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今日热点

2020海交會廣州舉行 《灣區論壇》助力海歸灣區創業

2020-12-18
来源:香港商报网
    海內外連線,大咖「雲」集。2020年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2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簡稱:2020海交會)線下主會場18日在廣州正式開幕。作為今年海交會的重磅內容,2020海交會主論壇《灣區論壇》以「歸·創」為主題,聚焦留學人員關注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全球人才發展路徑、科技創新趨勢、大灣區招才引智政策等話題展開對話。
 
    2020海交會由教育部、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廣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29個城市(機構)協辦,以更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的方式為廣大海內外人才搭建開放合作的廣闊舞台。
 
    開幕式上,海外高層次人才代表、德國科學與工程院院士、牛津大學教授、德國工業4.0概念締造者之一Peter Sachsenmeier與主會場進行網絡連線致辭,海外分會場與主會場聯動宣佈大會開幕。
 

    《灣區論壇》大灣區招才引智
 
    作為今年海交會的重磅內容,2020海交會主論壇《灣區論壇》以「歸·創」為主題,匯聚海內外大咖嘉賓,結合當前企業、人才關注的熱點,通過主題分享和對話交鋒,碰撞出思想火花。
 
    圍繞「灣區實驗室平台為海內外人才發展提供難得機遇」的主題,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家、信號與信息處理專家、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琶洲實驗室主任徐宗本院士以琶洲實驗室為例,深入淺出的介紹了省實驗室的科創環境,詳細解讀廣東省實驗室適合海內外優秀人才的原因,並就一些歸國人才的創新創業給出實際建議。
 
    圍繞後疫情時代海歸人才歸國創新創業話題,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粵港澳大灣區精準醫學研究院(廣州)執行院長林鑫華在會上分享了他的見解以及建議。
 
    在「新就業形態」主題的論壇對話環節,全國政協外事委委員、全球青年創新領袖共同體促進會(PILC)會長曾鈁、騰訊安全生態總經理王艷茹、海聚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琦琳等嘉賓進行了分享與討論。
 
    此外,《灣區論壇》上,「海創人才南方創業服務中心」、「海歸新就業形態賦能中心」正式揭牌成立,進一步為海外留學人員來華創新創業發展鋪路架橋。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大灣區建成全球科技創新高地
 
    作為海交會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中國科技金融論壇圍繞「營造一流科技金融生態,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主題再次出發,以主題演講、高端對話等形式,共同探討如何營造科技金融生態,促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吸引更多科技金融人才集聚灣區,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於洪君圍繞科技成果產業化等方面做了精彩演講分享,以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理念,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成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
 
    如何打造「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服務鏈」四鏈融合的科技金融生態圈,在本次論壇高端對話環節,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圍繞科技金融進行交流與分享,探討了各金融市場主體如何更好地協同合作,全面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促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
 
    近年來,廣州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的責任擔當,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據悉,廣州圍繞科技企業成長全生命周期,打造「創、投、貸、融」科技金融生態圈,為科技企業插上金融「翅膀」,通過實施「以賽代評」與「以投代評」聯動創新機制。
 
    2017年以來,獲得投資機構投資1億元以上的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州賽區)企業超過26家,總投資額超過50億元。廣州市科技成果產業化引導基金已實際落地運營9隻子基金,實繳總規模超過28億元。廣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損失補償資金池已累計為超過2100家企業實際發放貸款超過210億元。累計共有19家企業申報科創板,其中6家企業已成功在科創板上市。

    雙創助力大灣區國際青年人才創新創業
 
    當天,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發展研討會上,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領導陳玉元表示:「廣州市人社局在未來將促進更多有利於海外人才在穗發展的政策、項目出台和落地,為廣州在新時代創新創業提供堅強助力」。
 
    「雙創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強大引擎,催生量大面廣的市場主體的同時也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為國際青年人才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領域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廣州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曉嘉認為。
 
    創業創新是國家贏得未來的基礎和關鍵,青年人才是創新的希望和未來,未來廣州將持續為創新創業人才拓寬和優化平台,積極創造有利條件,激活創新創業創造的一池春水,進而推動經濟行穩致遠,譜寫灣區發展新篇章。(記者 朱樺 黃裕勇)
[责任编辑:薛正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