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在深圳的深港影視創意園,舉行“共和國(紅色)鈞官窯”项目落地大灣區啟動座談會。河南省商務廳駐深圳辦事處李濤主任、河南省政府駐深圳辦事處呂申科主任、河南省鈞瓷文化研究會司振選秘書長、平安銀行行銷七部黃明富總經理、侯秀君行長、深圳全國辦事處聯合會長彭國湘會長,香港河南總社團深圳河南商會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會,原深圳市司法局副局長宋良毅先生,至增實業有限公司蕭華先生,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四航院王嵐總經理,中教集團鄭州城軌學校校長、河南省豫鈞鈞瓷文化有限公司於存濤董事長、深港影視創意園黃鈺淇總經理,廣東省鈞窯藏品有限公司慕容誠總經理等人出席本次座談會。
深圳成為藝術品投資新的領軍之地
會上,河南省商務廳駐深圳辦事處李濤主任首先做出精彩發言,李主任指出“近年來,深圳作為我國發展迅速的城市之一,無論經濟基礎、地緣優勢、文化資源,還是藝術品投資群體和公眾熱情,都成為我國藝術品投資市場的新的領軍之地,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歷經30多年的創新探索之後,如今的深圳已成功完成產業升級,由勞動力密集行業轉型為創新產業;2020年,深圳市生產總值突破2.6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7%,經濟總量居亞洲城市前五。強有力的經濟發展態勢,將直接帶動消費市場購買力,藝術市場的發展前景同樣廣闊,並對项目落地深圳表示了熱烈地祝賀,表示會給予最大的支持”。
河南省鈞瓷及研究會司主任講解共和國(紅色)鈞官窯项目十年以來的發展情況,他繪聲繪色的給大家講述了他對紅色鈞官窯作品的挖掘,及他為了紅色鈞官窯作品做出的辛苦成果,如將典型器型虎頭瓶和荷口觀音瓶納入美術教材,及帶領作品走出國門,走到香港、澳門、法國等地進行巡展的歷程。
最後,由廣東省鈞窯藏品有限公司 慕容誠總經理講解了项目落地深圳地區的具體業務內容及未來願景。慕總表示:“此次選擇深圳作為市場展銷活動的目的,是希望借助深圳市場化的環境與氛圍,踐行嘗試多種市場化的交易手段。一方面為了驗證共和國鈞官瓷在市場環境中的地位併發掘其最大的現金價值,另一方面是為了探索共和國鈞官瓷與金融結合之路,發掘其潛在的金融屬性,為未來開展二級市場業務進行必要的調研與嘗試。在深圳開展宣傳共和國鈞官窯(瓷)的傳承與保護活動時,也可以達到促進河南鈞瓷文化在深圳的長期發展與宣傳中原和黃河文化的目的。”
提出“国展民藏”的概念
與會領導還對目前藝術品收藏的現狀及困境做了深入探討,指出藝術品收藏行為的開啟,需要投資者對藝術品價值判斷和市場規律兩方面都有深入的理解。此次共和國鈞官窯項目落地大灣區的深圳,首先是文物藝術品特別是經典文物藝術品,是當前社會最能保值、最能增值的投資對象。而共和國鈞官窯作品是正文物藝術品,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創造的產物,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一個歷史的產物,是不可複製不可再生的珍品。收藏愛好者有主觀的審美偏好與收藏方向,而有些投資者則是因為對整個市場看好而想要從中獲取利益的,由於共和國鈞官窯作品獨特的信用背書和金融屬性,共和國(紅色)鈞官窯”項 目此次落地大灣區的深圳還提出“國展民藏”的概念,使得收藏作品既在享受作品收藏的同時也享有附帶的經濟價值。
共和國鈞官窯(瓷)介紹
據瞭解,“共和國鈞官窯”是指在1955年萬隆會議後,由周恩來總理下達“一定要恢復鈞瓷生產”的指示,在1958年至1988年之間,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國家投資、政府經營、計劃生產、集體創作”燒制鈞瓷作為外交國禮的“窯口”。2015年經中國文化部同意,對這一歷史時期燒制鈞瓷作為外交國禮的“窯口”,命名為“共和國鈞官窯”或稱為“紅色鈞官窯”。窯口分別是國營瓷廠、禹縣鈞瓷一廠、禹縣鈞瓷二廠、神垕鎮東風瓷廠,共計四大瓷廠。“共和國鈞官瓷”是指當時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先後從中央美院、天津美院、西安美院、四川美院等院校抽調300多位教授、專家、全國頂級工藝美術大師以及學者等,與一廠、二廠的匠人等,在“共和國鈞官窯”的四個窯口瓷廠內,採用“鈞瓷新工藝”技術,經過數百位國內頂級工藝大師親手製作每道工序,最終燒制而成作為外交國禮的頂級之作。70年代後期,同時又被國家作為出口創匯產品,並在國內外屢獲殊榮與獎項的代表性作品。因此,也稱之為“共和國鈞官瓷”或稱“紅色鈞官瓷”。80年代末期,由於燒制鈞瓷新工藝的主要原材料枯竭,官窯瓷廠相繼停產倒閉。2015年經中國文化部同意,被正式命名為“共和國鈞官窯”和“共和國鈞官瓷”。(記者 蘇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