通,深化兩地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互動,更好地為居深港人服務。

 此外,沙頭街道以轄區下沙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載體,打造1500平方米的下沙社區「僑胞之家」。

 下沙社區作為福田區有名的僑胞社區,旅居港澳及海外的鄉親眾多,原籍下沙現居住香港和海外的4000多人。下沙社區一直高度重視社區僑務工作,組成了以社區黨委,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社區工作站站長等主要架構的下沙僑務工作領導小組,研究部署僑務工作。為了更好地落實僑務工作,下沙以沙頭下沙黃氏宗親總會(以下簡稱宗親會)和分會香港黃守箴堂為主要工作執行單位。成立於2003年的深圳市沙頭下沙黃氏文化聯誼會,一直以來致力於宗親聯誼、鄉梓建設。宗親會會員人數約4000多人,包含海外僑胞、港澳同胞。

 今年以來,沙頭街道持續加強宣傳和對外聯繫,加強各宗親會和股份公司的聯繫與溝通,增進港澳同胞及海外僑胞的思鄉之情和愛國之心。

 敢闖敢試,敢為人先。進入新時代,沙頭街道將繼續秉承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神,引導好、凝聚好、發揮好廣大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的力量,推動僑務工作在新時代取得更大成績。

[责任编辑:蒋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