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龍江縣白山鎮以「特色農業小鎮」為發展方向,把農民增收放在第一位,充分開發、利用豐富的林下資源和庭院空間,大力發展中藥材的種植規模,走出了一條產業特色明顯、發展勢頭強勁的林下和庭院經濟的發展之路。小思路帶來好收益,小策略彰顯大智慧。
村民在家中庭院種植中草藥
年初以來,龍江縣白山鎮黨委、政府圍繞建設生態優美、鄉風文明、生活幸福、社會和諧新農村的發展目標,集中資源優勢,因地制宜,規模種植蒲公英、五味子、赤芍、萬壽菊等品種的中草藥,力爭打造成為龍江縣近郊「藥簍子」。
龍江縣白山鎮黨委主要領導掛帥成立專班,以「專班專管專項攻堅」作為破題之策,構建起鎮領導+村幹部+專家+技術員的工作體系,為中草藥種植的推進鋪平了道路。村民林現雲告訴記者,「鎮裏和村里,為了增加老百姓的收入,組織大家種植蒲公英,還有這個萬壽菊,現在看,萬壽菊和蒲公英效益都非常好,遠遠的超過大豆和玉米的收入。希望通過種植中草藥,能夠帶動跟前兒的老百姓,讓他們都能夠增加一點兒收入,都能夠寬裕一點兒。」
中藥材育苗基地
如今,白山鎮形成了以五味子、赤芍、蒲公英、萬壽菊等品種的中草藥種植結構佈局,規模種植蒲公英120畝,五味子300畝,赤芍100畝,重點打造了七村蒲公英種植,六村五味子種植,八村赤芍種植3個村級示範園及1個標準化種植示範村。鎮長徐海平說:「近年來,白山鎮黨委、政府,以南藥北菜這個發展思路,重點在中草藥產業上做文章。他們是圍繞庭院經濟,包括林下經濟,實施小區域的治理,開展中草藥產業的發展,現在看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白山鎮還針對脫貧戶資金不足,勞動力弱的實際情況,採取村里墊付,親屬幫忙等辦法,積極引導鼓勵脫貧戶利用庭院種植中草藥,分享產業紅利,實現「造血」增收,目前,白山鎮脫貧戶中有3戶種植了蒲公英,總面積1.5畝。截至目前,這個鎮中草藥種植面積達到600畝以上,群眾增收能達到300萬元以上。(裴振萍 王琳 許興業 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