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抗美援朝老兵李井香:黨和人民給了我最高榮譽

2021-05-12
来源:香港商报网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當歌聲響起,92歲的李井香思緒萬千。記憶將他帶回那一段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
 
 
    家住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包公街道寧國新村社區的李井香1930年出生於亳州市趙橋鄉,1951年4月參加抗美援朝志願軍,1951年10月進入朝鮮前線,抗美援朝三年中榮獲兩次三等功,1958年1月從部隊轉業至合肥工作直到退休。日前,記者來到李井香家中,聆聽他當年的戰鬥故事,感受一代軍人深厚的愛國情懷。

    戰鬥:緊握手中的槍 堅守「600高地」
 
    1951年春天,李井香報名參加志願軍。經過一段時間集訓,他從蚌埠登上開赴前線的「悶罐子」火車。李老說,到達遼寧後,就編入了新的部隊,駐紮在寬甸鎮。李井香是當時新兵連四排十二班的班長。10月下旬,部隊前往安東市(現丹東市)駐防,大家每天都到鴨綠江的江堤上坐下來學習朝鮮話,十多天後部隊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大橋,踏上異國土地,到達炮火連天的朝鮮戰場。
 
 
    「一路上,到處都是彈坑和坍塌的牆壁,濃煙滾滾的村莊,美軍敵機不停地狂轟濫炸,飽受戰爭苦難的朝鮮人民,臉上掛滿憂愁和恐懼。」李井香回憶,經過數日的夜行,部隊到達了前線,他所在的連駐守在「八八陣地」,任務主要是構築陣地工事和遞補到前線陣地。雖然這是一個二線陣地,但時刻遭受炮火打擊,戰士傷亡不斷。
 
    1952年春天,李井香所在的班被補派到前線「六〇六陣地」,負責堅守前沿600高地。剛到達,即遭遇猛烈的炮火狂轟濫炸,陣地上硝煙瀰漫。在看到戰友陳家昌衝出戰壕的那一刻,李井香的鬥志也被激發了。全體戰士應聲而起,吼聲、槍聲、爆炸聲聲聲入耳,敵軍最終抵禦不住反擊,倉惶而逃。
 
    「這次阻擊戰,是我參軍以來參加的第一次戰鬥,我的副班長宋世福在戰鬥中犧牲了,很多戰友也永遠留在朝鮮,他們才是真正值得敬佩的英雄。」李井香說,他沒有害怕,也來不及悲傷,只有憤怒,手中的槍握得更緊。回想起當時的情景,老人雙眼淚光閃動。

    創新:「水上運輸」加速修築工事
 
    「1952年11月,美軍在五聖山戰役受挫後,為了防止敵軍從東海登陸,進攻後防。上級命令我們轉移到東海岸,防禦敵人的登陸。」李井香告訴記者,他們的任務是在公路邊的開闊地里構築工事,防止敵人登陸後從公路上通過。修築工事需要木料和石塊,石塊易解決,但是木料缺乏,上山砍伐費時費力,加之敵機每天都輪流轟炸,嚴重耽誤備戰進度。
 
    當時正好駐紮在小河邊,小河通向大海,李井香觀察到可以利用海水漲潮的水勢,將已經砍好的木料扔進河裏,運用「水上運輸」加快構築工事的工程進度。後來,整個班就利用這個方法解決了木料問題,備戰任務提前完成。他們的積極創新精神也受到上級表彰,榮獲三等功。
 
    講述中,李老深情回顧了大家身處惡劣而殘酷的戰場環境。寸土不讓,寸土必爭。講到動情處,李井香不禁唱起軍歌:「五聖山,在朝鮮,摧不垮,打不爛,個個都是英雄漢……」

    歸國:軍校學習 光榮入黨
 
    1953年10月底,李井香接到上級通知,要回到國內軍事技術學校學習技術。離開時,李井香忽然停下腳步,回頭環視山溝里的一草一木,往事歷歷在目。
 
    回國後,李井香被分配到佳木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汽車學校。他清晰地記得,當時帽子綴上「八一」帽徽,並佩戴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章。從此,他由一名中國人民志願軍變成中國人民解放軍。
 
    1956年,李井香在部隊加入中國共產黨。回憶起入黨第一天,李老感慨道:「黨員就是一塊磚,哪裏需要往哪搬。那時候別說吃飽肚子了,就連吃上飯都很困難。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每一次遇上困難,咱中國共產黨都能克服過去,這都離不開廣大共產黨員的共同努力奮鬥,現在的年輕同志也很不錯,疫情防控和防汛抗洪,都是黨員同志奮戰在一線,新時代的共產黨員就是要弘揚這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紀念:7本手寫稿 5萬字實錄
 
    如今,李井香雖至耄耋之年,但身體硬朗,思維敏捷,記憶力也很好。說起抗美援朝往事,李老拿出從戰場帶回來的水壺、珍藏的軍功章和老照片,如數家珍。在他的腦海中似存有一盤磁帶,一幕幕場景隨時都能回放。
 
    「每當看見這些,就想起自己從軍生涯的激情歲月,是黨和人民給了我人生征途的最高榮譽。」老人將對黨的忠誠融進人生的每一段歷程。關於抗美援朝的故事,李井香一直想用文字把它記錄下來,留作紀念,傳給子孫後輩。
 
    從2011年起,李井香斷斷續續寫了好幾年,總共寫有7本稿紙,大概5萬餘字。2015年,在孫女的幫助整理下,在線生成電子書,取名《爺爺講故事——抗美援朝的那些事》。當孫女將書放到李井香面前時,他激動得熱淚盈眶,不停地念叨逝去的戰友的名字。
 
    「職業身份不是終身的,黨員身份卻是一輩子。是黨和軍隊把我哺育培養起來,這種恩情一輩子不能忘!」李井香表示,今年是建黨100周年,社區里也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作為一名老黨員,希望有機會跟大家分享崢嶸歲月的戰火青春。(謝文君 何茜茜 柏永)
[责任编辑:赵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