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特别报道

哈爾濱市12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

2021-11-10
来源:香港商報網
    日前,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黑龍江省共有14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其中,哈爾濱市有12項成果獲獎,佔全省的85.71%。獲獎項目涵蓋了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與環保、生物工程等領域。這些科技碩果,反映出哈爾濱市在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攻克「卡脖子」重大技術難題等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效。創新成果的不斷湧現,不僅助推科技強省建設,更為我國提升科技核心競爭力做出貢獻。
 
    在哈爾濱市12項獲獎項目中,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5項,包括由哈爾濱工業大學主持完成的「污水深度生物脫氮技術及應用」等3項通用技術和2項專用技術;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7項,包括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參與完成的「豬圓環病毒病的免疫預防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等5項通用技術和2項專項技術。
 
    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王愛傑主持完成的「污水深度生物脫氮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該研究歷經十餘年攻關,提出了水處理微生物呼吸代謝調控新原理,創建了優化生物脫氮路徑、加速呼吸代謝進程和強化微生物代謝偶聯等新方法,發明了控碳脫氮、解構脫氮和自養脫氮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突破了低成本深度脫氮的技術瓶頸和工程難題。該項目獲授權發明專利46項,在全國19個省市87項污水處理工程中進行了規模化示範和應用推廣,為長江、黃河、淮河、松花江等重點流域污水處理廠達標減排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年淨化污水量7.6億噸,實現COD年減排16.07萬噸、總氮年減排1.99萬噸;近3年新增銷售額19.93億元,新增利潤4.96億元。
 
    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儀器學院劉儉教授牽頭的「超精密三維顯微測量技術與儀器」項目突破了光學三維顯微測量原理的多種瓶頸效應,攻克了橢球反射式顯微物鏡設計的理論與製造難題,為國家重大科技工程提供了超精密級測量手段和裝備保障,理論成果填補了國際標準計量的理論空白,使我國先於國際社會確立了光學顯微儀器微結構三維表徵的定值體系。
 
    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劉長明研究員參與完成的「豬圓環病毒病的免疫預防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經歷十餘年科研攻關,研製成功我國首創豬圓環病毒2型疫苗(LG株),為我國豬圓環病毒病防控開闢了新紀元。該疫苗以國內分離的流行毒株為種毒,通過細胞傳代,培育成一株細胞培養適應毒株;經過病毒培養條件的優化,其繁殖能力顯著提高。通過實驗室、中間試製及臨床試驗證實,該疫苗安全性好,免疫效果確實,免疫保護率達96%。通過疫苗技術轉讓,5家企業實現了規模化生產。疫苗產品在全國推廣應用,推廣規模達5.5億頭份,創直接效益10.5億元。該成果為我國養豬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據悉,國家科學技術獎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五大獎項,最引人注目的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自1999年設立至今,共有33位科學家登上了我國科技界的最高領獎台。其中,來自哈爾濱市工業大學「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孫家棟,新體制雷達專家、劉永坦院士分別榮獲2009年度、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記者 張曉磊)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