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記者從安徽黃山市獲悉:黃山市第六次黨代會以來,黃山市委組織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持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切實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黨建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築牢鄉村振興戰鬥堡壘
黃山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熊志偉介紹,自2017年起,逐年制發基層黨建「五個清單」,壓實區縣基層黨建重點任務,指導區縣累計創建特色項目295個。
持續開展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建強百個基層黨建示範點,創建「一抓雙促」先進典型40個,整頓完成軟弱渙散村黨組織150餘個。
創新實施黨支部「六項指數」考評管理,全市農村領域「較好」以上等次黨支部660個、占95.5%。圓滿完成鄉鎮黨委換屆,選優配強101個鄉鎮領導班子,其中擇優比選「五方面人員」99名,一批熟悉產業發展、鄉村規劃、基層治理的專業型幹部進入班子。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特別是帶頭人,通過深入實施「引鳳還巢」工程、「支部書記培訓計劃」等,選配1189名「能人」進入村兩委班子,培育出以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姚順武為代表的能人型村級帶頭人546名。
打造鄉村振興「生力軍」,採取選派「鄉村振興助理員」、招聘「本土大學生村級後備幹部」等方式,回引89名高校畢業生到村工作,儲備村級後備幹部1675人。
全力保障農村基層黨建,村幹部報酬持續穩定增長,2020年村「兩委」正職年均報酬達4.96萬元、較2017年增長77.1%,市管黨費補助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達370餘萬元。
夯實鄉村振興經濟基礎
熊志偉說,五年來,黃山市堅持黨建引領,大力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提前2年實現安徽省「兩基本、三確保」目標。截至2020年底,全面消除5萬元以下薄弱村,全市689個村經營性收入村均30.3萬元、位居全省前列。
在全省率先出臺市級集體經濟資金、項目管理辦法,構建「1+3」政策體系(一個實施意見、兩個管理辦法、一個激勵辦法),推動項目、資金等下沉。建立市級集體經濟項目庫、在庫項目1122個。落實中央及省市財政扶持資金1.42億元,累計扶優扶強232村,市縣鄉「三堂會審」確定扶持項目176個、淘汰項目25個,實現項目經營性收入1709.5萬元。
出臺激勵村幹部發展集體經濟實施辦法,兌現獎勵資金600餘萬元,創新開展村黨組織領辦專業合作社10個。全市近400個村發展農家樂、民宿經濟,盤活閒置農房3千餘幢,新建廠房近5萬m²,打造香榧等基地5.5萬畝,帶動農民就業近萬人、人均增收近0.4萬元。屯溪區鳳霞村入選中組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案例。
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
熊志偉介紹,2017年以來,第七批323名選派幹部到村累計爭取選派單位和社會幫扶資金1.96億元,發展產業脫貧項目1200餘個,新修村組道路513公里,推動全市153個貧困村全部出列、9.2萬人穩定脫貧,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為接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今年將「千名幹部下鄉助力鄉村振興」納入全市「四千工程」重要內容,選派1324名駐村幹部、金融專員、專技人員、郵政市場專員覆蓋全市689個行政村,構建市級建庫、縣級組團、鄉鎮建站、村級成隊為主要內容的「1211」產業發展服務體系,已推動解決鄉村振興中遇到的產業規劃、管理模式、技術支持和市場銷路等問題2600餘個,謀劃村級產業項目736個。該項工作被《中國組織人事報》專題報導。
注入鄉村振興金融活水
熊志偉指出,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是省委省政府結合鄉村振興戰略部署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2019年7月以來,在歙縣選點建設基礎上整縣推開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歸集18個數據庫表信息,約249萬條數據,打造黃山特色版平臺。設計開發「涉農資源估算器」,率先完成信用主體資訊採集工作,已在全省推廣使用。
同時,創新「四遵教育」「四微治理」「四零創建」三大行動強化基層治理。開展「信用徽姑娘」農家樂(民宿)創建工作,實施全媒體宣傳等6項激勵,首批評出 「信用徽姑娘」29家,授信1070萬元、用信350萬元。向人行爭取支農再貸款1億元,專項用於AAA級信用主體資金需求,年平均利率由5.22%降至4.25%。
出臺金融服務支持政策N條,開發見證即貸「剛性產品」8個,推出特色金融產品72款,累計授信8.983億元、用信4.505億元,打造山裏屯種植專業合作社等15個產業發展示範點,形成了金融增效、盡職免責、風險補償、綠色發展等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成果。相關經驗做法被新華社、金融時報等央媒報導。(記者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