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特别报道

【道地藥材看黑龍江】系列報道之七十九

2021-08-09
来源:香港商報網
黑龍江雞西:三項舉措 助推中藥材種植規模實現歷史性突破
 
    近年來,黑龍江省雞西市委市政府堅持高位謀劃、長遠佈局,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市場需求為導向、農民增收為目標,在確保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只增不減前提下,確定了全市中藥材種植必須要大力依託林業資源優勢,重點發展林輔用地種植和林冠下撫育,做大中藥材種植產業,向中藥材產業強市邁進的戰略發展目標。今年上半年,全市中藥材新增春播面積24.5萬畝、總面積已達到30.9萬畝,同比增長173.5%,開啟了中藥材大發展快發展的春天。
 
 
    高位謀劃推進 強化組織保障
 
    今年,雞西市緊緊圍繞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問題導向,通過集約林輔用地、技術培訓、強化政策扶持,全力推進中藥材規模化種植。一是抓好規模化種植用地需求。市委高度重視中藥材規模化種植用地問題,主要領導親自安排部署,明確提出要深挖林業資源潛能,集約域內可用於種植中藥材的林輔用地,通過競拍形式向有實力、有意願的域內外種植主體集中包租。1月7日,市政府召開農業農村重點工作會議進行專題部署,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關於全市林輔用地發展中藥材種植有關事項的通知》,督促縣(市)區加快落實,市政府列為重點工作督辦推進。據統計,上半年已完成林輔用地競拍面積7.24萬畝。二是抓好春耕生產物資儲備。積極引導中藥材種植企業、合作社、大戶等主體多渠道了解種子、種苗信息,加強春耕物資準備,為中藥材春耕生產提供充足的物資保障。確保了全市中藥材春季所需100噸種子、4100 萬株種苗、3620 噸肥料、650噸農藥及時下擺到位。同時,組織技術人員深入中藥材種植企業、合作社、大戶等主體開展農機具檢修,確保了中藥材整地、播種順利進行。三是抓好域內外種植主體對接合作。為提高雞西市中藥材種植業整體水平,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雞西市邀請山西振東道地藥材開發有限公司與市中藥材種植企業、合作社、大戶等主體在訂單銷售、優質種源供應、種植技術服務等方面開展對接合作。振東道地藥材開發有限公司擬與市中藥材種植主體在優質種源基地建設、生態化種植、品牌建設等方面開展合作。同時還將加強與銀行、保險、農擔等部門開展對接合作。
 

    線上線下發力 強化技術保障
 
    為強化中藥材生產技術保障,提升服務水平,雞西市開展了「看」「學」「問」等多種形式的技術宣傳培訓。一是組織線上「看」。為做好疫情防控又不耽誤技術培訓,2月20 日,舉辦了中藥材種植技術網絡培訓班暨 2021 年雞西市高素質農民培訓班暨第十三屆「科普之冬」活動。邀請中藥材種植專家通過騰訊會議 APP 視頻形式進行技術講座。全市中藥材種植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經營主體以及縣(市)區中藥材工作管理人員、北藥協會成員近300人 通過視頻「看」專家授課。二是開展線下「學」。為讓廣大種植主體在生產實踐中隨時學習中藥材種植技術,將中藥材各品種的技術資料和專家的講課課件通過微信群進行廣泛傳發。同時,組織北藥協會開展了由全市中藥材種植企業、合作社、農戶參加的種植技術培訓,讓廣大種植主體通過各種線下渠道「學」技術。三是通過電話「問」。針對廣大種植主體在生產過程中隨時遇到技術難題的情況,把專家和技術人員的聯繫電話和微信號進行公開發佈。確保種植者隨時發現難題隨時通過電話「問」。專家也可一對一地開展技術政策解答,解決了廣大種植主體的實際需求,提高了疫情期間科技為農服務的效果,提高了科技備耕水平。
 
 
    推進多元融資 強化資金保障
 
 
    中藥材產業具有投資大、風險高、見效慢等特點,加強政策扶持、擴寬融資渠道是保障生產順利進行的重要舉措。一是爭取省級政策扶持。一方面落實好省示範縣項目建設資金,兩年共爭取到項目資金3682萬元;2020年又爭取省中藥材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到位資金1956.1萬元,切實發揮政策激勵作用。另一方面圍繞省大力培育中藥材建設強縣、強鄉、強村、繁育基地的有利契機,2021年,雞西市按照省文件要求申報了中藥材強縣、強鄉、強村、交易市場等項目,加大對上爭取力度。二是加大地方財政補助。市級層面,對市郊六區不能種植中藥材而用於恢復地力的林輔用地,市級財政將給予適當補助;縣級層面,各縣(市)區結合實際正在制定相關扶持政策。三是加強信貸扶持。為暢通貸款供需信息渠道,解決「銀行有錢貸不出去、種植戶缺錢貸不到」的難題,3月11 日,市農業農村局召開全市中藥材種植產業發展銀企對接暨「北藥 e 貸」產品推介會議。市工商銀行對「北藥 e 貸」產品優勢、辦理條件、申請材料、授信額度等情況作了詳細介紹,擔保公司對擔保貸款流程進行系統說明。目前,已累計放貸495萬元。近期還可為雞東種植戶貸款400萬元。通過政策激勵、資金扶持,極大激發了廣大中藥材種植主體積極性。(記者 王琳 通訊員 吳鈺)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