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名片」熠熠生輝、全國空氣質素改善十佳城市、水污染防治考核排名全省第一……五年來,安徽省合肥市生態環境系統攻堅克難、砥礪奮進,推出了一系列開創性、系統性、根本性舉措,打贏了藍天保衛戰、碧水攻堅戰等污染防治攻堅戰,創造了諸多前所未有的成績,交出了一份不負重托的「合肥答卷」。
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合肥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指出,五年來,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發生了歷史性轉折、全局性變化,向世界展示了一幅青山常在、綠水常流、空氣常新的美麗合肥畫卷。
水清岸綠景美的巢湖新畫卷
這份綠色答卷主要表現在八個「前所未有」,包括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制度出台頻度頻密、空氣質素保持「雙降一升」、水污染防治考核連年進位、土壤生態環境守護、突出環境問題有效解決、綠色發展轉型加速以及優化營商環境。
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是水污染防治尤其是巢湖治理。據介紹,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曾指出:「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寶貝,是合肥最美麗動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態濕地保護好,讓巢湖成為合肥最好的名片。」
「讓巢湖成為合肥最好的名片」
合肥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把巢湖綜合治理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重大發展任務、重大民生工程,始終靠責任治巢、靠工程治巢、靠科技治巢、靠機制治巢、靠法制治巢,打出了一套巢湖綜合治理組合拳。
合肥市成立高規格的議事協調機構,由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擔任巢湖總湖長,壓實各級責任、調動各方資源。重新修訂《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研究出台《巢湖綜合治理綠色發展總體規劃》,加強巢湖治理的頂層設計。
該市投入330億元實施了一大批治污項目和生態修復工程,建成城市污水處理廠25座、處理規模292萬噸/日,新增環湖建濕地6.2萬畝。聘請院士、專家組建巢湖研究院,深入研究科學治巢、科學治藻的最佳方式。
藍藻大規模爆發一直是巢湖的頑瘴痼疾。過去,在高溫期間,實施「人海戰術」,每天出動百餘只船、千餘人打撈藍藻。現在,採用綜合運用科技、生態、工程等措施防治藍藻,已建成藻水分離站5座,藍藻深井處理裝置3座,藍藻磁捕船4艘、其他各類打撈船隻146艘、推流器等控藻設施300餘個、建成阻藻圍隔(圍堰)97千米。
巢湖新畫卷:水清岸綠景美
近10年來,巢湖流域經濟總量翻了近兩番、常住人口快速集聚,但巢湖水污染和富營養化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明顯減輕。與2011年相比,2020年巢湖全湖、西半湖水質類別由Ⅴ類改善為Ⅳ類,東半湖保持Ⅳ類,全湖主要污染物總磷濃度下降37.1%,湖區水質創有監測數據以來的最好記錄。
今年,巢湖首次出現藍藻時間較去年同期推遲56天,發生次數減少78.3%,累計面積減少84.4%,藻密度下降58.9%,基本做到巢湖藍藻無異味。此外,越冬的候鳥數量、種類也在該地逐年不同程度增加。連續三年,有素稱「國寶」的東方白鸛在巢湖半島濕地棲息。
「如今,巢湖這張最好名片正熠熠生輝,發出奪目光彩。」上述負責人續指,巢湖綜合治理正在從「一湖之治」向「流域治理」轉變、從「污染防治」向「生態修復」轉變,水清岸綠景美的巢湖新畫卷正徐徐展開,「一城一湖」共榮共生的新征程已穩步開啟。(記者 柏永 孫軍)
頂圖:肥東縣十八聯圩濕地修復煥然一新(孫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