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落成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的展廳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線,展出了2600餘幅圖片、3500多件套文物實物,全方位、全過程、全景式、史詩般展現了我們黨波瀾壯闊的百年曆程。其中,來自廣東稅務部門的稅收「老物件」——「92式」稅帽、臂章、肩章和胸章,生動展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時期的稅收印記,背後那一段段鮮活的故事,蘊含着新中國稅收發展的變革歷程,訴說着一代代稅務人興稅強國的使命擔當。
褪色的稅帽,永葆本色的稅務人
來到黨史展覽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框架建立」章節的展櫃面前,一頂碩大的稅帽讓人不由注目。仔細一看,黃色的稅帽上有些許黑色的斑紋,來自江門市稅務局的稅務幹部梁輝華一眼看出端倪:「那是發霉的斑點。」
在1990年的全國稅收征管工作會議上,「納稅服務」的概念首次被提出,自1992年開始每年舉辦的全國稅收宣傳月,就是做好納稅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
「當時開展稅收宣傳工作,我們常常拿着資料進市場、下企業、進車間,在這種情況下,日曬雨淋當然是少不了的。久而久之,稅帽自然也褪色變舊了。」他說道。
1992年到2021年,30年的時間,他見證了稅收宣傳從走街串巷、廣場擺攤、沿街廣播,到如今創意視頻、辦稅開放體驗、納稅人「雲課堂」等多樣形式的變化。「面對面接觸的機會可能少了,但為民服務的初心不會改變。」他說道。
從手臂的盾,到心中的盾
在展台里,一枚標有「廣東國稅 汕頭-0073」序號的臂章來自於汕頭市潮南區稅務局的稅務幹部羅喜慶。得知這枚臂章在黨史展覽館展出的消息,羅喜慶激動地聊起了一段往事。
羅喜慶1991年進入稅務系統,在負責管轄全市外資企業的汕頭市稅務局涉外稅收管理分局,開展稅務檢查執法工作。
為了便於群眾識別與監督,當時檢查站、稽查隊和集貿市場稅務人員的制服上有一枚臂章,式樣為布質、墨綠底色、盾形,臂章上方標有銀灰色「稅務」二字。
隨着制服樣式的不斷改進,臂章也慢慢地退出了制服標誌,但維護稅法尊嚴和稅收秩序的進程從未止步。如今稅務稽查人員有規範的稅務稽查工作規程,進戶執法時出示檢查通知書、檢查證件來依法開展檢查,2019年起新啟用的稅務檢查證增添了二維碼,方便納稅人查驗持證人的身份信息,更加規範了稅務執法行為,也保障了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入稅30多年來,羅喜慶長期奮戰在稅務稽查一線,如今,這枚有形的臂章早已化作「心中的盾」,激勵着他努力踐行依法治稅的理念和使命。
時髦的肩章,探路先行的改革
展台上靠前的位置,擺放着兩枚對稱的稅務肩章。恩平市稅務局的稅務幹部吳雪梅回憶:「這款肩章有兩套,一套是短款,夏季制服使用的,一套是長款,冬季制服使用。」
2001年,吳雪梅在原恩平市地方稅務局城區管理分局的徵收大廳工作。「那時候信息技術還不是十分發達,很多工作只能通過加班加點手工完成。當時徵收大廳里雖然已有電腦,但現金繳稅還是常態。我們為納稅人辦稅之餘,常常忙於整理稅票等征管資料,下班後還要人工檢查、一一對賬。」
「90年代末,廣東各地稅務部門已開始與各大銀行聯繫,探索少收、不收現金的可行性。2000年,廣東地方稅收征管信息系統3.0版上線,實施了稅銀庫聯網,為稅費電子化支付提供了技術支撐。2003年,吳雪梅所在的恩平市地方稅務局,成為了全省地方稅務部門第一個全面實現無現金收稅的縣級局。
雖然吳雪梅如今已不在大廳,但她一直關注着廣東辦稅繳費便利化改革的領先探索:2009年,東莞稅務部門率先上線發票在線應用系統,開出全國第一張網絡電子發票;2016年上線全國首個國地稅共建電子稅務局;2017年啟用全國首個國地稅共建大企業稅收服務與管理系統;2018年牽手支付寶升級全國首個區塊鏈發票平台;2020年上線廣東稅務產業鏈聯平台服務復工復產……
代代傳承,永遠閃亮的「中國稅務」
歷經幾代稅服變遷,胸章上的「中國稅務」依然閃亮而堅定。鶴山市稅務局的退休幹部李冬凝從稅務系統退休已有兩年,聽到黨史展覽館徵集稅收老物件的消息,她第一時間捐出了珍藏已久的胸章。
李冬凝的父親、哥哥都是稅務幹部,在他們的薰陶感染下,她也進入了稅務系統工作。「為國家收好稅款,就是對得起這份工作,對得起我的親人、對得起『中國稅務』四個字。」父親、哥哥的教誨,讓李冬凝從歷史故事中懂得了如何珍惜和敬重這份職業,深刻領悟一代代廣東稅務人接續奮鬥的精神內涵。
1950年,廣東恩平三位稅務幹部譚有容、吳榮倫、鍾煜勤為保護國家稅款,與土匪英勇戰鬥中犧牲,譚有容同志和吳榮倫犧牲時年僅十八歲,鍾煜勤同志犧牲時年二十一歲。《中南稅務》報刊里的《一張表——為悼念譚有容、鍾煜勤、吳榮倫三同志而作》,成為了廣東稅務「紅色」底色的最先見證之一。
「在疫情防控中和復工復產中,我們看到有成百上千稅務人主動請纓、挺身而出、奮戰一線,舍小家顧大家的身影。胸章上『中國稅務』四個大字金光閃閃,在它的背後,是鮮紅的底色,代表着忠誠與傳承的力量。」李冬凝說道。(岳瑞軒 李芳 盛芳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