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辽宁 > 商报专稿

李大民:讓創新這一「動力」成為大連城市轉型的第一引擎

2021-11-07
来源:香港商報網
    大連市日前召開了黨代會,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創新技術策源地、創新成果轉化地、創新人才集聚地、創新創業新高地。未來五年,大連將採取什麼措施,推進這一目標的實現?
 
    7日,大連市科技局局長李大民做客大連市政府新聞發佈廳,給出了回答。
 
科技局局長李大民
 
    李局長表示,未來五年,科技工作將堅定走創新路、吃技術飯,強化創新基礎、聚焦平台建設、促進成果轉化、培育創新主體、聚集科技人才,讓創新這一「動力」成為大連城市轉型的第一引擎。到2025年,全市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10%,佔GDP比重達到3.5%,進入全國創新型城市第一方陣。
 
    大連將重點抓好三項工作:
 
    一是舉全市之力加快推進英歌石科學城建設,爭建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在高新園區生態資源稟賦優良的英歌石區域,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總面積44.3平方公里的英歌石科學城,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創新策源中心。英歌石科學城建設將突出「1+X」科學屬性,堅持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科技服務定位,以潔淨能源為主線,推進潔淨能源與數字、信息等領域深度融合發展,集聚科研機構,引育科技人才,開展科學研究、成果孵化轉化,打造重要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全球領先的潔淨能源創新中心、高端創新要素匯聚樞紐、前沿新興產業培育策源中心。將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創新科學城管理運營模式,成立英歌石科學城開發建設領導小組、實體化辦公室及開發投資運營公司,一體推進英歌石科學城建設運營管理。堅持國際化高水準規劃設計,實現「多規合一」。強化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人才公寓、長租公寓,高水平配套教育、醫療資源,建設交通便利、綠色零碳社區,營造宜居宜業環境。加快推進中科院潔淨能源創新研究院、中科院大學能源學院、大連理工大學科技創新基地等重大創新載體建設和發展,建設極紫外波段自由電子激光先進光源、海洋工程環境實驗與模擬設施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速形成頂尖創新平台集群。到2025年,英歌石科學城主體框架基本建成,集聚一流科研機構達到30家以上,集聚各類科研人員達到1萬人。
 
    二是強化創新主體引育,為做好「三篇大文章」有效科技賦能。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產業鏈,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依靠科技賦能推動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潔淨能源、精細化工、生命健康、海洋裝備等領域實施一批重點科技項目,探索科技攻關任務「揭榜掛帥」、聯合攻關等機制,到2025年,攻克卡脖子和關鍵核心技術超過400項。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倍增計劃,到2025年,數量分別達到5000家和6000家。實施「雛鷹-瞪羚-獨角獸-領軍企業」高成長性企業引育工程,到2025年,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超過1200家,科技型領軍企業超過50家。實施高聚能性創新主體培育工程,通過推進實質性產學研聯盟、創新聯合體、新型研發機構和大企業平台化四種模式建設,引導創新資源有效聚集,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到2025年,各類高聚能性創新主體超過200家。
 
    三是全方位推動科技成果融入經濟社會主戰場,形成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持續完善以企業需求、成果供給、中介服務、支撐保障四方面有機銜接的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體系,以項目化、清單化、工程化抓好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有效落實。一是抓制度創新。堅持突出科技成果應用導向,創新推動產學研協同發展工作專班機制,持續開展「一校(所)一專班」「一院士一專班」科技服務行動。二是抓中試基地建設。以商業化共建共享模式,加快在長興島經濟區建設中科院潔淨能源及精細化工中試基地,推動潔淨能源和精細化工產業鏈不斷發展壯大。三是抓有效撮合對接。圍繞重點產業,組織開展多模式、多渠道、多層次、多頻次撮合對接活動,形成常態化撮合對接機制。四是抓服務機構市場化資源整合能力提升。建設高水平「碳達峰-碳中和」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台,為國家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大連科技力量。五是抓科技金融和創新孵化。積極推進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壯大科創基金規模,通過投投聯動、投貸聯動、投保結合等多方式,為科技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完善全鏈條的創新創業孵化體系,培育一批佈局合理、規劃科學、高成長性的孵化載體。到2025年,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8%。(記者 王麗艷)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