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特别报道

黑龍江甘南縣:文明實踐服務群眾「零距離」

2021-08-03
来源:香港商报网
    「偏施氮肥、晚施氮肥是稻瘟病發生的誘因之一,部分用肥不好,或者前作是蔬菜地,容易發生稻瘟病......」日前,甘南縣農業農村綜合技術推廣中心的工作人員走進甘南縣曉光村的水稻田間,為農民送去了一場稻瘟病防治知識講座。
 
農技專家在田間指導稻瘟病防治
 
    中耕時節,稻瘟病防治一直是牽掛在農民心頭的大事。村民杜文龍今年種植了70多畝水稻,幾天前,他在「甘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雲平台」微信小程序看到有稻瘟病防治知識的培訓服務,就試着點了一下,沒想到真的請來了專家。「這個平台真是太方便了,裏面的服務項目很多,就像菜單一樣!」杜文龍給了雲平台一個形象的比喻。
 
甘南縣「文明實踐」雲平台界面
 
    「我們的手機和特長信息都和雲平台進行了技術對接,群眾有點單需求,會第一時間在平台上發佈,並推送到我們的手機上。」甘南縣農業農村綜合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李哲帥介紹,通過雲平台的點單、派單,他們可以更加精準地對接群眾需求,按需提供服務,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還大大減少了人力資源成本。
 
志願者入戶為孤寡老人打掃衛生
 
    為進一步推動志願服務精準落地,促進志願服務質量提升,甘南縣投入資金21萬元,研發推出文明實踐綜合服務管理系統「甘南縣文明實踐雲平台」,同步配套開發「文明實踐小程序」,就推動實現志願服務一體化和點、派、接、評「四單制」進行了積極探索,形成以「甘南縣文明實踐雲平台」為中心,百姓「點單」,雲平台「派單」,志願者「接單」,群眾「評單」的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工作機制。平台投入使用8個月以來,已累計派出志願者1734人,開展理論宣講、助學支教、文化文藝、科學普及、法律服務、扶貧幫困、衛生環保等志願服務活動838次,活動地點覆蓋全縣10個鄉鎮,普惠人數達5000餘人次。
 
送春聯活動
 
    雲平台的建成投入使用只是甘南縣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的一個縮影。2020年以來,甘南縣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立足實際,突出重點,構建了覆蓋城鄉的「一十百千萬」體系,切實打通了精準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一」即依託原青少年活動中心,建設佔地面積1530平方米的甘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十」即整合十個鄉鎮辦公及文化陣地資源,成立1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百」即整合農家書屋、村級文化廣場、群眾文化活動室等資源,在全縣95個行政村、8個社區掛牌成立10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達到全覆蓋;「千」即在志願服務總隊的領導下,成立理論宣講、衛生環保、助學支教、文化文藝、科學普及、醫療健身、法律服務、扶貧幫困8支特色志願服務隊伍,整合1366名專業志願者力量,開展專業對口志願服務活動;「萬」即在全縣範圍內積極培育和發展志願者隊伍,構建完備的志願服務組織網絡,目前,除8支特色志願服務隊伍外,各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已建立350支志願服務分隊或小隊,在黑龍江省志願服務平台註冊志願者達24000餘人。
 
志願者清理小廣告
 
理論宣講活動
 
    覆蓋完備的體系,為文明實踐活動開展提供了平台和通道支撐。甘南縣充分運用「講、教、評、幫、樂、禮」六種方式,打造文明實踐品牌。以「理論宣講」和「百姓宣講」為兩翼,不斷加大對黨的創新理論的宣傳教育。2020年以來,累計開展各類宣講活動436場次,覆蓋近萬名群眾。圍繞農業生產、畜牧養殖、家政服務等,廣泛開展新時代新農民技能培訓活動,培訓人數近10萬人次。農民直播帶貨成為新時尚,如甘南鎮美滿村村民張紅艷直播銷售扶貧農產品,日均銷售500單以上。開展星級戶、最美甘南人等評選,累計評出星級戶4111戶,最美甘南人20人,學習好榜樣、爭做新典型在全縣蔚然成風。以關愛弱勢群體為重點,敬老愛老協會、圓夢助學協會、愛心車隊等已成為甘南縣誌願服務品牌,吸引群眾踴躍參與,不斷壯大服務力量。圍繞全民健身、全民閱讀,舉辦金長城徒步大會、廣場舞大賽、桑葚採摘節、「四季音河」系列活動。開展「我們的節日」文藝演出、孝道節頒獎典禮等活動,推進移風易俗,新時代文明風尚在城鄉深入人心。(裴振萍 張曉磊 李文浩)
 
[责任编辑:薛正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