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特别报道

四川省人大代表王暾:集約化建設災害預警基礎設施 推動災害預警成為基本公共服務

2022-01-19
来源:香港商报网
    四川既是「天府之國」,也是我國自然災害最頻發、最嚴重的省份之一,如何通過科技創新、模式創新,完善災害預警基礎設施,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1月18日,四川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在成都召開。省人大代表、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建議:集約化建設災害預警基礎設施,打造災害預警領域「鐵塔」模式,助力災害預警率先在四川成為基本公共服務。
 
    王暾介紹,目前四川省各涉災部門所佈設的監測預警設施(其實是廣域物聯網)可以通用和共用,但由於分屬於不同單位和部門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設備和資源的浪費,也人為增加了基層管理人員和受益百姓的負擔和壓力,降低了綜合災害監測預警效率,可參考「一網通辦」、省大數據中心的工作模式,將政務系統的統籌建設和數據互通延伸到災害監測預警領域的物聯網設施。
 
    集約化建設災害預警設施,四川已經具備良好的基礎。王暾介紹,目前四川省的地質地震災害、山洪災害、氣象災害,以及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在空間分佈上具有較高重疊性,相關部門、單位和企業在各自領域已各自建立監測預警系統,在單一災種的防災減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具備建設綜合災害預警平台的基礎條件,並擬在十四五期間擴大涉災領域的預警體系建設規模。
 
    與此同時,四川災害預警領域具有顯著先發優勢,具備開展集約化建設的人才、技術支撐。隨着災害預警技術及解決方案日漸成熟,四川已具備在整合、兼容各涉災部門現有傳感器、系統的基礎上,建設共享化、集約化的單災種、多災種監測預警基礎設施的技術條件。
 
    為此,王暾代表建議集約化建設災害預警基礎設施,打造災害預警領域的「鐵塔」模式。在涉災監測預警項目立項、驗收時,探索各級政府部門之間,及與災害預警專業機構、科技企業協同(PPP)共建災害預警網、中心、系統平台,提升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同時減少建設運維成本、提高建設效率,實現集約化、共享化、標準化,為全國創新示範。同時促進已建成的預警系統的信息的互聯互通。
 
    同時,推動災害預警率先在四川成為基本公共服務,開展立法調研,為災害預警行業發展提供法治保障。(记者 郭代勤)
[责任编辑:赵书琪 ]